河南省2005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使用范围: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教学管理
C.思想品德教育
D.各科教学
2.根据一节课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 )
A.单一课和综合课
B.新授课与巩固课
C.讲授课和练习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4.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奥苏泊尔
B.斯金纳
C.布鲁斯
D.加涅
5.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6.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样快
D.没有规律
7.将新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次加工策略是( )
A.调节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8.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心是( )
A.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C.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D.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
9.高中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职业道德信念
B.为人师表
C.班级升学率
D.依法执教
10.教师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 )
A.法律规范
B.法律事实
C.法律权利
D.法律义务
11.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文件是( )
A.学位条例
B.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C.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D.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12.一份试卷的题量应使中等水平的学生( )
A.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
B.在规定时间的90%内做完
C.在规定时间的80%做完
D.在规定时间的70%内做完
13.学科教学目标是指( )
A.学科各章节教学目标的总和
B.学科各知识点教学目标的总和
C.学科课堂教学目标的总和
D.学科教学的总目标
14.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奖励越多越有利于学生进步
B.奖励应适度
C.只应奖励优等生
D.某一行为连续的奖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15.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 )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16.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教学法”是以( )
A.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B.认知心理学为基础
C.发展心理学为基础
D.无意识心理学为基础
17.“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
A.难度适中
B.便于检测
C.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
D.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
18.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 )
A.语言表述水平
B.层次分明
C.系统完整
D.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19.对被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0.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 )
A.研究方法的设计
B.研究课题的选择
C.研究方案的实施
D.论文报告的撰写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我国德育基本方法中说服法包括( )
A.讲解
B.谈话
C.报告
D.讨论
E.参观
2.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阅读技能
B.体操技能
C.运算技能
D.骑车技能
E.记忆技能
3.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是( )
A.内容的统一性
B.相对的独立性
C.本质的阶级性
D.历史的继承性
E。现象的一致性
4.《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 )
A.国家保护
B.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家庭保护
E.司法保护
5.板书从书写动机的角度可以分为( )
A.超前板书
B.文字板书
C.并进板书
D.图标板书
E.滞后板书
6.教学技能的运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 )
A.适应教育对象的特点
B.体现教师的个性和风格
C.尊重教育规律
D.适应教学内容的特点
E.多种技能综合运用
7.所谓常能,是指( )
A.抽象思维能力
B.外语会话能力
C.生活能力
D.电脑操作能力
E.活动能力
8.中学共青团活动的特点( )
A.鲜明性
B.灵活性
C.时代性
D.创新性
E.严肃性
9.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有( )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教学内容
C.时代要求
D.学校环境
E.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0.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设计者应该综合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和媒体
D.教学评价
E.教学环境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 ( )
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美国的柯尔伯格提出来的。 ( )
3.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
4.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 )
5.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和教师两大要素。( )
6.定势对迁移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 ( )
7.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抑郁症。 ( )
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的具体贯彻。 ( )
9.锐意创新的道德规范首先要求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
10.教育法比教育政策更具有灵活性。 ( )
11.所有法律规范都存在于法律条文中。 ( )
12.教师课堂上的多余动作、过分紧张、思维滞迟都是教学技能不良的表现。( )
13.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向课堂注入教材以外的新信息。 ( )
14.班主任应该公平地对待学生,但对后进生可以多偏爱一些。 ( )
15.团支部与班委会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 ( )
16.现代教学方法是在保留、改造和更新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自身得以丰富和发展的。 ( )
17.教学目标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 ( )
18.目标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 ( )
19.档案袋评价的精神实质就是把学生的作业收集起来放在一起。 ( )
20.激励性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 ( )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2.简述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3.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4.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如何为学生选择和设计作业任务?
6.德育手段创新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一位高级中学的校长在教师迎新会上语重心长地讲了下面一段话:各位在座的都是我们高中的新生力量,希望大家在教好书育好人的同时,更加着重培养和增强自身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因为它在选择教育行为前起着“司令官”的作用;在教育行为实施的过程中,起着“检察官”的作用;在教育行为完成后,起着“评判官”的作用。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这位校长的讲话进行分析。
2.某县一所完全中学对面的山坡上发生森林火灾。校长要求全体师生上山灭火,抢救国家财产。有一初三年级的班主任没有带领学生上山灭火。事后,校长在全体教工会上点名批评了该班主任。
请问:校长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请用相关法律说明。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迎来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其对教育有根本性的影响。请问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将使教育发生哪些变革?
2.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一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请你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谈谈对上述“四个学会”的理解。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1)班级授课制有以下几个优点:
a.教师面向班级集体进行教学,既可以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