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02a
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错,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的填“×”,每小题1分,共15分)
01.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实际长度是未知的,需用长度已知的镜台测微尺校正。答:(对)
02.实验室做固体培养基时,常加1.8%的琼脂作凝固剂,做半固体培养基时,琼脂加入量通常是0.5%。答:(对)。
03.菌落都是由单个细菌形成的细菌集团。答:(错)
04.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均是多细胞的微生物。答:(错)
05.Mucor和Rhizopus的绝大多数有性生殖靠异宗配合形成接合孢子。答:(对)
06.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答:(错)
07.氮素营养物质不仅用来合成细胞中的蛋白质,还可以为部分微生物提供能源。答:(对)
08.光能自养菌和化能自养菌都利用二氧化碳作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答:(对)
09.一分子葡萄糖经正型乳酸发酵可产2个ATP,经异型乳酸发酵可产1个ATP。答:(对)
10.纤维素在好气条件下分解可进行丁酸发酵。答:(错)
11.用添加乳状芽孢杆菌的饲料饲喂金龟子幼虫,这种细菌能在虫体内迅速繁殖,破坏各种组织而致死。因为乳状病菌芽孢有折光性,患病金龟子皮肤呈乳白色,故称乳状病。答:(对)
12.水田与旱地比较,水田施用化学氮肥更有效。答:(错)
13.弗氏放线菌是G-的能与木本植物共生固N的原核生物。答:(错)
14.沼气发酵分产酸和产甲烷两个阶段。答:(对)。
15.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走EM途径进行酒精发酵。Zymomonas走ED途径进行酒精发酵。答:(对)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6.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答:(C)
A.结晶紫染色 B.碘液固定。
C.酒精脱色 D.复染。
17.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答:(A)。
A.121℃/30min B. 115℃/30min。
C.130℃/30min D.65℃/30min。
18.Escherichia细菌的鞭毛着生位置是: 答:(D)
A.偏端单生 B.两端单生
C.偏端丛生 D.周生鞭毛
19.指出错误的回答,青霉菌的无性结构有: 答:(A)
A.足细胞 B.分生孢子梗
C.梗基 D.副枝
20.溶原性细菌对( )具有免疫性: 答(C)
A.所有噬菌体 B.部分噬菌体
C.外来同源噬菌体 D.其它噬菌体
21.乳酸发酵是: 答:(B)
A.好气发酵 B.厌气发酵。
C.兼厌气发酵 d.这些都是
22.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通常为: 答:(A)
A.0.3-0.4V B.+0.1V以上。
C.-0.1V以 D.-0.1V以下。
23.参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有: 答:(D)
A.产酸细菌 B.产甲烷细菌。
C.好氧菌 D.A.B。
24.脱N作用是指反硝化细菌进行厌气呼吸时,以____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答:(A)
A.NO3- B.SO42-
C.NH3 D.这些都是
25.硫化细菌生长所需的能量来自: 答:(D)
A.H2S的氧化 B.S的氧化。
C.硫代硫酸盐氧化 D.A.B.C.三者。
26.VA.菌根是指: 答:(B)
A.真菌菌丝包围植物幼嫩的吸收根形成的菌套。
B.真菌菌丝进入植物根皮层间隙或细胞内形成泡囊一丛枝。
C.由真菌菌丝变态形成的假根。
D.真菌插入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的菌丝。
27.甲种微生物较乙种微生物更喜高温生长,一旦环境温度有所提高,就会出现: 答:(A)
A.甲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B.乙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C.甲、乙两种微生物都受到抑制。
D.甲、乙两种微生物的比例维持均势原状。
28.植物根系因种类不同而分泌不同的物质,因而对于根际微生物具有: 答:(B)
A.生长促进作用 B.种群选择作用。
C.生长抑制作用 D.不显示影响。
29.两种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后,不能够: 答:(C)
A.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分工 B.象一种生物一样繁衍。
C.由其它微生物任意代替其中的任何一种微生物。
D.组成一个结构统一的生物体。
30.Bacillust huringiensis的杀菌机制是靠: 答:(D)
A.外毒素 B.晶体毒素。
C.芽胞 D.A.B.两者。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31.常用的活菌计数法有稀释平板计数法、滤膜培养法、稀释培养法(MPN法)等。
32原核微生物包括有_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_等,真核微生物包括有_酵母菌霉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它们的大小以微米单位来表示。
33.细菌分类性状根据包括:_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环境和在什么培养条件下能够生长,繁殖。
在一定培养环境中的群体形状,包括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群体形态;在一定培养条件环境中的个体形状,包括形状、大小、能否运动、有无鞭毛和鞭毛类型,革兰氏染色及其它染色特征等等。代谢特征,即能够或不能够利用那些能源、氮源以及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特点等其它特点。
34.蓝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种蓝细菌生存于淡水中时,当它们恶性增殖时,可形成水华,造成水质的恶化与污染。
35.成品菌肥的要求:A菌肥中的菌种是有效的(活菌和有效菌,固氮菌必需是有效固氮菌);B.不污染;适当含水量(过高过低则影响菌);C.适当的pH(菌种生活最适pH);D.恰当的贮期(贮存期一般3-6月);E.含菌量大(在单位重量产品内,所含活菌数越多越好)。
36.发酵性区系微生物是指在新鲜动植物残体存在时爆发性地旺盛发育,而在新鲜残体消失后又很
37.Rhizobium能够利用的最好C源是甘露醇__。(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能够利用的最好的C源是_五碳糖(慢生根瘤菌属)
38.外生菌根的特征主要是: ①菌丝交织成一个菌鞘套包在根外,菌鞘套通常达20—100um厚,可占菌根干重的20—40%; ②菌丝侵入根皮层组织的细胞间,形成哈替西(Hartig)网,基本不侵入宿主细胞内。
39.细菌生长曲线中最高稳定生长期的特点是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此时活菌数最多。
40.DNA病毒在侵入寄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合成机构(合成系统)._进行生物合成,然后在寄主细胞内装配成病毒粒子。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5分,共15分)
41.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是细菌的一种鉴别染色法,细菌首先用结晶紫染色,再用碘液固定,然后用95%的酒精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凡是菌体初染的结晶紫被酒精脱去了紫色后,又被蕃红复染成红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负反应细菌;凡是菌体初染的紫色不能被酒精脱色,也不能被蕃红复染成红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正反应细菌。
42.共生固氮:由两种生物形成的共生体共同将分子态氮还原为氨的过程。例如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根形成的根瘤中将分子氮固定为NH3。
43.假根:在毛霉目中,一些真菌在匍匐菌丝上或在两匍匐菌丝交连下方生长出须根状菌丝,它们深入基质中吸收营养并支持上部的菌体,这种须根状菌丝称为假根。
44.球菌:一类球形或近球形的细菌。不同种的球菌大小变化很大。细胞分裂后或单个,或成对,或四联,或成链,或成簇状。
45.菌肥:根瘤菌肥从豆科植物根瘤上分离出来的根瘤菌纯培养体经扩大培养后,应用于豆科植物接种用的菌剂。因为根瘤菌接种豆科植物后,可以提高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所以人们通常将根瘤菌菌剂称为菌肥。
五.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46.试述显微计数的基本方法。
显微计数通常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