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评话
一、简介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福州评话是用福州方言说表、吟诵的评书评话类曲种,渊源甚古,一脉相承唐、宋俗讲变文、诗赞系词话艺术,韵散相间,且说且吟,锣钹间奏的艺术模式,素有“活化石”之称。清代有许多木刻本面世,在其方言载体中保留古汉语语言、语汇、声调、口头语、俗谚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福州地区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评话演员多为一人,不用化装,不需布景,仅用一只铜钹,一块醒木,一把纸扇,一条手帕,搭一座高台摆一张桌子就可演出。讲究唱、说、做、花,唱词多为7字句,道白语言生动通俗、个性鲜明。表演时唱词与说白交替,曲调优美,抑扬动听,并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突出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以铙钹敲点和醒木击桌来加强气氛,扣人心弦。
二、历史溯源
关于福州评话的历史记载极少。仅知唐末宋代,中原宗室士民多次迁徙入闽,其中包括有说书人。《南村辍耕录》记述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