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04 9-11 上枢密韩太尉书

262阅读 | 13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04 9-11 上枢密韩太尉书第1页
04 9-11 上枢密韩太尉书第2页
04 9-11 上枢密韩太尉书第3页
04 9-11 上枢密韩太尉书第4页
04 9-11 上枢密韩太尉书第5页
04 9-11 上枢密韩太尉书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忘空忆 上传于:2024-06-06
学习内容 上枢密韩太尉书 第1学时/共1学时 学习目标 1.能记住本文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 2.指出作者的观点,以及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 3. 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1. 学习归纳整理文中重点虚词“以”;生找出文中涉及“气与创作”的语句,摘录下来,并用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这些词句。 2.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自学质疑 1.阅读课文注释、本学案“知识链接”,了解作家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记住其中要点。 2.运用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解决文中生字词。 ①在右栏内为文中生字词注音并朗读记忆; ②在右栏内对积累一些文言知识; ③学生对照注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翻译课文 3.通读课文,标注段落及重点语句,初步感知理解课文,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封书信也是一个出色的论文,作者提出了论点是什么? ②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③苏辙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接见这个意思的呢? 4.阅读本文后,你存在哪些疑问?试整理写入右栏,以备课堂研讨。 二、展示交流 1.在全班或小组内展示自主预习成果,提出疑问进行讨论。 2.思考下列问题,并在组内交流,将要点记入右栏。 ①作者在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决然舍去”呢?首先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②作者马上道明了“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呢? ③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④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⑤第3段怎样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 三、互动探究: 1.作者给韩太尉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 2. 辙用什么方法打动了韩琦的心?这对同学们今后踏人社会追求上进有什么指导意义? 3.韩琦对这封信为什么会击节称诵,归纳写作上的特点: 拓展延伸: 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说的明白些就是:文章要有“文气”,写文章的方法不是学会的,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文气”是就作品而言,指充盈于作品中的充沛的精神力量;“养气”是就作者而言,指文章作者培养自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修养。苏辙的观点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文章要有充沛的精神力量,写文章的方法不是学会的,写文章的人要善于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提高艺术修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四、达标检测 1.下列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溢乎其貌(yì) B.辙生好为文(hǎo)   C.恐遂汨没(gǔ) D.所恃以无忧(shī) 2.古今异义 (1)邻里乡党人 (2)向之来 (3)其居家所与游者 (4)其气充乎其中 3.特殊句式 (1)而辙也未之见焉 (2)闻一言以自壮 (3)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 (4)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 4.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下面句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B.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C.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D.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②称其气之小大 ③故其文疏荡 ④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这段文字的论点是 ①正字音 称其气之小大 恐遂汩没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出则方叔、召虎 诞漫 膏泽 苑囿 ②通假字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辙生十有九年矣 ③重点字词 辙生好为文  辙生十有九年矣 气可以养而致 称其气之小大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与燕、赵间豪俊交游 虽无所不读 虽多而何为 故决然舍去然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古今词义: 党: 向: 游: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苏辙,字子由,眉州眉山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欒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辙博闻强识,勤奋好学,少年时就显露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入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 【写作背景】 写这封信时,苏辙年方十九,刚中进士。他于此时上书韩琦,是希望博得政界权要的青睐和奖掖,以图仕进通达,但是行文含蓄别致,值得特别玩味。 《上枢密韩太尉书》 教学实录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黄文华 同学们,假如让你写一封自荐信给一位有名望的人士,你打算从何人手,打算采用什么办法打动对方,让他接纳你?当年,年仅19岁的新科进士苏辙,竟以一篇《上枢密韩太尉书》的信,让当时身居要职的枢密使韩琦为之击节称诵,从而对他刮目相看。苏辙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怎样说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书信(板书课题、作者)。 说起书信,我想问大家一下,一封书信应由哪几部分组成?(称呼、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大家迅速扫描一下课文,此封书信都有这几部分吗? 解题:此文系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的音,不能通读的地方做上记号。 下面我们交流自读情况: 生字读音:辙生好为文 动向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嵩、华之高 教师范读课文。进一步帮学生为生字正音,排除不能通读的地方。 学生自读:要求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读熟课文。 苏辙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 苏辙当时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他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的接见这个意思的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品读课文。 再次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能背诵课文第一、二节,然后小组讨论,苏辙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接见这个意思的呢? 交流讨论结果:只要学生能大致讲出理由即可,不要求准确、全面。(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分析问题的机会,只要能说出以下内容就说明学生已初步读懂了课文: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然后谈自己养气的方法,从而很自然的把拜见韩太尉纳入谈论的话题,从而表达出了自己希望得到太尉接见的意思。) 提问: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