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夫子當路于齊
一、題解
1 夫子:孟子
2 當路:當權。身居要職。
二、歷史文化知識
一) 管仲:管仲管夷吾者,潁上人也。 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固善遇之,不以為言。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死,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俗之所欲,因而與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為政,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貢于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管仲世所謂賢者,然孟子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