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青油灯 上传于:2024-05-22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6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 A ,家中 B 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 C !他 D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掂记着我,掂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zhǔ( )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 E (1)改正加点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内。(2分) 我会写: (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处选填合适的词语。(只选序号)(2分) 选项: eq \o\ac(○,1)光景 eq \o\ac(○,2)颓唐 eq \o\ac(○,3)触目伤怀 eq \o\ac(○,4)东奔西走 我会选:A、 B、 C、 D、 (3)请根据语境给文中E处选填合适的语句( )(只填序号)(2分) A、我何时能与他再相见呢? B、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C、我恐怕不能与他相见了。 D、我多渴望再能与他相见! 2.请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2分) A、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济慈《蝈蝈与蛐蛐》) B、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会品 句: 3.名句积累。(4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2)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从视觉上生动形象地描绘塞上荒僻景象的语句是: (4)请写出古代诗文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 4.根据你的名著积累,仿照下面的对联,给你喜爱的名著中的某位人物拟一幅对联。(2分) 例: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咸孚足千秋。(诸葛亮)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 我拟的对联: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3分)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变得消沉起来。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仿照对“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的写法(注意句式和加点的词语),写出“第三个人”的反应。 6.综合性学习。(9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对书本知识实地验证,获得真知;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情操,到民间去,体察风土人情。 [活动一:实地亲历]留心观察你的家乡或游览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把你印象最深的景象,用精练、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 镜头一: 镜头二: [活动二:资料收集]下面是某同学收集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鸟绕日”(图一)与“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图二),请任选一幅图并根据画面内容指出这个标志图的构图创意。(3分)  INCLUDEPICTURE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6/09/xinsrc_47206040921506402798717.jpg" \* MERGEFORMATINET  (图一) 构图创意: [活动三:献计献策]请为当地旅游发展设计一则广告,要求写出一句广告词,设计广告画面。(2分) 广告词: 广告画面: [活动四:文明行动]现今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你打算为当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做点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2分)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共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诗歌前六句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的 之情。(2分)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既描绘出了一幅奇异的画面,又蕴涵了丰富的哲理。请品味这两句,写出你从中品出的哲理。(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9—14题。(15分) [甲]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渔人甚异之(      )  (2)屋舍俨然(        ) (3)便要还家(      )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10.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我的译文: (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我的译文: 11.文章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2分)                                                                                   12.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正式提出“推进小康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右边的漫画《和谐社会》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哪些需要关注的热点?看了漫画你最想说什么?(3分) [乙] 游桃花源记(袁宏道) 江上望渌罗山如削成,颓岚峭绿,疑将压焉。从此一带山皆飞舞生动,映江而出,水缥绿见底。至白马江,山益夹,水益束,云奔石怒,一江皆飞沫,是为浪光之天。山南即避秦处。上桃花溪百步,从间道出后岭,玄武宫其巅。……趋而出,见道傍古松,偃蹇有异态。又数折,得桃花观,从左腋道入,竹路幽绝。……观周遭,皆层峰,淡冶入绘。观前为驰道,车尘马足,略无歇时。截驰道而南,入桃花洞,无所有,惟石磴百级,苍寒高古,若有人焉,而不可即。 13.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山益夹 (      )   (2)若有人焉,而不可即(     ) 14.《桃花源记》的问世,使“世外桃源”“桃花源”成为美好、理想世界的品牌。请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写一篇导游词。(4分) 日前,广西桂林市阳朔县“世外桃源”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开展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将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世外桃源”景区是我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其中的天然景观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情景十分吻合,现已开发成集吃、住、游、购等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 (三)阅读《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完成16—20题。(13分) 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 雷因 25岁的时候,我因失业而挨饿。在这个纽约城,处处充溢着富贵气概,尤其使我觉得失业的可耻。 我不知道怎么办,因为我胜任的工作非常有限。我能写文章,但不会用英文写作。白天就在马路上东奔西走,目的倒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为了躲避房东的最好办法。 一天,我在四十二号街碰见一位金发碧眼的大高个子,立刻认出他是俄国的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我在巴黎当新闻记者时,曾经访问过他。我以为他是不会认识我的,然而他却还记得我的名字。 “很忙吧?”他问我。我含糊回答了他,我想他已一眼看明白了我的境遇。“我的旅馆在第一○三号街,百老汇路转角,跟我一同走过去,好不好?”他问我。 走过去?其时是中午,我已经走了五小时的马路了。 “但是,夏里宾先生,还要走六十条横马路口,路不近呢。” “胡说,”他岔着说,“只有五条马路口。” “五条马路口?”我觉得很诧异。 “是的,”他说,“但我不是说到我的旅馆,而是到第六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 这有些答非所问,但我却顺从地跟着他走。一下子就到了射击游艺场的门口,看着两名水兵,好几次都打不中目标。然后我们继续前进。“现在,”夏里宾说,“只有十一条横马路了。”我摇摇头。 “现在,”夏里宾愉快地说,“现在离中央公园的动物园只有五条横马路口了。里面有一只猩猩,它的脸,很像我所认识的唱次中音的朋友。我们去瞻仰那只猩猩。” 又走了十二条横路口,已经回到百老汇路,我们在一家小吃店前面停了下来。柜窗里放着一坛咸萝卜。 夏里宾奉医生的嘱咐不能吃咸菜,于是他只能隔窗望望。“这东西不坏呢。”他说,“使我想起了我的青年时期。” 我走了许多路,原该精疲力尽的了。可是奇怪得很,今天反而比往常好些。这样忽断忽续的走着,走到夏里宾旅馆的时候,他满意地笑着:“并不太远吧?现在让我们来吃中饭。” 在那席满意的午餐之前,我的主角解释给我听,为什么要我走这许多路的理由。“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