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路灯全新设计方案-------------------------------------------------------------------------------- -------------------------------------------------------------------------------- 一、LED散热行业内问题 LED 照明由于其节电、环保、长寿命,而被公认为下一带照明技术。但是,LED有70%之多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必须散热。虽然LED发光技术已有飞跃发展,有每 瓦发光达200lm的报道,但LED散热却是LED照明中非常头痛的问题,成了LED照明灯普及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阻碍LED照明应用普及的最大问题是LED灯价格高,价格高又是由于热的问题所致。又由于热的问题,使得当前LED路灯发展在死亡的边缘行走。 人 类对传热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传热学及技术已是非常之成熟,就像似成熟的果子,掉到地上被树叶遮盖,不被现在的人们看见,以致当电子行业,主要是计算 机中的CPU发热量突然大增时,人们没有去拔开地面上的树叶,捡起那些熟透的果子,将人类成熟的传热知识移植到电子行业内。而是另起炉灶,创造出不少新名 词:“主动散热”、“被动散热”、“热沉”等听起来不知是什么意思,英文“Sink”在传热学及技术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名词。 从传热学 和技术来谈,LED散热并非复杂,只涉及到传热学中非常小的部分—导热传热和对流传热(主要是空气自然对流传热),其中导热传热就可利用现成的传热计算机 软件,得到非常准确的解,比如分析LED封装芯片内的温度分布(传热过程);分析从LED芯片到散热肋片的内部温度分布。但是应特别注意,对于对流传热, 凡涉及到空气流动,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而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只有学术上的意义,没有实际工程意义,因为误差太大。 导致LED散热简单问题被复杂化的原因有:知识断层,拥有成熟的传热知识的人员参于到LED散热研究的甚少,缺乏专业的LED散热研究机构,给行业内明确正确的指导思想。 目 前行业内从业的专业散热技术人员,许多是从计算机散热方面转过来的,自然地将那方面常用的技术以及商业行为带过来,比如,热管技术,被大量应用到大功率 LED照明灯(比如路灯)中,给那些原来为计算机芯片散热器服务的热管厂商创造了新的商机,甚至还有提出采用回流式热管。 如果说 LED灯散热采用一般热管像似杀鸡用了杀猪刀,那么采用回流式热管就像似杀鸡举起了宰牛刀。台湾有一家公司发明有《液态沉浸散热技术》,这种缺乏基本对流 传热知识的发明,竟还获得国际发明展金奖。这些受汽车水箱启发的发明创造者,并不清楚汽车发动机为什么采用水(液)冷技术的原因,水在散热过程所起的作 用。
图片: INCLUDEPICTURE "http://www.elecm.com/a/attachment/Mon_1101/79_244157_9cc9e3dc0ea3f00.jpg" \* MERGEFORMATINET
二、当前LED路灯问题图1所示LED路灯是当前最典型、最普遍采用的结构:散热片裸露,大张的设有LED光源芯片的铝基板,贴装在散热片基板上(下方),再加前透明护罩。这种结构设计有如下问题:1、传热设计原理问题 a、散热主要是自然对流传热,空气对流流经散热肋片将热量带走,因而空气对流畅通非常重要,自然对流是自下往上而流动,散热片应设计成让空气自下而上穿过散热肋片[1] 。但 图1所示当前LED路灯的散热片,空气对流不畅,对流冷空气不易均匀地流经整个散热肋片,在散热片的中心处,空气温度高,散热效果差(表面对流传热系数低 下),并且随着散热片外尺寸加大,其对流传热效果进一步恶化。散热片尺寸加大一倍,但其散热效果并不增加一倍,也就是说:图1所示结构的LED路灯,功率 越大,其散热片尺寸必须加倍地增大。 b、散热肋片之间的间距没有优化。在自然对流散热过程中,不是一味地增加散热片面积(加密散热肋片间距),就能提高散热量,当肋片加密到某一值(最佳值)时,再增加,散热量反而下降。 以上问题所致的结果:散热效果低,LED结温高;散热片的尺寸大(即路灯尺寸大),重量沉(十多公斤),散热成本高居不下。 2、制造生产方面问题 a、散热片整体结构尺寸大,无论采用铝热压铸还是铝挤出成型,散热肋片的厚度不能薄(2mm以上),因而肋化效率非常低,散热用铝多,LED路灯重量沉,其中主要原因在此,散热成本也就高。 b、水密封问题,整体式,大尺寸增加了前透明保护罩与散热片基板之间水密封技术难度,密封的内室空腔大,又不能采用固化密封胶,水密封可靠性低,造价也高。 c、大尺寸的铝基板与散热片基板之间的接触传热可靠性问题。尺寸大了就不容易保证铝基板没有曲翘变形和凹变形,如果LED芯片正好在变形处,该处铝基板与散热片基板面之间的间隙加大,则就导致该处的LED芯片工作温度上升,该LED芯片可靠性下降。 3、电源散热及可靠性问题 a、电源裸露,就得采取水密封措施,为了保证电源板内元件,特别是电解电容散热,必须采取灌胶,全灌封工艺,电源成本升(20%左右),即使这样,电解电容的工作温度还是高,寿命减短,电源可靠降低。 b、电源安装在散热片的上方,电源的环境温度人为地提高(可达到50~60℃)。又影响可靠性。 4、整体式结构,一旦有故障,必须整体拆下,进工厂修理,维护困难。不容易形成通用模块标准,不符合现代化工业产品发展规范。 5、观念方面的问题 a、认为铝基板面积要大,设计成与散热片基板面积相当,这样不仅增加铝基板成本,还对散热带来负面影响,如前所述。 b、 在户外,散热肋片表面铺有一层灰尘,认为是给散热片穿了一件棉袄,是导致当前LED路灯在户外工作一段后出故障的原因,这种错误的观念在有些发表的文章中 都有。大家都知道空调室外机中的冷凝器就是一散热器,如果说由于户外灰尘的影响给现LED路灯的散热片穿了一件棉袄,那么空调室外机中的散热器就穿了十件 棉袄,因为空调中的散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是十倍于现LED路灯中的散热片。其实灰尘对LED路灯散热片的影响非常小,分析可得出影响不超5%。c、缺乏空气对流畅通对散热非常重要的理念。有一种LED路灯,在“裸体”式散热片外加了一亮丽外壳,殊不知这样的亮丽外衣就是一件厚厚的棉衣。而且外壳上只有少数的几个孔,根本不能保证空气对流。这样设计LED路灯,光衰死灯是必然的。 d、集中光源问题,图2所示的光源就是集中式光源,认为光源越集中越好,几十瓦不够,要上百瓦。本文不谈集中光源对配光带来的问题,只讨论散热方面问题。从散热这两字都应认识到散热要把热量分散开,集中光源带的问题有:
图片: INCLUDEPICTURE "http://www.elecm.com/a/attachment/Mon_1101/79_244157_7f49e8cdde39852.jpg" \* MERGEFORMATINET
1)、加大了集中光源芯片内的热流密度,则就加大了封装芯片内的导热热阻,本文作者有篇文章专门分析了该问题[2],1个由9颗1X1mm的晶片,每颗一瓦,当9颗晶片之间间距加大到5mm时,结点温度可以降低5℃。 (2)、 加大了散热片内的导热(或称热传输)距离,自然整个散热热阻增加。有些公司设计的LED路灯,采用热管技术来解决热传输长的问题,但采用热管的成本太高, 这种热管散热器设计为典型CPU或GPU散热器结构,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热管上的散热肋片就没有尽可能展开,无空气对流畅通非常重要的理念。 e、迷信辐射传热、辐射散热涂料(纳米材料)。 还 是以空调室外机中的散热器为例,没有听说过采用辐射涂料提高散热的产品(或例子)。空调技术非常成熟,为什么空调业界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没有想到这点,而 被LED业界的发明家想到了。为什么这样,是因为辐射散热在我们所关心的应用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小,可以不用关心。 另外基本的辐射传热知识分析[4]:理想的辐射体(黑体)的黑度(衡量物体辐射性能的基本参数)为1.0,而一般油漆(特别是黑色)黑度就可达到0.95,与理想黑体差也就是5%。采用纳米这种高科技(也是高价格)的东西,比一般的油漆,仅辐射散热也就最多提高5%。 三、全新架构的LED路灯
图片: INCLUDEPICTURE "http://www.elecm.com/a/attachment/Mon_1101/79_244157_77cd64f45a89ed8.jpg" \* MERGEFORMATINET
图 4示出了本文提出的全新架构的LED路灯外观图,图5是打开上壳的视图。散热器由十个太阳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