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人物称谓与教学浅思
鲁迅先生乃文坛巨擘,其文尤其是杂文常常被谓之匕首投枪,是可以用来解剖中国人的人性的。在鲁迅先生诸多的作品中,人物称谓常常有所不同,而其所代表的含义便有所不同。考虑到先生的文本常常给其中的人物提供一种存在的背景,因此基于文本的解读来了解人物称谓,不仅可以对文本加深理解,也可以对人性进行进一步的解读。《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被安排在教材的直面人生的真的猛士栏目中,仔细揣摩文中的人物称谓可以发现,余味无穷。
一、中国人:先生怒其不争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中国人的只有两次,含义基本相同,即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国人都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既包括原文中的所谓学者文人、闲人、文明人等,也包括下面要谈的中国青年、中国女子等,当然也是包括作者自己的,时间流驶到今天,自然也应当是包括今天的中国人的。当作者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时,毫无疑问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切中国人人性中所存的所谓的劣根性的要害。这样的描述是否过激,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字风格又是否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有一股戾气,笔者以为是需要客观看待的。
诚然,鲁迅时代的诸多文学大家,少有像他这样直言不讳的,也少有将目标直指所有的中国人的,因此先生所得到的赞誉与批评往往都同样令人瞩目。但有两点需要认识到:其一,作者记念刘和珍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当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无端地在府门前喋血时,作者必定悲愤到了极点,以先生行文风格,这样的一把投枪直射而出毫不意外;其二,鲁迅笔下的中国人的劣根性是存在的。执政府卫队开枪实在不需要用居然来形容,这样的事情理论上也不是传说,完全可以不需要颇为怀疑,政府镇压进步青年在刘和珍君之前与之后都存在着,可以说这是当时执政府的劣根性;而如今小人物的劣根性也是不争地延续着:旅游时某些人素质之低下,广场舞的主角们如入无人之境,阿Q精神的持久不灭面对这些劣根性,先生所用的居然传说与颇为怀疑更多的是一种反讽的手法,更多的是一种怒其不争的心情,在实际教学中跟学生阐明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人这一宏观对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二、中国青年:悲壮且有担当
相对于对中国人批评而言,中国青年这一称谓在文中有一种悲壮的感觉,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在鲁迅先生对中国人无情的批判中,对中国青年却赋予了一种使命担当的意味。不知怎的,每每读到上面引用的两句时,笔者常常想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该文中的少年与本文中的青年有同样的含义,两文的作者均将国脉国运系于青年或少年,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绝境中的火种所在。1926年的中国混乱无绪,国家分崩离析,普通百姓包括鲁迅先生在内的仁人志士忧国之发展,忧民之生存。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不只是听闻刘和珍君被害后的感受,实际上也是先生常有的一种感觉,在先生自己以匕首投枪作出努力之时,其更看到中国青年所承载的希望。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当先生因为流言而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时,当先生疾呼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其最为希望的是中国青年在沉默中爆发,而事实上四十多个青年喋血执政府卫士门前时,正是沉默中爆发的一种体现。
手无寸铁的学生直面荷枪实弹的军人,这是悲壮之举,社会已至沉默时刻,总得有人爆发,此时热血青年冲至最前头,展现了他们敢于担当的一面,当担当走向悲壮时,其实也恰恰证实了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极有裨益。
三、中国女子:柔弱不失刚毅
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显然是文中中国女子的标志性人物,她微笑着且态度很温和地反抗广有羽翼的杨荫榆校长,她微笑着听我(先生)的讲义,只有当往日的职员在复校后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时,她却虑及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在这样的描述当中,我们看到了传统的中国女性、中国女大学生标准的一面。
这样的一面显然是柔弱的一面,处于意识觉醒时代的中国女子,又是走入大学校门的女子,表现出的刚毅也令人动容。明知赴执政府门前请愿有着极大的风险却欣然前往,再视其中弹牺牲细节:从背部入,斜穿心肺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和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样的文字常常让笔者心疼,朗读此段文字时,学生也常常显得那样的静,此时师生的想法常常是相通的:一个柔弱如此的女子,就此喋血于军人的枪棍之下。一个个柔弱女子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