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高等教育行业报告年度高等教育行业报告1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阶段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增长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和挑战宏观政策的影响为高等教育需求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2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都有所突破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高等教育总供给呈现结构性不断成长和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同时具有区域特性与不平衡性受经济人口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等教育需求不断增加供求矛盾逐步显现3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正经历着重大变化由国家完全的财政拨款到鼓励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同时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带动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融资体制的变革步伐国外高等教育投融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42005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新的改进未来民办教育将向更优化的趋势发展同时职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全球视角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虽然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也向着普遍的国际化和大众化趋势发展5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为高等教育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银行在提供信贷的时候必须谨慎挑选项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风险第一章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第一节宏观经济发展与政策环境变化我国已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障碍将逐步得以消除为宏观经济运行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保证出口需求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伴随着一系列刺激消费需求政策的出台和到位消费需求扩张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又一个强劲动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初步核算200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交通和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使得空间范围缩小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时间的节奏加快不仅科技发明创造层出不穷而且从科学原理的发现到实际应用再到形成新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的时间正在缩短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在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在更新社会的机构体制正在变革在这种社会中人们需要培养适应变革的能力需要具有未来意识需要具有设想和理解未来的能力这便要求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当代各国都已逐渐转变传统看法将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走在经济社会发展之前改革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一切领域以求与当前和未来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强调2006年的主要任务一是继续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下大力气加快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大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二是切实把中央8号16号文件和中央有关工作会议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到实处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四是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五是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开放的步伐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六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解决教育难点问题进一步落实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全国教育行业十一五规划中高等教育的初步思路为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0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其中在学研究生约140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取得阶段性进展第二节入世对我国教育产业的影响一世界贸易组织对教育服务的规定及我国适用情况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中服务贸易总协定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教育服务教育服务在项目上又分为初等中等高等成人及其他教育服务5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贸易服务范畴服务贸易主要有4种提供方式就教育而言分别是跨境交付主要是提供远程教育课程与服务境外消费主要指一方国家公民到另一国去留学进修商业存在主要指一方国家的教育机构到另一国去开设学校从事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活动自然人流动主要指一国公民到另一国从事专业教学工作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是部分承诺具体内容是在项目上不包括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等特殊领域的教育和义务教育即以上领域不对外开放除上述特殊领域和义务教育外我方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项目上作出承诺许可外方为我提供教育服务在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对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务未作承诺对境外教育消费未做任何限制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但不一定给予国民待遇对自然人流动承诺具有一定资格的境外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应中国学校或教育机构聘用或邀请可以来中国提供教育服务因此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作出的教育服务承诺将使我国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二入世对我国教育行业的影响A一入世对教育行业带来的机遇中国入世顺应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开放潮流必将给我国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改革开放进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通过合理地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品牌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模式评估体系等和借助国外的教育经验将有效增加我国的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加强教育的双向交流我们可以更多更好的学到其它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我们将会更多地走出去外国也将会更多地走进来通过双边交流必将对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是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共同需求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双边交流加强通过取长补短我们就可以为我国的思想观念转变和体制改革寻求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外国教育资源的进入客观上可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特别是国外大企业参与培训市场将会促进中国教育与培训市场的发展与成熟利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入世后政府的行政职能要进一步调整政府对学校的管理会更多地体现服务功能调整和完善拨款机制质量认证机制评估机制积极发展和培育有关中介机构我国的办学体制也将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主体更加多元化通过有序竞争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尽管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教育供需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特别是高等教育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更为突出加入WTO教育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允许WTO协定签署国参与我国的教育市场竞争引来人才和资金开发我国教育市场其结果必将缓解我国教育的投入不足和高质量高层次教育机会不足的矛盾也将丰富我国的教育市场推动我国的教育产业提升我国的教育资源总量特别是许多境外人士看好我国的优质教育高层次即高等教育市场他们获准进入我国必将对此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培育我国教育市场推动我国教育竞争也必然带来更多的益处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入世后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产业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培养出具有全球化视野把握国际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劳动力资源也需在国内外市场上重新配置而这种人才靠我们关起门来培养是难以做到的而且通过对国际教育市场的开发和竞争也会有力提高我国教育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无论规模数量都有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结构教育法规体系建设也进一步完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的实力B二入世对教育行业带来的挑战入世给我们的最大挑战首先是教育主权问题教育仍属于国家主权范畴涉及国家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入世后教育领域将在许多方面实践承诺开放教育市场遵守国际规则加强国际交流从而对我国的教育主权形成冲击这种情形下如何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保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教育主权不受消极影响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应对的严峻课题加入WTO开放教育市场意味着我国教育将面临着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考验我们的办学观念再也不能因循守旧办学体制再也不能墨守陈规办学模式再也不能刻板俗套教育资源再也不能零乱分散教育管理再也不能沿习旧制教育目标必须更加重视素质教育所有这些只有同国际接轨才能确保我国教育顺应世界潮流同步向前发展教育资源如何进一步筹措提升配置和使用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我国教育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成就显著但是由于人口包袱沉重综合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供求矛盾仍然相当突出同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全国不少地方还未实现普九或标准不高另外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还有待进一步改变优质教育还有待更快发展教育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产业迫切需要适度超前发展教育资源总量需要尽快提升但是财力有限投入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才能筹措到更多的教育投入还有我们的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同现代化的大教育也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另一个挑战就是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运行规则如何重新制订以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加入WTO不仅意味着我国教育运行规则要逐步适应国际惯用的一般要求而且要按照国际质量标准来检验我们的教育质量使我们的教育目标同开展国际竞争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我国传统的教育即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重传承轻创新重知识轻能力重守业轻创业重单干轻合作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等倾向而开展国际竞争则要求把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要适应国际化的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必然会对我国传统的教育运行规则提出严峻的挑战入世后人才流动全球化会要求中国的学校更具有国际化色彩人才标准国际化会触及现行的学校培养规格课程标准和质量要求人才需求将呈激增的趋势会给中国教育带来极大压力人才需求将出现结构性失衡会对现行的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构成挑战三入世对我国高等教育教育行业的影响C一促使中国高等教育根本改变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完全消除相反一直在顽固地阻碍着高等教育发展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办学基本上依靠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划拨经费高等院校靠国家拨款作为自己的主要的经费来源产生的问题就是办学机制的惰性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政府主管部门这种情况已经存在许多年改革开放之后高等教育界以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士已经普遍地认识到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时至今日收效并不大高等学校的发展受到了较多的抑制中国加入WTO之后政府部门将进一步与企业脱钩政府部门对经济的管理将会真正以宏观调控的方式来进行政府部门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通过税收的方式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全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必须通过多渠道来筹措在众多的筹措渠道中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学校自身学校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学校在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广泛吸引生源赢得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经费支持这才是高等院校今后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D二促使中国高等教育不E断深化改革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相对滞后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进入90年代以来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令人遗憾的是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过去旧有的大框架内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没有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没有积极参与世界教育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各个领域包括高等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与世界同行业同领域之间接触的机会入世将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加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行列促使中国的高等教育面向整个世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视角不能只停留在国内的小圈子里而要进入世界高等教育的大舞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参照系也不能局限国内应该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看齐以发达国家先进的高等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参照系只有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世界高等教育新时代的发展水平相联系将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研究和拟定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才会真正的收到成效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中国加入WTO必将增进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将会变被动为主动甩开步伐主动挺进因此中国高等教育与的改革将会随着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真正进入实质性的阶段F三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形成高效益的教育产业中国加入WTO将会增强人们的经济观念和市场观念中国的高等教育必然要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市场高等教育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终将形成高效益的产业尽管高等教育产业带有特殊性与其他经济类的产业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高等教育走向市场化向市场经济靠拢却是重要的发展趋势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分重视了社会功能轻视甚至完全忽视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这种行为给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极大地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新的时代里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应当珍惜这个机会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并且要将高等教育产业发展成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只有正确处理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才能形成我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新格局我国高等教育只有在新的时代才能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才能为高等教育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才能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G四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加速朝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中国加入WTO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现代化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始终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现代化的指标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不仅是指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与我国过去的高等教育进行纵向的比较更重要的是指中国的高等教育要与同时代的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横向的比较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压力就在于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指标提高了衡量我国高等教育是否现代化不能光有我们自己的标准而且还要有一个国际标准否则尽管向前发展了但如果赶不发达国家的水平仍然不能算是真正实现了现代化除了压力之外中国加入WTO还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环境和社会公众现代化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期望值也随之上升因为中国要想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一显身手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人才培养的问题没有大量的高级知识型人才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有强劲的动力而中国高等教育正是以培养新时代的高级知识人才为己任的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就能促进实现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全面现代化第二章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第一节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状况一近年高等教育发展概况H一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情况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统计单位万人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26828320503821744734505研究生招生人数165220262689326337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71907903361108561333501562研究生在校人数393350106513819998数据来源20012004年数据来自各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增长情况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增长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20012005年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都以很高的比例增加年增长速度超过105年时间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几乎增长了一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I二高等学校的数量和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年全国高等学校个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数量所1911200321102236全国高等学校教职工万人13882147171606117657全国高等学校专职教师万人6199707380989445数据来源20012004各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高等学校数量情况图全国高等学校教职工专职教师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2001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和所拥有教职工专职教师的人数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并且每年的增量都超过前一年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正在快速扩大J三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投资合计万元3526291474542875108448896537竣工建筑面积平方米17585029220648703547642339097161资料来源20022005各年教育统计年鉴从上表可以看出2001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迅速特别是2003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同时竣工建筑面积也跟随投资总额的增加而增长二2005年高等教育发展变化K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增长迅速十五期间在财政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而且在减免农村税费的情况下国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高等教育有了长足发展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2005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05万人在校生1562万人毕业生307万人高等继续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十五期间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了1000余万毕业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2005年高校毕业生为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到207预计2006年高校毕业生为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增幅达到2219面对就业形势严峻和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的双重挑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7月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竞争学生就业是长期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来解决国内的高水平大学有很好的品牌和人才培养方式学生毕业时适应能力实践能力较强就业不存在明显的问题而一些地方性大学民办大学高职高专的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明显还有些学生的就业期望比较高选择观望等待找最好的位置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后高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服务无论是研究型还是教学型大学目的都是培养人才学生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和就业状况能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2006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初步安排530万人其中本科260万人未来几年随着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L二高等教育改革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体制进一步完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进一步推进综合性多科性高校增加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单科性院校过多的局面加强了学科的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招生考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校内部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进展明显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高校的活力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新的进展1999年至2004年全国新建大学生公寓约7200万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1200万平方米是新中国头50年建设面积总和的近3倍有力保障了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规模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在计划安排上坚持规模增长与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就业状况等相挂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高等教育必要的办学质量和规格加大了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明显扩大人才培养结构得到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招生规模超过本科对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将发挥重大作用高等学校大力加强了教学工作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在高校中凝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贡献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十五前四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科技经费9918亿元承担各类课题619万项发表论文1463万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论文176147篇2004年度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份额分别占到全国的685859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填补了该奖项六年的空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推进高校科技产业产值超过800亿元高校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推动理论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较好地发挥了现代化建设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M三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为1275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研究生教育的需求量扩大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初步安排40万人其中博士56万人在2005年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学位管理方面学位审核的公示异议校核专家参阅机制收到效果对学位点六年一度的定期评估开始实行各省学位委员会开始建立自律机制和对重点学科的积极的财政支持体育艺术风景园林等三个新的专业学位种类开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即将实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对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控制实现软着陆研究生创新计划受到更大关注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二期211工程融入了新的力量二期985工程做出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中期部署等等我国2006年研究生教育的大体思路可归纳为解决一个问题即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转变两个观念即研究生教育的和谐发展观和学位管理的渐进自主观改革三项机制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资助机制改革研究生院遴选机制改革建立四个体系即新的学科目录体系多层次的重点学科体系分学科的学位标准体系和谐的医学学位体系开展好五项工作即重点学科评审研究生院评估与评选十一五211工程启动学位审核改革研究生创新计划等等2006年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既承担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又承担着与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相协调的学科发展工作这两项宏大的任务需要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应该促进六方面的和谐发展不同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国防教育体系党的教育体系的和谐发展不同管理系统研究生院式的管理与地方学位委员会管理的和谐发展不同地域东部中部西部的和谐发展不同培养层次博士硕士的和谐发展不同学位类型学术型专业型的和谐发展不同学科领域的和谐发展N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成为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与17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机构和区域组织有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一些国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多边组织建立了高层工作磋商机制截至2005年我国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标准获得了国际社会公认我国高等学校与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强强合作以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合作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以及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升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以及学术管理水平增强了我国高等学校解决科研疑难和关键技术问题培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能力在加速汉语走向国际进程中我国高等学校发挥核心骨干作用积极参与境外孔子学院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有32所挂牌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赴境外办学和举办中国教育展增进了世界各国对我国高等教育成就的了解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在2006年我国高等学校要进一步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合作科研为着眼点鼓励和支持师生积极参与对外交流活动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服务意识把握并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更加积极努力地做好我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各项重点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不断开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第二节高等教育2006年发展趋势一职业教育是发展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2005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2006年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将得到深化订单培养的方式会继续推广职业院校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开展半工半读的试点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所改革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得到加强同时强化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充分利用东部和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广泛开展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将创新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新路子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公办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将深化公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得到增强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办学得到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得到鼓励和支持发展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二高校改革继续深化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继续完善创造更加宽松与和谐的学术环境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得到深入推进学生食堂和公寓的建设改革和管理为重点推进对象学校自律和监督机制将继续完善大力推行校务公开拓宽民主参与管理的渠道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继续深化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改革将稳步推进高校招生分省命题的管理和指导将得到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将会深入推进严格规范教学秩序名师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教学改革立项和试点工作将开展来适应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将加强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力度将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将得到着重培养精品课程建设将扎实推进精品课程学科布局进一步完善尽快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网络共享平台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改革会继续推进人才强校的理念全面推进高校培养和集聚人才的能力得到增强学科带头人加创新团队的组织新模式继续完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将得到深入实施高校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和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力度将得到加大高校和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将得到很大支持与发展联合开展科研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规模会扩大三民办高教与对外交流增强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继续得以贯彻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落实探索发展民办教育的多种途径政府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将加强引导独立学院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提高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能力教育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创新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地区性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扩大和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层次工作磋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将得到巩固和深化国内外重点高校间在更深层次上开展高水平合作将得到鼓励与支持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培养层次会继续提高研究生派出规模将扩大公民自费出国留学的工作将更加切实有效来华留学事业会得到大力发展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教育合作交流将继续扩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系也会增多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和城乡区域教育将协调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节奏进一步协调2006年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安排和管理工作会加强推动高等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将更加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将获得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也会进一步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将得到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将继续加强和普及下一代互联网等重大项目建设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体系得到完善和推广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调动和整合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迅速提高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和虚拟实验室等应用工程建设将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服务学历学位证书查询招生与学籍管理等应用系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三节高等教育发展其他相关状况一我国网络教育技术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东南大学作为项目牵头执行单位总投入经费达124亿元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于2005年12月顺利通过验收专家认为此项研究成果将使我国网络教育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由教育部牵头实施的唯一的一个于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项目总投入达12430万元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41所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司的800多人组成了联合攻关队伍该项目成果还实施了大学中学职业培训和医学临床教学等一批不同层次的网络教育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建立了应用示范点142个在线学习人数达到60万二普通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2005年3月教育部部长周济签署21号部长令颁发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规定适用于对接受普通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本科和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港澳台侨学生留学生的管理参照实行新规定自2005年9月1日施行在此之前的10年时间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0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1995年颁发的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10年间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巨大发展对教育观念体制制度等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根据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新时期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管理经验经过多年起草修改论证将原来的两个规定合并修改为新规定它的主要变化体现在第一新规定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高校育人功能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规范在高校学生成人成才中的作用强调了爱国主义思想和公德意识第二新规定固化教学改革经验鼓励和引导高校建立并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跨校修读制等新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管理制度第三确立了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新规则明确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增加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专章明确了学生所享有的6项受教育权利和应当履行的6项义务为学校和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为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明确了行为准则对学生处理和违纪处分标准更加明确清晰取消了法律依据不明确或者行为特征不确定的处分规定代之以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者行为特征比较清楚的易于判断的法律标准纪律标准学业标准疾病标准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减少学校处分行为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取消了与目前国家基本法律不一致的特殊规定第四扩大了高校依法办学的自主权给予高校以教学管理自主权为核心的多项自主权给予高校根据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特色创新管理制度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和激情的管理空间第五新规定针对当前突出问题强化了相关管理对作弊学费缴纳网络使用从事非法商业活动住宿管理转学学历证书颁发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共6章69条的新规定集中体现了德育人本规范的精神和核心理念它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上突出地体现了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现代学生管理的总体趋势是我国高校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学生管理的依据也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新起点三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需要提高2005年高等教育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大众化高等教育应该有着新的质量观现在的质量观应当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教育部年初发布2005年1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为此要建设精品课程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不断加强高校教学评估工作质量始终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一所高校如果失去质量就会失去社会的信任大学应该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的目标是根据社会多元的需求更多地塑造各行各业的优秀者和领导者他们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追求有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人格因此高校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社会实践等环节加强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确立多元的精英教育质量标准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一般设有共同和相对较高的学术标准而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学术标准趋向多样化在不同的机构和系统中其标准的严密性和特点均各不相同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标准多元化的预见对于研究型大学保持精英教育质量标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这种意义在于研究型大学应在坚持精英教育办学层次的基础上突破单一的学科型为主的精英教育模式而从学科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设置多元化的精英教育质量标准四高校共建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形式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在大规模的体制调整告一段落后继续加强教育部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企业对相关高校的共建工作已成为巩固并扩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扩大共建工作范围启动教育部与部分省级政府共建部分地方高校也成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2005年加强对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共建工作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的工作重点之一一年来经反复共同商议实际完成的共建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分别与辽宁省上海市等7个省市签订985工程二期继续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协议根据协议在985工程二期建设期间地方政府对这9所学校的协议投入资金数将达到41亿元人民币二是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差距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004年教育部党组决定与中西部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自治区共建一所地方高校截至2005年底教育部已与各相关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别共建了河南大学等13所地方高校三是为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2005年教育部先后与陕西省吉林省湖南省分别签订了共同重点支持延安大学延边大学和湘潭大学建设的协议对以上两类共建学校教育部财政部以项目方式进行了投入2005年度为郑州大学等13所共建学校下拨了共建经费共14亿元四是继续推动与行业部门和企业的共建工作先后与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签订了共建或继续共建长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4所直属高校的协议在各种共建形式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对各共建高校均给予了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切实做好各种形式的高等学校的共建工作对于推动高校改革与发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作用是显著的意义十分重大在2006年中加强各种形式的高校共建工作仍是教育部的重点工作之一需要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力争使这项工作取得更好更大的成效第三章高等教育产业市场状况分析第一节高等教育供给需求分析一高等教育供给需求的概念高等教育供给指教育机会供给和教育产品供给即高等教育供给包括为个人提供的教育机会以及为社会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两部分而且这两部分之间紧密相联高等教育供给不仅仅是满足个人高等教育需求更应重视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满足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即更多地注重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状况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但如果不顾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水平而纯粹满足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则易引发过度教育或不充分就业等浪费资源的现象所以高等教育供给要将满足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与满足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相一致高等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这个含义主要包括两个要点一是对高等教育产生需要二是该需要必须具备支付能力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是无限的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满足高等教育需要的高等教育供给却是有限的因此在支付能力的基础上产生的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就是高等教育需求必须注意的是需要和需求是不同的需要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欲望需求必须考虑是有约束条件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是无限的但高等教育需求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每一个国民都有享受某种程度的高等教育的权利因此国家必须在高等教育领域里提供公平的机会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具备了比较好的高等教育需求的条件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人们的高等教育需求在不断扩充所以高等教育需求是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决策的基本依据二影响高等教育供给的因素分析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虽然市场经济的框架已初步建立但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虽然十几年来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教育观念运行机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仍然比较陈旧比如由于单一的国家办学体制的存在管理体制的过于集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并存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招生专业设置被统得过严过死教育法规体系缺失教育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随着经济结构多元化经济调节市场化虽然在高等教育方面也逐步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但高等院校只是追求招生专业设置数量实施不同学校之间并购这种扩张与某些企业规模不经济现象极为类似有些高校并购后管理不顺师资不足使得教学质量反而下降目前私立民办高等学校虽然存在但为数较少且处于非正统地位高等教育基本上属于官办目前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普遍存在着软硬件措施不完善的问题首先由于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大多属于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上同类人员相比缺乏竞争力所以人才流失严重按照十五计划的要求普通高校学生教师比按15比1计算高校教师队伍缺口达11万其次由于教育经费的缺乏导致高校的教学基础设施普遍缺乏日常教育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尤其是近几年来全国扩大招生使这一矛盾更显突出第三由于教育类型的单一化很难满足经济发展对于培育多样化人才的需要根据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供给能力不足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的文化人口为主体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现有人力资源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需求不断增加尽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21但是在高等教育的质量上还是与真正的大众化有一定差距而且我国目前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比较严重的就业问题就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提出了置疑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是根据社会上对职业的实际需求不是一味的注重学历学术教育提高对教育的有效供给更有针对性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O一高等教育资源任何经济状况国家的高等教育资源都是相对有限和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资源的稀缺程度由于高等教育在资源的相对价格与资源的稀缺程度之间存在扭曲在使用有限高等教育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与资源使用者利益之间存在偏差一定程度上就促进一些高校不经济地使用资源造成高等教育资源消耗系数偏高整个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进而加剧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对高等教育供给增长的限制P二高等教育现有规模高等教育现有规模决定着高等教育供给量的基数现有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小决定了所提供的人才培养数量的大小和高等教育机会的多少高等教育的现有规模是相对国家的经济状况和高等教育需求而言的现有规模的扩大结构的调整质量的提高与稳定都是渐进过程当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扩大时高等教育也限于现有基础和规模很难迅速做出反应不可能以数量上的激增来满足和迎合骤升的需求当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迅速减少时高等教育供给也不可能迅速下调同样当高等教育需求的层次结构发生变化时高等教育供给的结构调整也保持一种稳定性和迟缓性高等教育供给量的变化和调整总是在构筑一个平台并维持一定时期有了进一步调整的基础之后才有更大的变化所以对高等教育供给的数量突增的预期需要以科学的战略研究为基础提前做出供给量的调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决策Q三高等教育师资水平和数量高等教育的供给量受约于师资水平和数量如果生师比较低则说明师资还较为充足高等教育规模还有发展的空间增加供给量还有较大的可能如果生师比高师资短缺高等教育供给量的增加就较为困难扩大高等教育供给量需要增加师资但由于高校师资培养的周期较长师资数量的增加则不可能是剧烈的师资队伍数量的稳定和增加依赖于师资队伍的吸引力依赖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师资队伍质量的提高更需要以教师地位的不断提高为基础R四高等教育需求高等教育供给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和个人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是有限的其高等教育需求也是有限的所以高等教育供给量的增加也受到制约在计划经济时期高等教育需求对高等教育供给增长的约束不是表现为需求的不足而是表现为需求过旺表面来看高等教育需求过旺好像是刺激高等教育供给的增长但由于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高福利性而出现高等教育需求持续过旺制约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活力限制了高等教育供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需求同样影响着高等教育供给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供给今天的许多事实证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强烈地激起了教育的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量骤增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扩张S五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具有前瞻性的高等教育决策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增加高等教育供给具有促进作用而落后的制度则会制约高等教育供给的增长当一个国家存在着高等教育制度或体制缺陷时即使不增加投入仅通过教育制度创新或体制改革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供给的增长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受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教育理念认为任何一个智力健全的公民都可以而且应该享受高等教育主张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以充分满足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目标这种高等教育理念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决策和制度主张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在制度决策时以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为目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就会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等国家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承认凡是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修习高等教育课程的学生应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种观念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制度或决策以后的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高等教育入学率有了较大的提高高等教育供给增长加快总体而言将高等教育视为大众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这种理念影响着高等教育决策最终影响高等教育供给三影响高等教育产品需求的因素分析T一学费价格学费价格是影响学生主体产生需求的重要原因学费价格的高低与个人对高等教育产品消费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低价位的学费使得个人对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消费水平虽然学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产品的价格但是学费对个人来说却是购买高等教育服务的价格由于高等教育产品不是纯粹的私人物品所以政府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实质上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削弱了高等教育产品出售的价格这样就使得个人在对高等教育消费上的购买欲望增强我国高校的学费只是其成本的2030所以个人在享受高等教育服务时是得到了超值的服务这就增强了个人的消费欲望自从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以来国家一直限制高等学校的学费价格以维护社会成员个体的利益那么就学费价格来看个人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是增长的态势学费价格是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两者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学费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但这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未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整体看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即使学费有所上涨还是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间但是学费上涨要有一个限度那样才能使供给和需求相对协调U二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对高等教育服务的购买力在经济上为满足个人主体需求提供了保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家庭收入水平一直在攀升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当恩格尔系数低于50时家庭购买高等教育的能力增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8增幅高于去年同期28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595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类支出增长88衣着类支出增长156家庭设备及服务类支出增长94医疗保健类支出增长153交通和通信类支出增长184教育文化娱乐与服务类支出增长50居住类支出增长98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增长1442005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因此2005年我国人民群众家庭收入发展良好对教育的需求必将有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会随之有所增长V三消费偏好个人有着强烈的高等教育服务消费愿望我国素有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民族心理这种心理倾向性为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提供了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热点的调查都显示教育消费排在居民消费的前列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认为家庭消费已经形成了制度化即家庭消费水平依次分三级水平第一阶段是家庭进行最低生活消费第二阶段是家庭要有闲暇娱乐消费第三阶段是阶级和声望的象征性支出目前我国一部分家庭在达到前两个阶段的消费水平后已经有了第三阶段水平的消费他们认为仅仅留给子女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他们有更多的智慧和知识一些家庭已经认识到子女获得高学历教育是家庭阶级和声望的象征所以家庭投资多向子女教育方向倾斜W四就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是导致学生主体产生需求的另一个原因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各个工作岗位都需要相当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个人的知识量与工作的稳定性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21世纪这个高科技时代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革命要求人们要有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独立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每个人能否捕捉到机会靠的是聪明才智而聪明才智又是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的结果所以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获取知识为首要前提个人为了获得雄厚的人力资本对自己接受教育进行投资显得至关重要接受高等教育不仅能增加就业机会也增加了相应的工资收入教育的个人直接收益多用明瑟Mincer收益率表示指个人多接受一年教育可以带来的收入增长百分比陈晓宇闵维方根据1996年的抽样数据计算得到结论平均每接受一年大学本科的教育可以导致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658左右而更新的明瑟收益率的数据是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JamesJHeckman在2003年通过对中国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山西四川这六个省市2000年数据建立明瑟模型分析计算得到的结论是接受大学4年高等教育可以使劳动者每年的收入水平提高约11终身收益提高43Heckman教授还指出这个数值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毕业后的工作区别是个人对高等教育产生需求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我国随着接受高等教育后预期工作收入的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将扩大X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就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相应地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提出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以知识为依托社会的生产和劳动知识含量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要求都高社会劳动力分布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经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几乎都具有高等学历文凭很难想象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进入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发展必将呈现快速多变的节奏和态势社会阶层的变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岗位的淘汰和创新速度都将提高社会势必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Y六适龄人口的数量学龄人口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事实学龄人口的特点导致社会高等教育需求期望将持续增加仅就欲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来说参与高等学校选拔的学生有一半不能如愿以偿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构成年轻化则未来一定时期内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所占比例会持续较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相应较高需求的重心较低除非国家能力有巨大改善否则需求层次很难有所提高发展中国家大都具有这样的特征相反人口增长速度慢人口构成趋于老龄化学龄人口所占比例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相应较低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层次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世界发达国家大都属于这种情况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也不平衡所以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一直是增长的态势我国现已对接受高等教育者取消了年龄的限制这无疑又扩大了对高等教育服务人员的范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未来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还将继续同时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开始剧增到2008年达到20年内的最高点达到124亿在2008年至2020年的十年内高等教育人口规模又大幅度下降2020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为8200万到2008年如果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按照20的目标计算高等教育在校学生应是2480万人这个数字是200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的2倍比2001年净增1266万人当然在2005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0如果这个净增数字的60由公办高校用7年的时间来扩招解决还有40相当于5064万人应当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这个数字又是2001年全国民办高校学历教育总数的16倍如果到2008年我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5384万人也只是占当年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217从这个数字应当可以看出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Z七社会舆论和政策的影响自从近代学校高等教育制度产生以来高等教育就成为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政府的发展重点因此社会舆论和政府的政策都可能成为影响高等教育社会需求规模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运作过程中社会舆论对社会需求的方向层次和政府的政策都有一定影响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往往使得一些社会需求成为政府所必须重视的问题进而在政府发展规划中有所反映并付诸实施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社会舆论对政府决策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又如目前新闻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导致研究生层次的持续扩招同时媒体还是社会组织了解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从中可以影响社会组织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和层次的选择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的规格和层次高等教育经济学的许多新的研究证明社会组织对人才的需求有时超过了它本身需要第二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分析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析AA一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的含义对于社会而言高等教育产品为合格毕业生因而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载体就是高等教育生产出来的产品即高校合格毕业生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受教育者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通过自己的劳动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推动经济增民同时更使受教育者本人获取终生的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高等教育投入应当由社会与消费者受教育者共同承担国家个人和社会共同成为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的承担主体其中直接接受教育服务的家庭或个人是个人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提供教育服务的国家或政府作为直接和间接接受教育服务的所有纳税人的代表是国家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社会囊括直接接受和间接接受教育服务的个人和国家为一体是社会教育总成本的承担主体同时各类投入也为高等教育承担了相应的机会成本因而可以对高等教育的社会性成本作如下界定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是指社会包括国家个人以及其他单位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所有资源的总投入以及为此而承担的机会成本具体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和教育机会成本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是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教育活动的那部分支出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和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确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体制是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这就明确了在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中国家财政拨款占据主要部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在财政拨款增加有限的情况下社会捐赠和学生承担的个人成本所占的比重就越来越大教育机会成本包含公共机会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两个方面公共机会成本是指公共资金用于教育而损失的收益如房屋建筑土地等资本资产的租金非资产投入的资金收益利息与投资收益等个人机会成本是指学生因学习而未能参加工作带来的机会损失包括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个人投入的资金所损失的收益利息与投资收益等BB二高等教育成本的量化社会性成本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和教育机会成本量化时财政拨款与社会捐款直接以其数额为准社会捐物以其捐赠时间的物价为准必要时可提请评估而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则需要运用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抽取一部分学生作为样本测算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平均成本然后乘以该高校的学生总数得到该高校教育的个人成本总数将上述三个部分加以总计便得到高等教育的社会性直接成本对于两部分机会成本的计算要根据其引起的原因分别进行公共机会成本可通过社会性直接成本总额与当时银行贷款利率的乘积计算个人机会成本则按照高中毕业生的平均收入乘以高校学生总数得出二高等教育收益分析CC一高等教育收益的含义高等教育的收益就其效益的领域分类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效益一个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以高校的企业性质为前提对高校的经营状况所做出的评价社会效益是从社会的立场出发评价高校的教育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以各自领域的产品为基础由于高等教育的社会性产品包括高校合格毕业生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因此可以通过对合格毕业生就业的个人收入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转让价格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其社会性收益一个人收入反映的社会性收益大学生毕业后需要通过人才市场找到工作假设人才市场非常健全信息发达灵敏人才供求符合商品价值规律按照等价交换原理大学毕业生的价值即能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与其工作取得的收入应相等同时由于高等教育是一个将半成品高中毕业生加工为产成品高校合格毕业生的过程因此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个人收益应当等于大学毕业生收入与同等工龄的高中毕业生收入的差额由于个人收益与社会价值相对应该差额也就是高等教育社会性收益的一部分二科研带来的社会性收益从社会角度看高等教育产品主要是指合格毕业生但由于高等教育为科学研究奠定了人才和场所等重要基础科研服务科研成果等高等教育的副产品相应而出同样按照等价交换原理科研服务与科研成果的价值与其所获得的支付相等科研服务的价值通过科研经费反映出来科研成果通过其转让成果反映出来二者共同构成了社会性收益的另一部分三管理带来的社会效益指进入各企事业单位管理层的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对单位工作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工作全面部署资源的高效配置机遇的适时掌握和企业文化以及品牌的培育等社会效益可通过个人工资奖金和对社会影响程度大约估算出来DD二高等教育收益的量化由于科研服务与科研成果都能得到相应的支付因而科研带来的社会性收益直接以二者的支付额之和为准对于个人收入可按照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的测算相同的方法计算由于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而上述量化时需要逐年分别计算在对高校做成本效益评价时应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年限进行量化并分别将成本和效益逐年量化的结果累计折算成某个时点的价值最后进行比较与评价管理的社会效益则可以通过对管理全部收入和社会积极影响的合理折算来反映第三节我国高等教育产业服务价格水平一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经费状况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在2005年12月31日公布的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我国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中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情况如下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为724260亿元比上年的620827亿元增长166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446586亿元比上年的385062亿元增长1598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402782亿元比上年的345386亿元增长1662其中中央本级教育支出29945亿元比上年的24020亿元增长2467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1264个百分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55250元比上年的577258元下降381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2207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29841元比上年的235236元下降229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陕西省24549据统计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5987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与上年公布数相比这一比例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原因是2005年国家统计局根据经济普查资料结果将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作了调整上调23万亿元目前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统计口径尚不能完全反映我国政府安排教育经费的总量具体各个省市2004年教育经费情况如下表所示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较地区预算内教育拨款本年比上年增长财政经常性收入本年比上年增长增长幅度比较中央246712031264北京市24022067335天津市14841471013河北省19331760173山西省196233961434内蒙古自治区22862658372辽宁省22951551744吉林省1381775606黑龙江省1272661611上海市21041829275江苏省22132225012浙江省23108511459安徽省20512080029福建省11911544353江西省14101096314山东省10991350251河南省15511597046湖北省1503563940湖南省17241400324广东省12731205068广西壮族自治区13381246092海南省18571766091重庆市18301795035四川省1492834658贵州省18821607275云南省21571503654西藏自治区276739651198陕西省16191154465甘肃省15101611101青海省1383964419宁夏回族自治区214724673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922351859资料来源教育部北京世经未来公司整理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情况地区预算内教育经费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2003年2004年增长比例2003年2004年增减百分点总计361910424442172814681490022北京市1385917116235018861905019天津市55756444155917861718068河北省1383416605200321392114025山西省78269380198618831807076内蒙古自治区65278073236914591431028辽宁省1262815685242116101684074吉林省70258035143817171582135黑龙江省935610520124416561508148上海市1598619491219314691410059江苏省2105926448255920102016006浙江省1915723670235621362227091安徽省1035012444202320402069029福建省1150912910121725452499046江西省70458052142918441773071山东省2051623158128820301947083河南省1647419133161422992174125湖北省982511350155218181756062湖南省1069312607179018641752112广东省3570840466133221062184078广西壮族自治区902510199130120342010024海南省18412185186917471717030重庆市59917134190817541803049四川省1378015842149618821770112贵州省65757851194119781876102云南省1118713594215219052048143西藏自治区17392228281211921665473陕西省73348531163217541652102甘肃省55306354149018431780063青海省16521879137413541368014宁夏回族自治区1702207822091609168908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0938184153819251944019资料来源教育部北京世经未来公司整理年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单位元地区2003年2004年增长率总计577258555250381北京市15806431580995002天津市845720902249668河北省292051292277008山西省414316436312531内蒙古自治区3253283639021186辽宁省4044054645651488吉林省351665330159612黑龙江省441251420530470上海市897122911617162江苏省423767451711659浙江省5824746890471830安徽省379414373098166福建省4365445328562206江西省267907250797639山东省3857633371591260河南省3910303447711183湖北省2827452459611301湖南省272770258167535广东省10235168581481616广西壮族自治区426911384428995海南省4012673036822432重庆市369192367566044四川省204077194630463贵州省323042328805178云南省6375395279761719西藏自治区128109611401971100陕西省328919328514012甘肃省3619624161011496青海省4893765573431389宁夏回族自治区43703753347422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396792067221375资料来源教育部北京世经未来公司整理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产业服务价格的方法EE一完善高等教育服FF务供给体系在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中高等教育服务价格主要是由高等教育服务供求关系形成的过度抑制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不明智的应采用有效性的途径来调节高等教育服务的供求矛盾普通高校要扩大规模早期必须投入大量的固定投资这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但是单纯依靠国家的财力拉动高等教育服务的供给是有限的还必须激活个人的那部分支付能力从长远来看随着普通高校硬件设施的逐渐配备大学生资助制度的逐步完善扩大普通高校招生的思路是正确而有效的另一方面应激活高职民办高校的教育需求解决需求制约型的高等教育服务供求矛盾扩大这些高校所提供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主要应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主观上高职民办高校要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摆脱相对于普通高校一直处于二级市场的困境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结合自身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客观上国家和社会应更多地给予支持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在我国毕竟是新生事物其发展和壮大首先必须依靠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创造有利因素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提供一个与普通高校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才能使这些高校与普通高校处于公平竞争同步发展的状态增强其对个体的吸引力解决其生源不足的问题建立双重结构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符合我国高校发展的长远趋势及世界潮流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和必然选择GG二推广和完善教育券体系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效率偏低竞争不够漠视求学者需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公立学校理所当然地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就容易忽视质量和效率教育券的内在机制的核心在于通过教育的选择来实现教育的竞争这对于提高高校整体效率和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券体系在美国比较常见政府把对公立学校直接补助的教育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位学生学生凭券自主选择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这样既可以发挥市场机制所具有的优势确立求学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又不至于让高昂的学费成为人们进入高等学府的障碍但模式单一的教育券计划并不能带来人们想要达到的竞争而且会影响公平原则政府要制订一系列的教育券模式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统一体如设立特别教育券以保护某些传统专业某些高等院校为了保持区域平衡贫困学生等教育券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各高等院校的竞争以提高教育质量因此通过建立质量监督制度和公布质量监督的评审结果来确保高质量是关键教育券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教育公平对于相当大的一部分贫困消费者而言条件不平等的状况依然存在在短期内只有通过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予以缓解推行补助教育券的形式可将条件不平等所造成的障碍降低到最小的限度虽然教育券是比较好的促进竞争兼顾公平的模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和实践上的很多难题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还不大可能实行这种方式然而根据国际经验这将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趋势HH三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穷国办大教育客观上要求教育投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为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办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明确指出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看待社会力量办学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完善政策和法律体系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用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来调整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明确了民办教育的设立条件和教育平等的原则增强了学校运行的透明度方便了投资者寻求好的投资机会客观上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就要制定鼓励投资办学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明确创办民办教育可以有合理的回报对于社会力量用于举办教育的资金应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就要建立教育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集中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投入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等教育产业推动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也为高等教育筹措资金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使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高等教育产业这必然推动高等教育服务供给规模的迅速扩大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缓解高等教育服务的供求矛盾第四章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分析第一节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概况分析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II一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地区性差异过大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差异较大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市与农村东部中部与西部及沿海与内地之间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不仅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长期均衡发展使教育机会均等难以实现而且也加剧了城乡差别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校数量多规模大办学质量相对较高经过多年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西部地区高校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高校人才流失严重许多学校办学条件差在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差异过大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比较大加入WTO后在短时期内各地区发展差异还有扩大的趋势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地区分布极度不平衡许多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很不协调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高但是万人中大学生数却不高而湖北河北和四川等地的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较低湖北的经济总量不足广东的一半普通高等学校的总体规模却超过广东辽宁的经济总量仅及广东的一半普通高等学校的总体规模却相当接近广东的规模这两个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是经济的发展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在近几年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我国西部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虽然也在扩展但扩展的速度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和相对规模普遍偏小从普通高等教育的相对规模看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的人均GDP和万人大学生数均高出其他地区有明显的分段现象扩招后我国东部的浙江山东等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和相对规模都进步较快但黑龙江甘肃等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总体规模和相对规模却进步不大JJ二高等教育资源组成不KK合理教育人口多教育资源少教育资源的投入量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比例不合理在有些地区如贵州宁夏西藏和青海虽然多年来国家财力投入不断增加但这四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主要是人力资源投入明显不足党政人员多专任教师少世界各高等学校平均职工与专任教师比为1112观察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历年的统计数字2002年这一比例达到109但距离国际平均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专业学科结构僵化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重复过多就业口径窄新兴的边缘学科发展缓慢应用型的专业较少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学非所用工作时专业不对口同时专业布点过多和同类专业重复设置造成了专业规模效益低学校的办学效益下降专业教学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变通性和灵活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普通高等教育和其他形式高等教育比例失调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主要指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比例失调主要表现在普通高校太多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两者之间相互割裂各成一体学校专业重复设置一些学校特别是成人高校规模偏小条件较差另一个问题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还没能形成与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在与普通高校的沟通中还没有创造出一整套与职教目标相匹配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缺乏自身的办学特色LL三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MM合理教育资源的配置没能很好地体现以效益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国家对高等学校的经费拨款有多项但比例最大的是对学校经常性费用的拨款这项拨款主要根据是在校生和教职工人数而忽视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整体办学效益的好坏学校大人数多就可以争取到较多的拨款也有理由申请更多的基建费用所以有的学校不顾自己的师资和设施条件以及社会的真实需求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导致专业重复设置学校不适当的升格甚至争先恐后地设立新的高等院校这样做带来的是教育投资分散教学质量低规模效益差等不良后果给优化高教结构造成新的困难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另一个不合理就是只看资源的静态价值而忽视资源的动态效果资源的使用效益不高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在配置观念上的主要问题是就资源本身的价值与需求相比较来决定把资源配备给哪个学校一旦分配下去资源就落户在一家静止在一家很少考虑怎样使资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更多的需求者服务二优化高教资源配置的对策NN一合理安排中央和地方两级办学管理制度在优化结构时可以淡化高等教育的行政隶属关系加强地方政府对所在地区高校的统筹规划与管理有效地变条块分割为条块结合充分发挥整个地区高校的潜力地方政府要善于利用部属院校的优势把这些学校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中去把部属高校的优势凝聚成发展地方经济的力量使地方经济在现有条件下获得更快的发展部属高校也要转变观念积极配合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使学校的工作和当地经济更有效的结合这样既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又能使学校的实力不断壮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OO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主要负责培养学术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负责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或者说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服务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人才从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教学体系看前者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后者则是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只重视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忽略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和家长也有同样的倾向这就造成了高教类型结构严重失调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的表现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尽管近几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的会议文件都反复强调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把它列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规定今后高等教育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费投入政策措施以及思想认识未能相应跟进加上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弱类型结构严重失调的状况并未得到显著调整长此以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会有增无减短缺人才将继续短缺这是持续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改变同时切实加强专科层次高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改进真正办出高职教育特色来PP三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首先要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获取规模效益研究证明经济学理论中规模经济论也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因此对一些规模效益差浪费严重办学质量和效益低下的高校要坚决予以合并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在基础教育尚很困难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期内大量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使有限的资源和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提高办学质量更好地培养人才其次在高校的地理分布上实行均衡的中心城市办学和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适当倾斜的政策这样既可以保证西部省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可以照顾到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并可防止高等教育过度发展的现象的出现QQ四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近几年的扩招给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当前要趁着有利形势因势利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民办高等教育在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提高民族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公办高等教育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局面甚至是形成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此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拘一格的发展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教育发展初期可以在大胆试验实践基础上逐步从政策制度法规上加以规范使之健康成长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认识到现阶段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在这样的情形下找准自己的位置面向市场为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有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在内涵上下功夫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第二节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状况一国外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经验RR一科教园区模式科教园区模式是科学高等教育与工业结合的经济社会现象科教园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和前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在70年代以后各国建立起不同类型的科教园区据有关文献统计世界各种类型的科教园区已达到500多个它们作为高校科研机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集结地依靠智力资源开发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强烈影响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除斯坦福研究园剑桥科技园是在综合研究能力极强的大学基础上建立的以外多数科教园区都是由若干个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组成通过聚集效应提高高科技开发能力SS二公立学校私营模式公立学校私营模式是在保持公立性质基础上引入产业运作的模式它被称作是90年代美国公立高等教育改革的最重要成果主要包括特许学校和契约学校两种公立高校私营化趋势在英国俄罗斯和中国台湾等有所发展特许学校1991年起源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美国第一部特许学校法也在该州生效至1998年底美国特许学校数量已达1100多所覆盖34个州有25个州政府通过了特许学校法特许学校在管理上充分享受办学自主权其主要是学校举办者可以是教师家长社区人士或有关机构团体和州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签订合同学校在任命校长聘请教师经费使用课程设置上有充分自主权州地方政府照常向此类学校在校生拨付人头费该费用不得归举办者所有但有资料表明学校达到合同规定的评估标准举办者可以得到人头费15的管理费用契约学校是美国另一种私营化学校私人管理公司可以和地方学区签约来经营学校过去几年高等教育选择公司爱迪生公司公共策略团体公司等都获得契约权来经营高校TT三依靠社会力量办高校模式近年来英国高校积极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主要途径是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与企业合作建立科教园区由一些企业和公司出钱创办由具有高精尖技术的企业拿出钱来资助科研其中剑桥大学的科教园区办得最为出色此外寻找社会各种渠道的高等教育捐款也是有效途径英国法律规定凡向教育慈善事业提供的捐款可以免税因此向学校捐款的私人基金会和公司大有人在既可以提高知名度又可以免税英国还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开放式大学就是适应这种要求的产物并且办得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参加开放式大学的学生不必具备正规的入学资格学生们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进程逐步积累艺术科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所需要的学分学员们大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或家里通过电视广播或函授等形式坚持业余学习开放式大学的毕业文凭和学位效力与英国其它大学完全相同UU四高校办公司模式由高等教育经营商业公司是国外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要方式澳大利亚全国36所公立大学中已有34所高校拥有自己的公司来销售各种科研成果或通过国内外培训增加收入1996年由澳大利亚高校经营的大约50家商业性实体其总收入高达28亿美元1997年的收入达前三年总和的两倍美国斯坦福大学以其身处硅谷的便利条件每年从学校中孵化出数十家公司加拿大阿尔伯大学中有的教授拥有数家公司不少国家高校在校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公司或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参股参与公司管理许多国家对教师和大学生创办公司给予保留职位和学籍或允许兼职以及资金资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二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对策VV一转变观念WW把高等教育当作产业来发展我们要把高等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背景的凸现高等教育的现代产业特征更加明显强调高等教育的产业性就是要进一步关注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把握高等教育市场导向关心高等教育消费者的权益就是要进一步树立效益观念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投入与产业的关系就是要注重引入产业合理理念促进高等教育组织方式经营思想及发展机制的变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进一步突出高等教育在生产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中的基础地位关注高等教育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注重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公立的高等教育可采取分期分步推进的办法完成产业化之路的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化管理模式建立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将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产业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全面竞争中的支柱产业我国的高等教育将对经济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XX二建立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运行机制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由国家和各级政府以计划方式为主进行的要建立起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运行机制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必须走市场化道路高等教育产业市场是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主体以高等教育服务为交易内容的市场其供给者提供优质服务受教育者按规定支付费用高等教育产业市场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优胜劣汰提高高校服务质量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等教育产业化要求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是由市场调节方式进行这是由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我们应该主动运用经济规律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克服市场调节的缺陷要通过国家适度干预减少由市场调节所带来的盲目性等产生的消极作用YY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场调节方式进行并不意味着政府没有任何事情可做而是要转变职能由直接办学和管理高等教育转向宏观调控管理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为高等教育立法和执法保护高等教育资源维护高等教育主权开展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对高等教育服务进行监督和引导高等教育资格审批整合破产高校的资源以及管理国有高等教育资产等ZZ四抓住发展留学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每年至少有数十亿元资金流向国外的高等院校我国已加入WTO我国各高校应扩大招收各国留学生来华留学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推销本国或本校高等教育吸引外国学生来华学习研究以抢占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留学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升温既有发展中国家的学子到发达国家留学也有发达国家的学生到发展中国家来留学据估计外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经济带来110亿美元的收入我国各高等院校要抓住机遇采取较好措施包括到海外举办展览会试办专门学校吸引海外留学生在海外开设高中课程开设汉语学习班鼓励高校向海外输出科研成果等向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针对留学生的签证简化手续等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在海外设立高等教育中心宣传和拓展海外留学生市场工作另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应积极推进与海外高校联合办学或通过远程网络教育抢占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份额因此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各高等院校利用自己的无形资产招收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AAA五支持民办高校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高等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办学体制的多样化在创新制度下国家要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方式配置教育资源主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高等教育产业的生产活动主动运用经济规律促进高等教育产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教育管理模式政府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投入但不一定要直接管理高校高等教育的举办者投资者管理者监督者都可以相互分离彼此制约除部分特殊高等教育如军事院校之外许多公办高校都可以尝试国有民办的体制改革这种改革和体制创新可以使高校真正成为依法独立办学的教育产业实体产生出巨大的办学活力可以大量节省财政性高等教育投入使政府有财力去调整教育结构发展义务教育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和资助贫困学生调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行国有民办高等教育体制创新还可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重要意义还可以通过各高校之间的市场竞争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近几年来民办高校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为满足我国国民接受高等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仍然受到相当的歧视无法得到与公办高校一样的国民待遇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比例相比仍然偏低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等方面也有影响其实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往往是私立学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强第五章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第一节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概况一民办高校发展概况BBB一近年来民办教育发展概况2003年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73所在校生81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04所各类注册学生10040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679所在校生14137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382所在校生7938万人民办普通初中3651所在校生25657万人民办职业初中53所在校生228万人民办普通小学5676所在校生27493万人民办幼儿园555万所在校生48023万人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机构共有785万所在校生达176936万人比上年增加35296万人增长2492其中民办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28所在校生13975万人含独立学院学生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87所注册学生10533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953所在校生18473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33所在校生10994万人民办普通初中4219所在校生31568万人民办职业初中24所在校生149万人民办普通小学6047所在校生32832万人民办幼儿园622万所在校生58411万人CCC二2005年民办教育发展概况截止2005年6月20日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51所其中本科高校25所专科高校226所具体就各个省市而言的民办高校数量如下表所示全国各省市民办高校数量省市民办高校总数本科高校专科高校北京11110天津101河北12012山西505内蒙101辽宁1019吉林413黑龙江615上海16115江苏20119浙江918安徽817福建15114江西1028山东20218河南918湖北1019湖南1028广东23221广西707海南303重庆606四川606贵州101云南606陕西15510甘肃101宁夏413新疆202合计25125226资料来源中国高等教育网截止2005年7月15日根据教育部公布获批的独立学院名单全国目前共有独立学院293所具体就各个省市而言的独立学院数量如下表所示全国各省市独立学院数量省市独立学院数量省市独立学院数量北京4湖北29天津8湖南15河北17广东9山西8广西9辽宁23海南1吉林11重庆6黑龙江9四川8上海4贵州8江苏26云南7浙江20陕西9安徽10甘肃5福建7宁夏1江西13青海1山东12新疆5河南8合计293而2004年同期的全国民办本科院校为9所专科院校为205所由此可见2005年全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高校数量的增长速度为2244特别是本科院校发展尤其迅速增长速度达到了17778预计到2010年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总数将发展到800多所约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校生约占到四分之一预计到2020年民办高校数将达到1500所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均达到普通高校总数的近一半初步形成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各半的格局二民办高等教育具有代表性省市分析DDD一北京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质量管理北京市将出台民办高校预警机制和评估制度从2006年起民办高校的管理机制办学水平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等相关信息将向社会公布管理存在严重漏洞的学校将被处以红牌和黄牌警示在日前举行的2005北京民办教育国际论坛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线联平透露民办教育作为北京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外还将对民办教育的办学形式和学制进行多种探讨他指出北京的公办高校长期以来只注重学历教育学校教育对多样化教育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方面的技术培训还不够民办高校应该改变只注重学历教育的模式应该扬长避短尝试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他透露目前北京市正在制定和构思一些新的办学体制诸如中职起点的二年制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和初中起点的五年制教育模式另外还将针对一些无力继续生存下去的民办校实行退出机制据了解由于民办学校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学校已经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有些学校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漏洞为了让学生在选择民办校之前对学校有参考背景北京市教委将委托社会上有权威的组织对民办校进行评价每年在招生之前将学校的所有情况向社会公告对于不过关的民办高校除了公示之外还将以红牌和黄牌的形式警示被亮红牌的民办高校北京市教委允许其退出民办教育但在没有相关法规出台的前提下因为涉及产权学生利益等诸多问题市教委将无权要求对方退出民办教育领域但目前北京市正在构思退出机制的方案EEE二江苏加强对民办高校的收费管理江苏省物价局转发国家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并结合江苏实际明确了一系列新规定新规定从2005年5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规定民办学校学历教育学费按照补偿教育成本的原则并适当考虑合理回报的因素制定江苏省民办学校现阶段的投资回报按实际投入资本一定比例计算具体比例根据办学净收益提取事业发展基金后的余额确定可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两个百分点在收费时间方面民办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按学年收取其他民办学校按学期收取学校不得跨学年期收取关于退转学收费的规定民办学校学生在一定期限内退转学应按规定退费按年度收费的学校入学新生在3个月含3个月内因体检不合格退学的退还全部学费住宿费学生自行退转学就学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退还23学费住宿费超过3个月但在一学期含一学期以内的退还一半学费住宿费超过一学期的不退学费住宿费按学期收费的学校入学新生在3个月内因体检不合格退学的退还全部学费住宿费学生自行退转学就学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退还一半学费住宿费超过3个月的不退学费住宿费学生受校纪处分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不退还已收取的学费和住宿费学生因病休学期间不交纳学费住宿费休学期满复读按随读年级收费标准收取学费住宿费民办学校对学历教育者除了收取学费住宿费代收代管性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这个新规定充分体现了江苏省加大对民办学校收费的管理民办学校的收费也将越来越合理FFF三广东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资金支持广东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每年拨3000万元设立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和奖励民办教育据悉广东将民办教育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据统计广东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9064所专任教师119万人民办教育的兴起开拓了教育投入的新渠道吸纳社会资金达300亿元以上但是目前广东省民办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对民办教育的认识还有偏差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民办教育的规模还不够大且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民办学校办学不规范部分民办学校存在比较明显的风险为此广东省提出要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大做强现有民办学校并高起点发展新办学校对已批准的民办学校继续鼓励扶持逐步通过督导评估促使改善办学条件并选择一批办学思想端正有潜质的民办学校予以重点扶持办成优质学校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鼓励举办教育集团形成系列扩大规模规范管理做大做强形成品牌第二节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一民办高校扩张受限在2005年12月举行的2005北京民办教育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官员警示一度膨胀发展的民办高校将停止继续扩张的步伐民办高校如果一意孤行走规模发展之路将可能血本无归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民办高校规模趋于饱和由于资源和环境制约以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北京的民办高校无法继续沿着扩招和扩地的老路走下去这位负责人还指出今后对民办学校发展进行适度控制民办高校的办学思路也要向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方向发展尽管民办高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克服的问题与弊端但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却更具有自身的优势首先民办高校可以在用人机制上更具灵活性可以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学校的需要招聘或解聘教师这些优势可以使民办高校不受现有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的约束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挥同时民办高校也可以利用自身办学机制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人财物事的管理加大力度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的改革实施并且改革过程中广采博纳中外优秀的教育经验借鉴公立学校已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从学制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实践与创新二民办高校从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2005年12月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在北京民办职业培训发展座谈会上表示北京民办高校将逐步从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在高考招生中高职招生计划将进一步向民办高校倾斜招生比例将占23耿学超介绍随着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将不断扩大目前已有的培训机构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北京将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实施重点专业及重点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维修饭店服务与管理等10个现代化标志性专业民办高校向职业教育的转型已成为必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民办职业教育作为新形势下扩大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完善鼓励和支持兴办民办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把已有的民办职业学校做大做强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新建一批职业学校该负责人指出要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和集团化办学鼓励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积极举办职业教育鼓励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继续举办中等职业教育鼓励民办职业学校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积极引进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拓展民办职业教育资源在工作中要注重分类指导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地方要进一步扩大资源壮大整体做强个体培育一批骨干示范学校发展相对薄弱的地方要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兴办一批民办职业学校鼓励东部地区和城市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兴办职业学校或捐资助学支持民办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做到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毕业生就业服务市场积极为社会培养急需适用的人才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改革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由管理学校向经营学校转变既注重教育规律又合理运用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使学校发展更具生机与活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实行选修制弹性学制和分层次组织教学学习期限更加灵活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内容更加实用促进职业教育供给的多样性适应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重视发挥民办职业学校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大胆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办学路子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办学机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还指出进一步加强对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领导要把民办职业学校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和城乡建设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民办职业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招生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环境为民办职业学校引资办学牵线搭桥对民办学校的建设要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优先审批一批具备条件的民办职业学校帮助民办职业学校解决好招生困难的问题特别是要帮助解决好民办职业学校跨省招生的困难把民办职业学校的招生纳入招生计划克服通过中介招生的弊病同时帮助解决好民办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实习的问题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认真研究民办职业教育问题坚持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在招生学校评估国家职业教育扶持项目安排等方面要将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平等对待支持民办学校面向社会自主招聘教职工鼓励能胜任教育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者到民办职校任教促进民办职业学校不断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学诚信办学抓紧建立健全民办职业教育的评估督导检查体系和制度通过加强对民办职业学校的考核评估引导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创立品牌促进民办职业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三民办高校产权需合理规划民办教育促进法自2003年9月1日实施以来办法草案的部分政策目前已落实北京民办教育协会负责人透露目前部分民办学校在人才引进的职称评定和户口问题已得到解决2004年本市财政首次拨专款800万元奖励民办学校2005年这一专项资金将达到1000万元但目前民办高校的产权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的权利义务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合理规划民办高校的产权主体主要指学校法人举办者管理者和教职工产权的核心是所有权所以应首先明确各产权主体所有权学校法人所有权包括投资者的初始投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获得的增值部分具体的权能有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部分财产的占有权能对属于学校法人的物的使用权能对办学所得的一部分享有的收益权能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可以对学校财产进行事实和法律上的处分权能举办者的权能包括参与学校董事会的权利在董事会中享有表达权和投票权召集董事会的提议权以及对学校事务的监督权等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的收益权学校办学者拥有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管理权学校教职工拥有的对学校事务的监督权以及其他规定中与财产相关的报酬权等在产权制度中应通过法律对产权主体的上述权能进行强制性保护禁止非法限制和剥夺民办高校财产归属权的具体界定应以充分发挥产权的效率与约束功能为原则其中举办者投资者投入民办高校的财产归举办者所有国家直接间接投入所形成的校产及增值部分归国家所有在学校存续期间高校法人享有使用权受赠资产在学校存续期间归学校所有并依法行使管理和使用权值得强调的是投资者将财产投入到学校法人后其原本拥有的所有权即转化成股权投资者的收益权就是享有股息对投资人原始投入所产生的增值可采取按股东持股比例进行股权摊分因股权摊分可带来股本基数扩大投资人从而可多获得股息和保障股权比例相对稳定但不取得增值股权的最终所有权因为只有规定股权不可抽逃和增值股权不可转让及套现才能既保证教育资金的稳定和办学积累继续用于学校发展又保护了投资者的合理收益另外对没有投资主体直接投入而是通过滚动发展的民办高校其财产权归属应是学校集体所有制可通过学校教育工会制定章程规定办学收益及学校产权的分配方案在剩余财产的最终归属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投资者的原始投入及校产增值的最终归属问题为了鼓励教育投资和保护私有财产应允许学校在终止清算并有剩余财产的情况下返还投资者的原始投资至于不包括国家优惠政策形成的增值校产的最终归属因股东不享有增值股权的最终所有权在学校终止清算后也不能转让和套现增值股权所以该增值校产不归属于投资者而为社会公有或设立为公益信托财产继续用于发展教育合理规范我国民办高校的产权不仅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而且应坚持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及收益与风险权利与责任匹配的对称原则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民办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而才能健康稳定发展第六章职业教育发展第一节职业教育办学概况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统计2003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共有学校147万所比上年减少1137所招生51575万人比上年增加4221万人在校生125673万人比上年增加6592万人全国职业高中058万所比上年减少006万所招生19726万人比上年增加99万人在校生45576万人比上年增加2763万人毕业生11267万人比上年减少894万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579万人比上年减少148万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5939比上年增长589个百分点全国技工学校2970所比上年减少105所招生数9164万人比上年增加1831万人在校生19314万人比上年增加4015万人毕业生4731万人比上年减少017万人技工学校教职工2022万人比上年减少01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530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2004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共有学校14454所比上年减少228所招生5662万人比上年增加5045万人在校生140924万人比上年增加15251万人全国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047所比上年减少18所招生20384万人比上年增加1996万人在校生55447万人比上年增加521万人毕业生14058万人比上年减少787万人教职工3328万人比上年减少142万人专任教师1971万人比上年减少015万人全国职业高中5781所比上年减少43所招生21266万人比上年增加154万人在校生51692万人比上年增加6116万人毕业生12556万人比上年增加1289万人职业高中教职工3772万人比上年增加139万人专任教师2706万人比上年增加127万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6377比上年增长438个百分点全国技工学校2884所比上年减少86所招生数1097万人比上年增加1806万人在校生2345万人比上年增加4136万人毕业生535万人比上年增加824万人技工学校教职工20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65万人二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需求巨大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建立了以地方统筹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我国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总共达14亿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持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2000年为8542001年为8862002年为9462003年为9532004年为954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也在逐年提高2003年为562004年达到612005年增长到622006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将达到212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13职业教育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据调查我国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每年需要新增几十万人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30万从业人员医疗护理人员每年需要新增15万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调整为253045城市化率将达到575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园林商业交通旅游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二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GGG一加大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中国教育部在2005年11月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把政府十一五期间计划对职业教育投入的100亿元用于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再就业培训等工程中100亿元具体而言将用于四大工程和四项计划中四大工程和四个计划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措施四大工程即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四个计划指实施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HHH二加大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省市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该决定从9大方面30个具体措施上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规定具体而言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该规定从政策上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支持也充分体现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机制和模式它是经济发展对职业类人才需求的反映同时也是健全我国教育体系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开办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招生规模和在校生数量都在迅速扩大可以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为一政策落实到位职教深入人心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和宣传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几年来自身的不断发展广大考生和家长已开始认同高等职业教育二就业竞争加剧用人观念转变前几年社会上重学历轻能力现象非常严重导致片面追求高学历轻视动手能力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正好可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动手能力强的高职毕业生受到市场追捧和青睐三专业设置合理按需培养人才高职教育已经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目标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可以做到围绕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专业需求设课程很多课程都是考生的兴趣所在同时按照岗位需要培养人才强调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强毕业后即可上岗因此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程度越来越高四毕业学习深造推荐考试升本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15的优秀高职毕业生经过推荐考试可进入本科院校学习这就为部分偶然高考失利的考生开辟了另一条免于复读走向本科的途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强就业压力的增大高等职业教育以其自身的优势会吸引更多的市场需求获得更大的发展第二节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首先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有着旺盛的需求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就赋予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空间其次近年来市场和就业的压力使学生对升学的选择和择业变得更为现实技工的缺乏和职教紧缺专业学生的高就业率将吸引更多的学生到职业院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第三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大大扩展了发展职业教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国农民和农民子女渴望能够致富大量农民工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必须推进城市职业教育向农村开放依托城市职业学校反哺农村与农民这些因素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二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尽管2005年职业教育取得很大的突破但还远远达不到满意的地步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偏见依然严重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办职业学校多头管理统筹乏力效益低下不同利益部门互相掣肘的固有弊端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学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密切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仍有较大脱节教学机制和培养模式比较封闭单一等深层次矛盾也不是靠一纸文件和行政命令能够解决的特别是中职大幅度扩招后有可能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更需要高度关注如在规模发展上如何加强政府的调控与统筹处理好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的招生关系扩招压力增大与现有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如何切实发挥各级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打破部门界限加强对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的统筹与协调在东西部地区中职高职联合培养人才方面如何制定有效的可操作的措施如何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任务等三职业教育的发展任务III一合理调整教育结构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在高中教育阶段要坚持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高等教育阶段要相对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到2010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要扩大高级技工技师培养规模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今后五年我们要实施四大工程包括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这四大工程将惠及千家万户要认真组织实施务必取得成效JJJ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加强规划和协调管理办好一批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院校要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要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企业是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企业集团或行业组织发展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可由企业单独办企业联办也可校企联办鼓励和扶持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总之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路子要更宽一点机制要更活一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KKK三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教学内容要注重学以致用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要加快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职业教育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应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从教育体制上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互联互通的桥梁搞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为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成才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职业院校教师工作是重要的和光荣的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的制度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鼓励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LLL四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今后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于农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也是我国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搞好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制订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注重多样化灵活性和实用性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要扩大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充分利用广播电大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方式发展面向农村青年的职业教育要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每个县市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教育中心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强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做好在乡务农青年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第三节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一影响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政策环境还不够理想民办教育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政策市场目前民办高职在很多方面还不是公办高职的对手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计划招生体制下只要公办高校高职扩招民办高校生源就会相对减少因此说民办高职的招生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环境例如近年来北京等地民办高职发展迅速规模扩大这与地方教育部门实施的减少公办高职招生为民办高职提供发展空间的政策导向有直接关系总而言之虽然民办教育的外部生存环境在不断改善但仍有一些需要正视的问题比如国家乃至地区的某些管理政策缺乏稳定性与连贯性一些鼓励扶持政策缺乏配套措施或实施方案民办职业院校呈现生源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等由于没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学部分民办职业院校存在严重的短视行为有的是盲目扩大规模导致教育质量低下有的在竞争中采用不正当手段透支民办教育的信誉还有的是资金短缺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凡此种种都会影响到长远发展另外民办高职与公办普教高教成教乃至职教内部在相互衔接双向流动等方面仍有许多短路之处从人才培养方面看有的民办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还不能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滞后还有的表现为轻理论知识与人文素质使学生发展后劲匮乏当前各级政府应把扶持民办职教发展的措施列入职教总体发展规划中统筹安排对民办高职而言要善于协调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统筹好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二理想的制度安排民办高职要想获得更多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源关键在于推进制度创新民办教育体制的出现本身就是个创新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这一创新将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的根本在理念关键在制度另一方面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教育的公益性要求民办教育必须有一定公的形式要体现社会性而非私利性所以当前的民办教育制度也要进一步向这个理想的模式靠拢明确的目标指向就是建立利于获取更多资源的开放性现代学校制度在产权与决策体制层面要克服向私有企业模式转化的自我封闭倾向要建立利于政府监督与社会资本进入的开放性制度使产权结构日趋社会化从而取信于政府赢得软支持取资于社会获得硬资本因为打造一流的民办职业院校有赖于更多的社会资源整合进入对我国民办职业院校来说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着眼点应放在利于社会资本的进入与参与实现董事会与校长负责制的分立决策体制与规范运作机制在内部管理机制层面应变集权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创设各种鼓励教师职工内部组织发挥各自最大作用的激励机制集民智民力办民事充分发挥民办优势以制度激发内部活力为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学习制度层面要通过改革入学考试方式学分互认弹性学制等多项措施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之间构建立交桥直通车形成互融共通的新型学习制度满足终身学习社会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民办高职的产学合作有了长足进展但不足在于深度互动不够一些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面上学生实习实际教学目标未能得到实施一些订单式教育流于形式其实际功效更多地还是体现在对外宣传公关上深化产学合作关键在于增进企业参与的深度增强互动的广度扩大合作的领域提高合作质量同时要着眼于建立双赢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使合作双方都有所收益高校所应具有的培养人才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的三项功能对民办职业院校来说尚有欠缺不少院校只局限于培养职业人才忽略了在传播职业文化以技能服务社会的功能即使培养职业人才这一主要任务也多限于学历性质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数量少质量也不高其实民办高职应密切结合市场需要积极开展产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服务寻求多路并进探索综合性产业化的发展新模式扩大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开辟广阔的新天地第七章重点地区和企业分析第一节北京高等教育一北京高等教育概况统计根据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2005年北京共有高等教育单位343个从业人数1281万人资产总计70613万元近几年北京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改善高等教育体系继续完善到2005年末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9所比上年增加5所比2000年末增加20所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156万人本专科在校生达到537万人毕业学生117万人全市共有51所普通高校和115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在学研究生达到165万人本专科在校生与在学研究生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254万人和101万人民办学校数达到517所在校生31万人毕业生5万人北京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经费支出3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十五期间RampD经费支出累计达到13439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21倍全市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7400个拥有科技活动人员34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12倍和303全市专利申请量与批准量分别为23万项和1万项十五期间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累计分别达到84万项和4万项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13倍和778全市签订技术合同38万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4896亿元十五期间技术合同签订项目数与成交总额累计分别达到156万项和15922亿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71和28倍二北京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北京教育主动走出去开展合作招揽生源从2000年到2004年北京连续五年组织北京地区高校赴境外举办教育展进行招生宣传活动分别到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欧洲澳洲北欧拉丁美洲宣传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寻找合作伙伴在当地引起轰动效应北京将继续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2005突破4万人2008年扩大到8万人以上一路领跑的北京教育还有许多全国第一北京成为全国最大的研究生教育基地在校生人数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居全国之首北京每万人中高中初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居全国前列北京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全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起北京教育又进入一个领跑的新阶段这一新概念叫首都教育首都教育是与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功能地位相匹配的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以集成区域教育资源为优势以优质协调开放创新为特色的教育第二节上海高等教育一上海高等教育概况统计2005年上海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4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701项专利授权量126万件比上年增长186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年内有602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获得认定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占894企业创新活力增强至年末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555项其中70的项目已实现产业化累计新增产值2497亿元技术交易日趋活跃全年共鉴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303万项比上年增长108合同金额23173亿元增长35至2005年末上海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学生4426万人比上年增长65全年招收本科专科学生1318万人增长09招收研究生277万人比上年增长93二上海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上海高校建设体现了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建设与城市支柱产业发展衔接的新特色22X布局将形成22x布局第一个2是形成南北两个以复旦交大为核心的高校集聚地即杨浦大学城和闵行紫竹科学园区第二个2是形成东西两个采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建设相结合的大学园区即松江大学园区和南汇科教园区x是建设若干个与产业联系密切的特色高校如在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建设二工大新校区在安亭国际汽车城配套建设同济汽车学院等从市区向郊外突围高校大大拓展了办学空间提高了优质教育的辐射力同时在布局结构调整中高校向园区集聚也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集约化和共享度在松江大学园区和南汇科教园区集聚高校纷纷推出各自的品牌课程以供其他高校学生跨校选课特色高校建新校区纷纷投身产业开发区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优势上海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新校区加盟松江大学园区整体搬迁至张江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则在积极勾画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新路中医药大学入驻张江高科技园区园区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研究产业居国内同一领域前沿学校将与园区内的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合作探索中医药与现代高科技的融合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促进中医药发展的突破和创新此外配合上海建设航运中心的目标上海海运学院将迁建海港新城上海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提升了高等教育为城市发展服务的能级积极建设中的杨浦大学城将汇聚10所左右高校作为龙头的复旦大学就近扩建到2005年在校生规模达到4万人通过扩建兼并重组等方式杨浦大学城将覆盖杨浦全区形成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互动打造集科技教育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智力人群为一体的都市硅谷同样建设中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也是大手笔2005年以交大华东师大为主体的大学园区建成交大在此构筑起电子信息生命医学能源新材料等一批学科平台通过5到8年建设科技园区将吸纳国内外名校入驻吸引院士和著名教授入教吸引大批相关产业的企业入园瞄准新兴高科技产业领域构建高层次产学研体系第三节陕西高等教育一陕西高等教育概况统计2005年陕西教育事业继续蓬勃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快速增长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72所成人高校21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30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90余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由九五末的2477万人增加到6669万人增长了1692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九五末的122提高到2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全省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4667万人已就业407万人平均就业率达到872居全国前列2005年全省招收研究生207万人在学研究生58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251703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2所含民办学校共招收本专科学生2089万人在校学生666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5514212005年陕西省地方经登记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533项在重大科技成果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16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93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141项居国内先进水平的58项2005年陕西省产学研共建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15个参加产学研人数196万余人产学研达成合作项目110项其中重大项目10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891亿元二陕西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各级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全省现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教育机构4447所在校人数超过100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5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30所在校生224万人民办高职学院从九五末的5所增加到10所新增民办本科院校5所占全国27所民办本科院校的近五分之一在全国12所万人以上民办高校中就有6所在陕西其中3万人以上规模的学校陕西有2所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社会影响来看陕西都是当之无愧的民办高教大省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万人以上学校数本科院校数学校占地面积馆藏图书量等五个方面均居全国第一截至2004年民办高校校园占地面积15万亩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图书791万册固定资产47亿元成为陕西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教育的双边和多边交流与合作有了新的发展2005年底几十所高校与欧美亚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陕西省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达5000人次外国留学生人数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一直稳定在2000人以上全省各类学校聘请外籍专家外籍教师3600人次全省共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1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0个第四节民办高校西京学院一学校概况西京学院前身西京职业学院是在199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民办西京大学筹的基础上成立的学院不断加大对办学条件的投入和建设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快内部改革通过教学质量年创优评差教学质量量化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院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例如学院档案馆建设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AAA认证这是目前陕西省第二家也是陕西省普通高校中惟一获此认证的学院下设工程技术系国际商学系人艺外语系三个系和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人文学院财经学院四个学院开设了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等学科门类的24个高职专业形成了工学管理学等重点学科门类和数控技术汽车运用工程供用电技术楼宇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经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旅游宾馆管理工艺美术等重点专业具有以工科为主的办学特色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58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174人高职比为4229博士11人硕士12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77另有在读研究生33人充分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有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各类实验室62个建成了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实验中心语音中心实训中心建立校外实训基地82余个近两年相继开展了各类技能职业资格培训达130余种使6089名学生取得了相关的技能证书学院组建有艺术团体育代表队及各类学生社团67个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辩论书画艺术展文艺演出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学院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近年来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16部取得了初步成果学院坚持开展三全就业管理全员参与就业推荐全过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多年走在陕西省高校前列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3792004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4学院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人事管理上实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在干部使用上实行岗位聘任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在分配制度上实行结构工资酬劳挂钩重奖有突出贡献者重罚严重失职者在部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任务责权明确不推诿扯皮在经营管理上不以盈利为目的全部投资及融资都用于教学和建设在后勤管理上全部实行社会化服务学院被评为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诚信招生示范学校2002年中国十佳民办院校二办学经验西京学院摒弃民办大学发展上一贯奉行的租房招生逐年积累滚动发展的传统模式把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大胆引入民办大学的校园建设中创出一条自有资金规模化贷款硬件先行的发展道路2000年3月经上级批准学校正式成立党委任万钧担任了校党委书记同年5月教育部授权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西京职业学院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大专文凭资格的普通高校2001年10月西京学院提出了再用三五年时间在校生达到两万人学校具有颁发本科文凭资格经过7至10年校内办起研究生院或研修院努力向国内一流民办大学奋进的发展目标随后紧锣密鼓地又在西安南郊征地1000亩以争先创优的精神仅用160天时间16万平方米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就奇迹般地崛起在长安申店乡何家营所在的神禾塬上实现了当年征地当年基建当年招收新生过万人的既定目标至此东南两个校区总投资接近6亿元在校生18000人教职工人数达1200多人2002年春学校被评为中国十大万人著名民办高校校长任万钧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民办教育家称号西京学院2002年秋季招生再次呈现爆满态势经校方研究采取严格控制措施在校生稳定在两万人左右西京学院的主要办学经验有以下三点第一点管理创新为了解除民办大学扩招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性与随机性西京学院将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看板管理注入民办高校的软件建设中在学生扩招中创造了师资先备管理先行的成功经验即依据学校硬件建设采取了有计划扩招有控制扩招的总方针为了确保新生入学后的有效管理学校提前一年从应届毕业生中预留优秀生另招部分本科生硕士生作为下年扩招新生的辅导员并对其进行训练和培养当新生入学报到分班后他们便能肩负起辅导员的职责为了适应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特点西京学院在校务管理方面借鉴企业必须以销售为龙头的定律实行了推荐招生教学实践后勤安全筹资基建的一条龙管理模式以推荐招生为龙头的模式即把民办高校的主导产品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的推荐就业工作当做龙头来抓这无疑是西京学院年年生源爆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奥秘所在第二点用人模式创新民办院校之间的竞争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的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不断吸纳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加盟1998年初至今西京学院先后从社会各个领域为西京学院引进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的到来及合理的调配使用不仅使该校在管理教学领域形成一幅多姿多彩的景象而且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一步步推向深入西京学院的留校生与一般选聘人员相比较具有热爱母校熟悉校情等特点和优势西京学院把从留校生中发现培训优秀的管理人才后备教学人才作为选择所需人才的重要渠道近几年该校留校生累计已达到200余名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16左右日益成为教学管理的支柱型人才队伍为了面向社会广纳人才西京学院实行了广纳四海贤才英雄不论出处的方针看文凭但不唯文凭更看重真才实学更注重综合能力目前招聘的这类人才中不少已挑起了关键部门中层领导的重担成为西京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顶梁柱第三点实施创新教育为了实施创新教育狠抓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西京学院紧追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开设创新科目与专业新开了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电子商务物业管理等专业并不断加强实践环节为了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时间与空间西京学院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创新教育专题活动在建校阶段西京学院多次组织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学校基建的总体规划设计学校礼仪队10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2000年西安国际书画交流展开幕式大型活动受到了海内外嘉宾与主办单位的高度评价三发展状况2005年3月9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西京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并更名为西京学院面对升本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西京学院努力建立起一套具有自己特点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管理文化逐步形成一种西京精神西京形象和西京特色从现在起通过几代几十代人持续不断地努力争取把未来的西京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名牌大学2005年3月19日受中宣部教育部推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对学院办学成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了专题报道目前学院占地1624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431被评为西安市绿色大学教学仪器设备值618325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261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各种期刊729种校园各类体育设施完备建有设备先进的校电视台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系统教学楼和学生公寓食堂条件优越各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校内教研基地和近百个实验室其规模和设备档次堪称一流学院图书馆建设在陕西省高职高专系统评估中名列第一名开设48个本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33万人学院聘请20名著名专家教授为学院的特聘教授和学科带头人558名专职教师组建26个教研室及研究所使整个教学充满活力2005年西京学院本科在陕西省招生专业包括艺术设计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市场营销这七个专业共招生500人西京学院高职专科在陕西省招生共35个专业招生1760人西京学院单招三校生在陕西省招生共8个专业招生140人西京学院五年制大专在陕西省招生共8个专业招生310人2005年4月底当年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达到了85其中数控技术汽车运用工程电子商务旅游宾馆管理物流管理等较热门的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西京学院任万钧院长荣获2005陕西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十大经济新锐人物十大最具价值管理人提名西京学院荣获2005陕西十大优秀管理企业团队提名第八章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状况第一节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概况一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高等教育属于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为高等教育的学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服务的指向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外部功能的指向向着教育功能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不仅为一定社会培养统治人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肩负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多重使命第三内部功能指向高等教育内部功能的指向就是培养人专科教育是培养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职业技能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能胜任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本科教育是培养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能独立担负与专业有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对知识领域的拓宽与加深并着重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担负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在本门学科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我国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如果从学习的方式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全日制高等教育与业余高等教育从教育的性质来划分高等教育的类型则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形成一致性的认识从层次来说包括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横向结构一般指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设置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教育部的资料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具体结构体系如下表所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现状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其他类型岗位培训继续教育1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班硕士博士1广播电视大学1军队院校1专业证书班2职工高等学校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职业资格培训2大学和学院学士本科第二学士3农民高等学校3学历文凭考试试点民办学校4管理干部学院4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技术培训3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5教育学院5普通高等学校预科班自考助学班6独立函授学院6宗教学校普通高等学校4大学分校大专班7普通高等学校附设函授部夜大学成人脱产班7外国留学生学校短训班进修班访问学者出国考察进修资料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阶段国家教育权体现在高等学校的设立与审批第一高等学校的设立应该符合国家教育的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第二设立高等学校除了应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学校所应具备的条件外要求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的规模第三设立高等学校必须有高等学校的章程并与申办报告可行性论证材料一同提交给审批机关第四设立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保障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第二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保证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第三高等教育收取的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与使用其他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挪用第四高等学校依法建立财务制度依法接受监督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的指导与管理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内部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确立第二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1985年来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已基本建立起中央统一领导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和管理的体制也就是说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中央规定基本学制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校人员编制标准教师资格教职工的基本工资标准等省市自治区政府则有权确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编制本地区的教育计划选定教材和审编教材确定教师职务限额和工资水平市县乡镇又分别对基础教育的不同方面负有责任就隶属关系而言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之间存在着上下级的关系同时作为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厅教育局等隶属于同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体现了从属制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内部实行的领导体制可归为三种类型即委员会制一长制和党委领导制委员会制是集体领导制它的特点是通过会议进行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没有决策权主要起到召集者的作用这种体制由于无人负责许多事情往往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所以效率低下解放初期的校务委员会制和文革中的革命委员会制属于这种体制一长制具体表现为校长负责制它的特点是责任制和内行领导因此工作效率比较高但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制度一长制也有可能出现个人独断专横解放后出现的校长责任制19521957年在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31966年校长负责1985年至今就属于这种体制党委领导制是另一种形式的委员会制它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都需要会议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党的领导是集体领导在表决问题时书记和其他委员一样是委员会中的平等一员不过党委领导制与一般委员会制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它强调党的领导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有几个时期使用这种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理顺党政关系职权责没有统一因此工作效率也不好解放后出现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81963年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1985年就属于这种体制一长制和委员会制各有优缺点一长制的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行动迅速效率较高强调责任制和内行领导缺点是个人学识能力有限决策可能会有误区而且容易产生独断专横委员会制的优缺点正好倒过来即优点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问题考虑同到缺点是权力分散责任不明行动迟缓效率不高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演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层次主要是指中央地方和学校之间的管理关系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体制中央简政放权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决策权和对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统筹权给地方以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有利于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高等教育从学校层面看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根据我国国情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管理模式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我国的高教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央政府委托各大行政区统一管理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逐步形成了中央政府各部门和省级政府分别投资举办和直接管理的体制每一所高校都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省属高校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行业分别成立部委局办这些中央部门在负责发展各行业的企业事业的同时还举办和管理高校有的部委还管理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科研机构文化单位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分别举办和管理省属的高校还有一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少数专门学院是由地市和省厅局举办和管理的由于投资举办和管理自成体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按各自的需要形成封闭系统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与生俱来的弊病与此相联系形成了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更快的发展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而在19581960年期间以及在文革中间曾两次将中央部门的学校下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试图解决条块分割的弊病但因为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中央各部门分管各行业主要企业事业的职能没有改变最后仍然恢复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一直到8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只是把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作为主要目标90年代初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中央各部门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改革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任务再一次被提出来并获得了基本条件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核心是权力的分配即集权和分权的交替出现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经济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上限于高校隶属关系的调整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的框框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往往是放了又收收了又放反反复复这种演变或转化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转化给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改革开放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高教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趋势是强调不断分权就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而言理顺党政关系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最后定位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经历的管理权力下放主要是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基本没有涉及中央地方向高校放权也未涉及学校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第九章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丰富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予了以下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变化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强调各国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使之能被国际社会承认和接受它同时强调空间上的开放性要求各国都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既能在国外办学又能容纳外国在本土办学它强调国际教育资源的公用性要求各国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它还强调各国的高等教育要不断改革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上主动调整并适应交往和发展正如UNESCO于2001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人会的主题所宣示的各国要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学会共存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的水平加速了人才的培养我国与17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机构和区域组织有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一些国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多边组织建立了高层工作磋商机制截止2005年我国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标准获得了国际社会公认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人才外流的日趋严重从1978年我国恢复对外派遣留学人员以来在派遣出去的人员当中只有不到二分之一的人员回国工作人才外流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收入科研设备以及工作条件的差距等此外目前国内的人事制度和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人不满这些制度而使自己应有的才能无法发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信仰危机的出现第二从边缘到中心的依附关系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不平等依附论学者认为世界政治经济是一个体系它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组成的西方发达国家处于这一体系的核心欠发达国家则处在边陲地带从中心到边缘经济政治关系的不平等导致了依附关系的产生依附论观点所揭示的这种依附关系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过程当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处于中心地位它们主宰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高等教育则处于边缘的位置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中往往受到依附关系的影响造成了交流过程中的偏差和不平等现象第三低重心教育发展模式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面临的财政困难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人口的压力中国教育实行的是低重心教育发展模式主要以普及教育为主同时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我国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财政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很低用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就更加有限从而经费的限制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带来一定制约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显著中国高等教育要迎难而上而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高等教育一线机构的高等院校和各种科研机构其发挥的能力是直接而有效的因此从它们的角度看也应积极制定计划和政策努力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具体阐述为一增设国际教育课程注重国际知识教育国际教育课程是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我国的重点大学应当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国际知识又拥有国际眼光和爱国情感的综合型人才只有理解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自己一些重点院校应该尽快开设国际理解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平教育终身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争创世界一流的大学既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又要培养他们的国际情感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成为国际型人才二加强高校国际交流机构的建设和国际交流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国际交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对促进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学术性会更强信息交流的内容范围以及速度也将更大更快更广这就要求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机构必须实现由以往单一行政管理的模式到管理与学术相结合的综合模式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和锻炼出拥有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兼学术与管理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三加强对外汉语教育培养双语人才通过加强英语和其他外语教学使高校学生成为能够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双语人才在国际交流当中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同时也可与外国大学特别是对汉语兴趣较浓华侨多的国家的大学合作办学这样来加强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交流合作使汉语的普及度提高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奠定较好的基础四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对外留学生的招生管理和教学工作随着国外来华留学生的日益增多我国高校应积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不同层面地改善教学管理工作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强调教学为主逐渐达到法制化和规范化同时也应该采取更多措施鼓励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向世界展示中国积极对外开放的状态第二节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划分标准高校扩招的主要目的应该说就是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大众化几乎得到通用的一个标准就是15的毛入学率在我国这一标准不仅得到了大多教研究者的赞同而且也在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得到体现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目标1515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15标准的来源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当时马丁特罗在研究总结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数篇论文构建了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框架特罗阐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依次向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过渡的趋势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如精英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大众化阶段在1550普及化阶段在50以上特罗认为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不只是获得了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在观念上高等教育从特权转变为一种权利在功能上高等教育由培养社会精英转变为培养社会中各种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等课程由侧重学术和专业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转变为更加灵活的模块化在教学形式与师生关系方面由学年制必修制转变为学分制师徒关系转变为讲授为主辅以辅导的师生关系学生由住校不间断学习变为可以走读学习学校由千人规模变为教万人规模学校与社会的界限由清晰变为模糊学校领导与决策由精英群体变为受民主政治程序制约及学生校友政治派别的影响等学术标准由共同的高标准变为多样化入学选拔由考试成绩英才成就引进了非学术标准学校内部管理者由学术人员高级教授控制变为专业管理者并有初级工作人员和学生参与等等由此可以看出15并不是大众化的一个客观标准至少不是唯一标准对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虽然我国在2005年的毛入学率达到21但仅仅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水平并不能说明在质上达到大众化的水平因此不能简单地判断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完全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二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的认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势头已经趋缓尽管如此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规模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大致趋势为MMM一高等教育必须有多样化格局推进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必须有一个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格局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要启示从英美的经验来看最优秀的大学的规模扩张是有限的但它们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如北大清华等规模扩张并不大但一般普通院校办学规模则急剧膨胀目前在公立院校经过几年的扩招达到一定的规模水平以后应该对民办高校的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要创造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制度环境在招生收费等各个方面公办民办学校等应统筹考虑其区别在于办学层次不同而不能以办学主体确定NNN二要兼顾教育公平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差别使广大农村的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城市适龄青年的受高等教育水平同时我国还存在着地域发展的严重不平衡1998年以来所实行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原中央部门管理的310所院校有187所陆续划归地方而这些学校又大都建立在东中部高校资源区域间分布失衡进一步加剧有较多高校的发达地区其招生指标远远大于欠发达地区西部面临着高等教育资源少和尖子生源外流的双重矛盾机会不均等使地区之间的差异在拉大在东部发达城市北京上海等地2003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50以上按照特罗理论已经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但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毛如学率还很低如2002年全国平均是15而甘肃只有11我国人口的60以上在农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主要是农村适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这样一个国情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绝不仅仅是一个15毛入学率能一概而论的如果农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能达到一定标准就不能说我们完成了大众化大众化过程中要兼顾教育公平要以提高农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基点走共同富裕之路OOO三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既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也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方面印度曾经有过教训当年印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主要是文理科特别是在文科方面的发展造成了知识失业的状况从我国扩招以来的发展来看传统专业的扩招比较明显因为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比较好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一些专业上尤其是一些新兴专业发展还不够充分加强就业市场前期调查和后期指导应该成为高校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成为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时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行业性人才积压要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政策上待遇上进行具体的研究寻求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防止由于高等教育人群的日益庞大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导致失业率增高社会失序等问题PPP四应该对高校进行新的分类进行新的分类主要是按办学层次分类和按是否具有盈利性分类对我国来说目前应该从法律上把盈利性学校和非盈利性学校进行区分美国1000多所私立高校是非盈利性的但是还有7000多所中学后教育机构是盈利性的这些通常是职业训练的项目学校明确按照企业运行盈利就纳税这对我国是很大的启示目前我国公办高校是非盈利的但民办高校却打着非盈利的牌子实际上是盈利的因为如果不盈利就只能关门这实际上造成了很大的混乱民办和私立高校在申请办学时就应该明确学校的性质然后审批机构政府管理都不相同而且明确告诉学生所接受的是哪种类型的教育这样高校性质的区别主要是盈利和非盈利而淡化公办民办的区别新生录取分数线收费标准等都应该以办学层次办学性质等来划定而不能以公办民办或私立来区别这样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大众化进程第十章高等教育投融资分析第一节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现状一中国高等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较低自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以来国家财政和社会各个方面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总量是在不断增加但生均教育经费却在下降据统计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1990年为1093亿元到2001年为10203亿元增长了833倍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投入1990年为05亿元2001年为3796亿元增长了758倍但是由于2000年后在校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更快所以生均教育经费在下滑具体数据如表9所示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支出情况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支出677519720124730958681623617796577258555250资料来源各年教育统计年鉴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支出情况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2000年以前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支持每年都以一定的速度略有增长而2000年之后则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的幅度比较大此外中国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也大大低于其他国家如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生均经费6775元人民币而1997年澳大利亚日本瑞士美国的高等教育生均经费分别为11240美元18914美元16376美元14846美元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我国的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以占世界1教育经费负担着占世界20的教育对象二奖学金助学贷款的覆盖面不够奖学金助学贷款是国家直接资助学生的两种基本方式在国外一些国家直接资助的学生人数比澳大利亚为43荷兰为95英国为82美国为3050在中国这两种资助方式所涉及的范围都很小学生获奖难贷款也很难如国家奖学金全国每年2亿元发放给45万名学生按照2003年的在校生人数计算获奖面仅为0241999年7月国家教委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国办发199958号文件为保证规定的有效实施199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对助学贷款的内涵和适用范围作了明确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类国家助学贷款由国家财政给予50贴息适用于我国境内不合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只能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是各金融机构发放的财政不贴息的商业性贷款适用于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包括全日制高中大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或者学生的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可以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杂费生活费还可以用于其他与学习有关的费用虽然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均已开办但因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尚未建立加之助学贷款担保难以落实金融机构信贷风险难以转嫁开办助学贷款积极性不高真正能从中受益的高校学生并不多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统计截至2000年底各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余额约为16亿元到2004年6月已实际发放贷款52亿元享受贷款的学生大约有83万人这样享受贷款的大学生人数只占2004年在校学生人数的415针对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04年6月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教育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操作机制风险防范等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自这个新政策新机制实施以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局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04年6月到2005年底的一年半时间里新增资助金额和资助人数均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三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不够合理高等教育收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做法但中国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收费水平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收费水平与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不协调按照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收费的标准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计算中国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占城市家庭年收入的215占农村家庭年收入的489在美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收费占人均收入的10日本供养一个大学生所需费用占家庭收入的15澳大利亚1998年高等学校的学费约为普通家庭收入的10四对高等教育投资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高等教育投资和其他投资活动一样有收益也有风险目前我们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有一定认识但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还缺乏认识其表现在一是国家对社会资本投资教育回报的规定比较含糊如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社会资本投资教育只能从办学结余中取得报酬而不是从办学收入中取得报酬这就加大了社会资本投资教育的风险二是对学生的就业薪金过于乐观没有考虑学生投资教育的就业风险如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学生毕业后即开始偿还贷款而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未必就能马上找到工作第二节信贷资金需求分析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对高等教育在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再考虑现实的需求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面临着的一个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高峰普通高中规模正在加快发展虽然现在的高考录取率在经过了历史性跨越之后已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很多地区已经达到60以上甚至70但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这样的高考录取率水平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将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中国老百姓一贯重视教育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对于孩子上大学的需求更加迫切另外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而且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是现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一方面人民群众盼望教育尽快达到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的国情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水平都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乃至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形势要求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但加快发展又将面临教育经费投入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巨大困难具体而言信贷资金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设资金需求建设资金的需求是高校对银行的最主要需求高校扩招带来了教学生活设施的严重不足使得各高校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教师住宅楼的建设以及购置科研设备等这些教育设施建设耗资大回收期长单靠学校的财力无法承担而各级政府的投入又相当有限只有依靠银行贷款解决据统计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为75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约86亿元仅占全部投资额的1145而另外大部分建设资金均需要学校通过自筹和金融机构贷款来解决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为8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6其中财政拨款约92亿元仅比上年增长了698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下降为103需高校自行解决的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对银行信贷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二助学贷款由于收入水平差别较大许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无力支付越来越高的学费对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便成为高校学费收入的重要保证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到2005年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将增加到1600万人所有到2010年将增加到2300万人左右根据我国官方统计数据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中的20为无力付费的贫困学生助学贷款供需之间的差距可见一斑为保障贷款银行的利益2004年6月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随着相关政策制度及各方面条件的逐步成熟助学贷款将成为我国银行业越来越重要的资产业务三其他资金需求流动资金需求由于高校财政拨款不到位造成的高校短期内为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需求如购置低值易耗的办公用品教学用品等科研经费需求高校的科研经费一般情况下应该由财政专项拨款和高校自筹来解决当拨款不及时或自筹不到位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可通过搭桥的方式提供信贷支持当财政拨款或自筹资金到位后即可归还贷款而当高校的科研项目成功后即可转让或创利时银行也可通过发放项目贷款向高校提供资金支持第三节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机制的措施一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投资高等教育的制度国家财政作为高等教育投融资的主渠道其为主不仅体现在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数量上是主要的而且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要具有示范作用吸引作用疏通作用和激励作用示范作用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给地方企业个人以及境外资本投资中国高等教育指明方向吸引作用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能提高地方企业个人境外资本投资中国高等教育的信心和兴趣疏通作用在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与投资高等教育的社会资本相互补充激励作用是指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还要用于奖励那些对高等教育投资作出贡献的个人与团体第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在时间上要早于社会资本在增长速度上要快于社会资本在比例上要大于社会资本在覆盖范围上要广于社会资本在回报上要迟于社会资本第三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体现公平性协调性补充性和适度性公平性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实现对每一个公民来说高等教育机会是均等的协调性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避免过度教育或教育不足补充性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应该是弥补和补充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不足适度性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量力而行总之为主不是要求国家独立承担高等教育投资及其风险也不是要求一个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定要达到世界某一国家的某一水平而是要求国家在高等教育投资中发挥杠杆作用体现中国的特色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二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是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的重点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实施的关键是合理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开发高等教育学费贷款市场和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因为只有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合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才可以顺利实施而受教育者交付学费的资金来源一般来自学生家庭过去收入的积累或者是将来大学毕业后就业所取得的薪金如果是后者则必须通过借款完成大学学业借款完成学业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有一定的风险为了确保债权人能够按期收回贷款本息国家应确保债务人在大学毕业后能够获得一份适当的工作其薪金足以偿还学费贷款的本息或其工作符合减免贷款的条件制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决定与影响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教育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模型主要有高等教育服务费定价法高等教育成本定价法居民历史收入定价法历史收益加未来收益定价法等高等教育服务费定价法要根据学生在高等学校接受各种服务所需费用按照高等教育费用分担的原则来确定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开发高等教育学费贷款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必须开发高等教育学费贷款市场以满足一部分贫困学生和希望尽早自立的学生的需要开发中国的学费贷款市场不仅能够解决贫困学生上学的问题和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而且对促进中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建立健全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保障体系高等教育投资保障体系是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高等教育收费和高等教育学费贷款的产物为了降低高等教育投资和金融机构学费贷款的风险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保证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国家应该建立高等教育投资保障体系按照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建立高等教育投资保障体系应该包括设立学费贷款担保基金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和设立私人投资高等教育奖励基金设立高等教育学费贷款担保基金目的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开发高等教育学费贷款的信心吸引信贷资本投资高等教育促进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有收益有付出的原则设立高等教育学费贷款担保基金所需资金应由高等教育投资的受益者提供高等教育投资的受益者包括直接受益者和间接受益者其主要有国家高等学校贷款银行企业和其他纳税人因此高等教育学费贷款担保基金的来源既应该有国家财政的投入也应该有高等学校的投入贷款银行的投入企业的投入和其他纳税人的投入其投入的方式可以是入股也可以是捐赠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以保证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降低学生及其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风险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不是国家保证每一位大学生毕业后都有一份工作这个不现实也不可能而是要建立招生与就业信息披露制度避免盲目投资高等教育的现象避免出现总体上高层次人才缺乏而在结构上存在人才培养过剩的问题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的主要内容一是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招生要有预警机制二是国家对学生报考高等学校和就业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三是建立学生就业再教育工程对暂时不能就业的学生允许其通过再教育学习转换专业最终实现就业四是鼓励大学生成为新一代创业者第十一章高等教育产业机会与风险总结第一节金融行业介入高等教育的机会分析一高等教育产业化为金融机构带来的机遇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为金融供给提供了可能性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被作为一种福利性事业看待以国家拨款的公立高校为主随着多种教育形式的出现作为非福利教育的各种高等教育形式已成了市场的直接参与者民办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有些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教育投资而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提高储蓄水平用于子女将来的教育这些都为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参与教育产业提供了很大现实性对银行而言由于其经营资金的中介特征其经营效益是在存款和贷款的不断运作中实现的在消费投资无热点银行不良贷款难以化解的经济背景下银行介入教育产业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教育消费的巨大需求带来的教育储蓄等资金能够有效满足解决银行内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银行可以把吸收的教育资金贷款给投资办学者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后的经费紧缺问题同时也可以贷款给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如果运作合理这些都是很优良的贷款从而使银行的经营实力进一步壮大另一方面金融支持教育产业化更有利于树立起金融的社会形象扩大金融机构的知名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金融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已显示出生产和消费的特征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也要以市场规律和产业观念广开渠道高等教育产业的投资风险一般要比企业投资风险低各种融资方式应逐步对高等教育产业放开银行介入高等教育产业不仅为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取得社会效益而且还可分散银行本身的风险拓展业务空间并取得自身效益二高等教育产业对金融服务的内在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发展高等教育产业时难免会遇到资金匮乏的现实问题由于高等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并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服务的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组织与管理原则上应能充分发挥市场对高等教育投资进行积极引导和灵活调节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投资的收益为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所共享从利益与责任分配原则来看应由受教育者和国家财政共同承担所以对高等教育体制的投资既要发挥个人企业单位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发挥政府对其投资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教育与金融结合充分利用金融手段融通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资金使资源配置最优化不仅有着内在的需要而且有着外在的可能1988年国家教委就提出建立教育金融机构的设想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资金支持校办产业高新科技企业以及勤工俭学的发展开展教育储蓄和助学金等业务2005年11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印发2005182号文件规定享受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优惠政策的范围是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其在就读全日制高中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三个阶段中每个学习阶段可分别享受一次2万元教育储蓄的免税和利率优惠即每人至多可以享受三次优惠这既肯定了教育与金融结合的必要性又指出了教育与金融结合的内容第二节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分析一风险总体分析QQQ一负债办学加大风险系数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必须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为支持扩大招生规模需要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投资事实已经证明一个国家的政府财力投入对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作用非常大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教资金的政府财政性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长期以来不到3低于1995年世界平均水平49也低于1995年的发展中国家的39且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据教育部2005年12月31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5987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仅为279许多学校为了加快发展步伐尽快改善办学条件纷纷进行新校区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少者数千万多者数亿元甚至十多亿元这对于高校来说等于一项巨大的经济负担巨额的银行负债和学校赤字成为高校健康运转和良性发展的较大风险和危机也对还贷能力造成很大影响RRR二非稳定性政策风险高校规模持续增长学费的正常收入国家的拨款是高校巨额货款的主要支撑如果政策发生变化将对学校的贷款和还款产生重要影响高等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府制定的调整高等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和利益关系的公共政策其中价值选择是高等教育政策基本价值特征之一由于我国自1999年之后已经连续6年进行了大幅度扩招社会的承受力学校的贷款压力政府财政压力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招生政策贷款政策土地政策收费政策等不可避免地进行了调整但这些政策的调整对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正常还款产生了消极影响二民办高校投资风险分析SSS一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的制度政策性风险民办教育法规与相关投资法规的不完善和外部环境不良是政策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我国的民办教育法规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此会引发投资的政策性风险民办高等学校的产权关系不明晰产权直接与出资办学诸方面的权益相关联产权不明晰是影响和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其最大弊端是不利于资产的积累民办高等学校是由办学者出资筹建的学校的全部资产应归办学者所有但在我国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给予承认而这既为各地制定具体政策留下政策空间也使得各地在执行中扩大了自由裁定权无形中增加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但单纯回避并不能消除举办者在产权问题上的疑虑也不符合新宪法修正案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立法精神同时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高等学校的产权在学校存续期间不得分配转让担保或抵押办学收益不能用于其他投资这样会使学校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规定中投资者的投入只有在民办高等学校面临破产被解散时清偿学生的学杂费教职员工工资和其他债务后才能返还使投资教育的退出成本极高这些都使得教育投资的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差一旦办学失败投资者就要承担所有的经济损失TTT二与公办高校不UUU平等竞争的风险民办高等学校与公办高等学校的同业竞争的不公平性民办高等学校面向市场办学必须遵循价格规律竞争规律办学市场的定位营销策略和来自公立高等学校与其他民办高等学校的竞争都将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对于竞争风险可以从市场需求风险和市场同业竞争风险两个层面考虑按照现代经济理论上学接受教育也存在机会成本学生期待在毕业后能有更丰厚的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公办高等学校因为多年的积累毕业生相对更容易找到较好的工作根据北京娱乐信报2005年10月的调查统计虽然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公办学校但是平均工资较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毕业后的工作质量方面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无法和公办高校的毕业生竞争两者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就目前民办高等学校的情况看民办高等学校举办者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希望达到什么样的办学目标决定者管理者是否会把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地位是否重视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高素质的教育水平取决于教师的高素质而能否拥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专职教师队伍对办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民办高等学校特色是否突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办学特色上做文章而办学特色则是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表现民办学校只有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修建一流的校舍购置一流的设备聘用一流的学校管理专家管理学校和一流的教师从事教学从而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才能赢得市场投资才能得到回报同时与公办学校相比公办学校收费较低政府还拨付办学经费民办学校还多了一个市场风险的调节因素假若民办高等学校只顾赢利而不注意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很有可能失去生源最终被市场所淘汰VVV三民办高等教育的资金成本风险民办高等学校的投资者投入成本巨大并且很大一部分是被学校基础建设设备工资日常开支等固定项目占据现金变现能力差尽管总体上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呈多元化但就每所学校来说其经费来源则显得单一能否开拓多元化的资金渠道获得稳定的办学经费将对民办高等学校产生很大影响从资金成本风险来看目前民办高等学校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自有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资本市场自有资金受外部条件如利率市场汇率市场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程度较小但单纯依靠自有资金的投入也就意味着风险成本完全由投资者自己承担一旦办学失败投资者所受的损失会很大银行信贷目前仍然是我国投资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融资来说利用银行信贷的力度还很小我国实行的是有弹性的固定浮动利率制度利率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信贷风险虽然很小但民办高等学校必须考虑偿还贷款期限的风险一旦不能按期偿还由此产生的债务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学校的信誉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资本市场融资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直接融资方式通过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整合教育资本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聚集对于民办高等学校来说利用资本运营手段来筹集资金是解决目前多数学校办学资金不足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市场目前我国还不允许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公司直接上市也没有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分况且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偏低更有可能增加民办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风险性WWW四民办高等教育的资金收益风险民办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获取收益这样才能逐步收回投资并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没有国家财政补助大部分依靠收取学费因此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期望投入以后当年就能产生回报总是要送出第一届毕业生以后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回报需要周期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者来说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投资教育不宜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决心从投资运营方式来看对于民办高等学校来说学费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采取什么样的收费模式也就对民办高等学校的运营产生不同的风险压力目前大致可以划分出三类学费运作形式一是按学年逐期收取学费二是收取高额储备金举办学校三是既收取学费又收取一定储备金的学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基尼系数较高已经达到了预警区域近几年随着学费的不断上涨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都出现了贫困生群体高等学校的学费上涨空间已经有限奖贷助学金的启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费问题民办高校出于竞争生源的需要学费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学费上涨有限的情况下许多民办高校或是以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来取得边际效益或是减少教学经费投入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这样造成质量下降生源减少学校难以为继的局面大大增加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第三节对银行介入高等教育行业的建议一提供风险资本发展高校高科技产业高校发展高科技产业具有以下优势高等学校是知识密集区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集聚地有丰厚的无形资产资源加之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高校企业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天然优势高校是我国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无形资产的重要来源形成高校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技术项目资源优势高校科技人员相对稳定具有长期开发和深入研究的优势高校利用自己的科技人员和现有研究成果具有科技开发成本较低的优势然而由于高科技项目通常是资金密集型投资项目初始资本需求量大而学校有限的资金因使用分散降低了其使用效率又加剧了学校的资金缺乏因此资金不足是制约高校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引入风险资本介入高教领域主要是介入高校产业中的高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将风险资本引入高校科技产业不仅可以缓解高科技产业对初期资本的大量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还可以有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因而建议建立风险专项资金以风险基金会或风险投资公司的形式定向扶持高校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所扶持的高校企业帮助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同时各高校也应对其核心骨干企业进行改造建立健全与之适应的企业机制为获得风险基金的支持打好基础现有的对该资金进行管理的部门也可相应地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风险投资公司集资金管理与资金筹集为一身有助于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也为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开辟资金来源据悉十五期间北京市高校所办企业共完成销售总收入1369亿元利润达67亿元平均每年实现利润134亿元十五期间通过集成资源实施产学研合作工程北京高校所办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据统计到2004年年底北京地区共有45所高校办企业417家从业人员超过36万人总资产达559亿元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北京还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区这些大学科技园区目前已成为北京高校释放科技能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主阵地据统计北京目前共有大学科技园14家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在孵企业1500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另外从2002年开始北京市教委等部门还联合启动了彩虹工程项目推动郊区工业发展3年间共有25所大学科研院所和160多家京郊工业企业参与103个项目与20多所首都高校成功对接累计为工业企业增加收入近4000万元注意点高校高科技企业是一个很好的介入项目但银行必须加强对该企业的审批核查工作需要有专业人员确定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而不是一个资本转移的空壳因为高科技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投入又非常巨大在选择企业时候应慎之又慎二提供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市场经济常用的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手段主要用于大型基础项目项目融资的基本程序是投资开发商以自己的信用向银行取得贷款并加上自己必要的开发资本购建设备房屋然后整体交付或租赁给项目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在营运期间以营运收入向投资人支付使用费投资人以其收入向银行偿还贷款本息现在一些省市的大学城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大学城在政府主导下由开发商统一开发建设建成后整体长期固定租赁给大学大学以其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使用费使用若干年后大学城的基础设施既可能转让给高校也可能继续租赁这种融资方式解决了大学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省去了大学基建管理环节使学校可以集中精力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大学城内的后勤资源公用设施能在校际之间共享是实现高等教育短期高速发展的有效方式注意点目前一些大学城的建设质量受到置疑同时还贷情况也不理想其实就大学城这个项目本身而言是一个比较优良的授信项目但具体高校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如盲目追求面积陕西的西部大学城占地4平方公里辽宁大学城占地5434平方公里已开工的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占地1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43平方公里南京宣布投入50亿元巨资打造全国最大的仙林大学城其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这样大的规模给将来的还贷付息造成很大困难2004年时初步估计东方大学城总负债约为22亿元其中工程欠款约13亿元银行贷款66亿元其他欠款21亿元为避免其他大学城也出现类似问题银行在贷款给高校或开发商的时候应该做好资信的评估工作一旦项目质量出现问题不仅银行的贷款回收受到阻碍而且银行的公众形象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三向高校师生提供中间业务服务与高校合作向高校师生提供相关的中间业务的金融服务并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是金融介入高校的最一般形式也是相对风险最小的形式比如针对高校学生发行校园片并通过银校联网收取学杂费目前已成为高校收费的主流这种方式对银行来说至少有二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学校给银行以丰厚的回报并成为银行的稳定收入来源之一二是为银行发展业务提供了许多支持使银行的代发工资代收各种费用等业务也得以成倍增长三是扩大了银行在高校中的影响此外银行也可以尝试针对高校师生的特点为高校师生提供新的金融服务比如目前较新的信用卡服务在高校中就有比较广阔的市场注意点由于高校中间服务这个方面银行介入的风险小收益十分稳定因此各个银行之间的竞争就十分激烈要想能取得高校师生的认可就需要在相同的价格前提下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取胜四为高校提供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既是政府助学工程又是一种金融方式是金融支持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高校的助学贷款已开展了多年国家有关部门也大力支持助学贷款业务财政给予贴息但商业银行开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高惜贷现象非常严重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后不具有发放政策性贷款的义务而助学贷款是具有一定的政策性风险性的无担保信用贷款贷款风险完全由银行承担这就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改进对助学贷款的管理使之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风险和损失例如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各类不同情况的贫困生采取不同的借款上限还款期限的贷款并对未能及时还债者实行恶意逃债尚无还款能力等不同级别信贷管理还可以通过设计提前还贷利随本清分次偿还等额偿还收入固定比例偿还等多种还款方式并对从事国家稀缺行业特别服务等实行减免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注意点为高校提供助学贷款可以与提供中间服务同时进行这样与高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银行在高校长期稳定的发展五为民办高校提供资金支持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并且在将来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民办高校起步较晚而且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一批民办高校已经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在社会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能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帮助同时金融机构自身也能分享到部分利益注意点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对民办高校的资金支持需要更多的准备工作例如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提高投资决策水平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相关教育领域的知识和对投资领域的深刻研究既要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和投资时机又要研究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研究办学成本运营策略做到决策科学减少投资风险第四节高等教育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高校教育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为要注意甄别高校客户对比一般工商企业客户的特殊之处并在风险控制工作中体现出来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行业管理比较一般工商客户高校的自主经营性较差其主管部门对其每年的招生计划自费生所占比率收入提留比率均有明确的限制约束性更强业务内容比较一般工商客户高校所从事的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具有公益性质并以提供服务为主财务制度一般工商客户执行企业财务制度而高校执行财政部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使学校的财务管理办法与一般的企业明显不同高校的财务制度本身不很健全和规范属于一种过渡性的财务规则同时高校由于其公益性又缺乏市场环境的规范和约束使得高校在财务上存在着一定的的随意性行为高校与一般工商客户在行业管理业务内容财务制度等方面的区别决定了我们在进行高校客户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时即要结合和参照一般工商客户的信贷分析方法又要采取有别于一般工商客户的分析内容和方法第五节助学贷款的风险控制措施2004年6月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助学贷款现行管理模式进行了完善具体为1新规定延长了学生贷款的还款年限改变目前自学生毕业之日起开始偿还本金4年内还清的做法实行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1至2年内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的做法2经办银行的确定采用新方式经办国家助学贷款的银行原来由国家指定商业银行办理以后将改为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经办银行3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鼓励银行积极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具体比例在招投标时确定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每所普通高校承担的部分与该校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挂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财政部门每年将应承担的资金及时足额安排预算各普通高校承担的资金按照普通高校隶属关系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在每年向普通高校返还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费收入时由财政部门直接拨给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在确认经办银行年度贷款实际发放额后将风险补偿资金统一支付给经办银行4加强贷后跟踪管理对普通高校实行借款总额包干办法普通高校每年的借款总额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学生研究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总数20的比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计算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以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对借款学生的信息管理对借款学生的基本信息贷款和还款情况等及时进行记录加强对借款学生的贷后跟踪管理接受经办银行对借款学生有关信息的查询并将经办银行提供的违约借款学生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借款学生将受到更为严格的还款约束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姓名及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按隶属关系提供给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经办银行将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借款学生毕业时学校应在组织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后方可为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手续并将其贷款情况载入学生个人档案积极配合经办银行催收贷款负责在1年内向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第一次就业的有效联系地址学生没有就业的提供其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应该说若干意见对于促进助学贷款良性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尤其是风险补偿机制的提出和建立对于保障贷款银行资产安全提高放贷积极性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若干意见对于规范我国个人信用环境降低借款人违约风险以及通过落实担保降低信贷风险方面并没有实质动作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助学贷款业务时需要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以控制信贷风险1在助学贷款投标阶段应全面深入测算开办助学贷款可给银行带来的预期收益和损失合理确定风险补偿金比率不能将助学贷款视为国家政策性贷款不宜无序竞争2高度重视助学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工作这是把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对象是个特殊的群体贷款风险也具有特殊性为此贷款银行应做到一是在贷款审查阶段应注重借款人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审查二是毕业离校前应提前签还款确认书三是对工作单位和就业状况进行积极跟踪一旦出现违约应立即采取积极的催收措施3加强联络积极与学生本人家庭用人单位教育部门银行同业等多方面保持沟通使联络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深入化推进助学贷款信息归集和共享工作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4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银行权益首先银行业务在与借款人签借款合同同时应向借款人强调其法律责任明示借款人提供虚假信息将承担的法律责任借款人违约银行有权采取法律手段实现债权其次业务人员在与借款人签定合同和还款确认书时应向借款人强调按照合同约定银行有权在不通知借款人的情况下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借款人的违约信息第三对蓄意逃费银行债务的借款人银行应采取诉讼手段实现债权并利用胜诉案例进行广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