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文件.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本文由1376565125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皖电院宣[2006]124 号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062006-2010 年学生素质教育规划
学院各部门: 第一部分 前言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 高要求。大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 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 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 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 特制定本培养规划。 一、规划的性质 本计划是为大学生思想品德、专业素质、人文修养、身心健 康和创新能力的协调、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项综合性的素质教 育计划。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 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 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 思想情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 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 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 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三)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 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专业技能,完善知识 结构,拓宽视野,文理交融,培养科学思维、科学精神,提升就 业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四)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 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 关系;我与专业的关系为主线,对思想道德、身心健康、法律意 识、国情和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二、规划的基本理念 (一)大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规划建构的基础。 大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规划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逐步形成的。 大学生开始了大学生活以后,工作、学习、生活、交际的范围逐 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规划正是在学生逐步 扩展的工作、学习、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综合素质的健 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 划的追求。 本规划的追求。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尚未完全形成。在
2
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积极的生活态 度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规划 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树立成才意识,逐步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 的生活。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立思考、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 实践相统一是本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 实践相统一是本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 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规划将正 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 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 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三、规划的设计思路 本规划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目标, 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 际出发,围绕我与专业的关系、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 会关系;我与人文精神等,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 育等内容。计划的设计力求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第二部分 一、总目标 本规划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 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 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 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 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逐步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 二、分类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 1、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3
规划目标
2、尊重法律,尊重权利,追求公正。 3、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勤奋学习,注重实践,勇于创新。 5、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责任感、竞争 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二)能力 1、体验、参与和适应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培养较强的交往 与沟通的能力。 2、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有良好的道德判断和辨别 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 情绪。 4、能够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 技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 5、能够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 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三)知识 1、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 3、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4、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标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 用和意义。 第三部分 一、与专业的关系 (一)专业教育 1、培养目标: (1)能够较全面了解专业知识体系,正确认识所学专业,培
4
内容标准
养专业兴趣,明确学习目的。 (2)调节学习情绪,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增强调控自我、 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3)完善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活动内容: (1)专业教育讲座; (2)认识性参观实习; (3)学习经验交流; (4)专业知识竞赛。 (二)技能培训 1、培养目标: (1)通过技能教育,锻炼动手能力,掌握相关专业技能,提 高技能水平,热爱所学专业; (2)通过实验实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的结 合起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自立、自强、不怕吃苦的精神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 神; (4)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应对就业 的挑战; (5)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活动内容: (1)各类实验、实训; (3)各类技能比赛、技术比武活动; (4)组织学生开展技术体会和技巧交流; (5)各类技能培训及取证; (6)与企业生产技术骨干进行技术交流;
5
(7)开设职业道德讲座。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 1、培养目标: (1) 知道实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理解实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2)学会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并能与生产实 践相结合,完成实习工作任务; (3)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运行的基本过程,了解各项工作环 节和流程; (4)了解处理生产技术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5)体会生产单位企业文化,了解管理理念。 2、活动内容: (1)认识实习; (2)试岗实习; (3)毕业实习; (4)实习的体会、经验交流。 (四)就业指导 1、培养目标: (1)开展就业形势教育,培养学生端正的就业态度; (2)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了解就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3)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活动内容: (1)就业形势教育讲座; (2)利用多种媒介给学生提供用人单位的信息; (3)系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4)开展就业技巧、面试、应聘技巧讲座; (5)指导学生制作自荐书、填写推荐表。
6
二、与集体、国家的关系 与集体、 (一)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 1、培养目标: (1)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 共产党的情感; (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3)了解中国历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 社会责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立志报效祖国; (4)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 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 世界和平。 2、活动内容: (1)开展形势教育讲座; (2)形势政策教研室开展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 (3)开展多种活动(演讲、征文、摄影、展览、社会实践等) ; (4)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 (5)业余党校培训,学、团干部培训; (6)学生团体活动; (7)通过多种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校史、校规教育 校史、 1、培养目标: (1)了解校史,增强归属感、荣誉感; (2)了解校规、校纪,懂得通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自 己的行为,提高遵守校规、校纪的自觉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7
2、活动内容: (1)校史、校规学习; (2)入学教育; (3)奖惩文件学习; (4)主题班会; (5)老教师、老领导座谈会; (6)通过各种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三)理想信念教育 1、培养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加强“三热爱”教育,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集体主义思想,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2、活动内容: (1) “两课”教育; (2)业余党校学习; (3)学、团干培训班; (4)社会实践; (5)志愿服务; (6)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学生团体活动; (8)团日活动、主题班会; (9)辩论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各类活动。 三、与社会的关系 (一)交往与沟通 1、培养目标:
8
(1)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2)善于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活动内容 (1)专题讲座; (2)主题班会、团日活动; (3)学生团体活动; (4)心理健康咨询、教育。 (二)社会生活 1、培养目标: (1)树立公平意识,激发社会正义感; (2)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过健康向上的生活。 2、活动内容: (1) “两课”教育; (2)社会公益活动; (3)志愿服务; (4)专题讲座; (5)学生团体活动; (6)主题班会、团日活动; (7)文明教室、寝室活动。 (三)法律与社会秩序 1、培养目标: (1)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2)遵纪守法,增强用法律维护正当权益的能力。 2、活动内容: (1) “两课”教育;
9
(2)专题讲座; (3)开展专题讨论、演讲、征文、辩论赛等活动; (4)模拟法庭活动; (5) 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 四、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一)文学艺术修养 1、培养目标: (1)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 (2)提高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提倡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创作及表演的能力。 2、活动内容: (1)各类文学、艺术讲座; (2)参观、欣赏、采风、比赛、读书活动; (3)学生团体活动; (4)各类培训班。 (二)人格教育 1、培养目标: (1)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2)诚实守信,正直正派,学会感恩。 2、活动内容: (1) “两课”教育; (2)各类讲座; (3)社会实践; (4)学生团体活动; (5)征文、比赛、讨论、辩论赛; (6)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教育;
10
(7)志愿服务。 (三)身心健康 1、培养目标: (1)具有健康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运动,懂 得强身健体与自我保护; (2)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能力,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 能力; (3)具有安全意识,具备一定的自我防护和保护能力。 2、活动内容: (1)体育达标; (2)运动会及各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