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
公共物品:是指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
公共需要:指当众多个人作为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公共需要是一种个人的具体需要;是一定区域内多数人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整体需求
财政: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从性质上看,购买性支出反映着政府部门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互利、有偿的市场交易关系。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的所有权,无偿地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家预算:国家及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一个新范畴,是经立法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以收支一览表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政府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复式预算:是在单式预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汇集分别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其核心和实质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简答题:
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书P14)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或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现象。
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垄断:自由竞争产生垄断,垄断会导致腐朽和停滞。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市场不能正常付费的收益和不能正常弥补的损失。
收入分配不公
经济被动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简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政府投资的特点:以宏观效益为目的,可投资于不盈利或低利的项目;财力多半无偿,可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可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社会效益项目。
范围:
1、安全战略性投资(非盈利性投资):包括造币工业、重要军事工业、战略物质储备系统、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投资。政府投资
2、公益性投资(非盈利性投资): 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行政、环保、生态等领域的投资。政府投资
3、基础性投资(低盈利性投资): 包括农业、交通、运输、通讯、能源、原材料、供水、供电等的投资。特别是非国有资本无力或不愿进入的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政府投资为主,引导私人参与
4、竞争性投资(盈利性投资): 包括竞争性支柱产业、命脉产业、 规模产业等领域的投资。私人投资为主,政府选择参与
简述税收的“三性”。
税收的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简述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1)计算简便/计算复杂;
(2)税负重,累进程度高/税负轻,累进程度低;
(3)临界点上,不公平/相对公平。
简述现代税收原则。
(一)公平原则
1、受益原则:普遍征税。
2、能力原则:平等征税:横向公平;纵向公平
(二)效率原则
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经济效率=税收中性+税收调控
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便利原则:行政效率
(1)征纳费用最小化
(2)确实
(3)便利
简述我国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1994年税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
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
①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的流转税制。
②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所得税的包干制。
③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要对收入较高者征收,对中低收入者少征或不征。
④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调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入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入消费税等。改革后的税种设置将由原有的32个减至23个。
简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特征:
1、课征普遍。
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3、实行比例税率。
4、计征简便。
功能:优点:1、收入取得迅速及时和稳定可靠;
2、征管简单、方便;
3、调节作用广泛、灵活(配合价格、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
4、隐蔽性强(转嫁)。
缺点:宏观调控作用有限,特别是在调节收入分配和抑制通胀等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简述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特征:1、税负相对公平;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3、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
4、课税有弹性。
功能:1、筹措资金;
2、公平分配;
3、稳定经济。
国债有何政策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
1、动用历年结余:无结余可用;
2、增税:重税造就懒人--经济萎缩;
3、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货币供给增加--通货膨胀;
4、发行国债:资金总量不变;经济增长--最佳途径。
(二)筹集建设资金
(三)调节经济
1、集中和利用闲散资金;
2、变消费基金为积累基金;
3、为实施货币政策提供载体和便利
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内容。
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转移支付制度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