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傅”姓与“付”姓

112阅读 | 5收藏 | 1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傅”姓与“付”姓第1页
“傅”姓与“付”姓第2页
“傅”姓与“付”姓第3页
“傅”姓与“付”姓第4页
“傅”姓与“付”姓第5页
“傅”姓与“付”姓第6页
“傅”姓与“付”姓第7页
“傅”姓与“付”姓第8页
“傅”姓与“付”姓第9页
“傅”姓与“付”姓第10页
“傅”姓与“付”姓第11页
“傅”姓与“付”姓第1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閉嘴 上传于:2024-08-23
傅姓与付姓傅姓先说傅姓傅姓在当今中国的姓氏中排名为第三十六在我国的台湾则排名第五十六在当代付是傅字的白字这是历史的动荡及文化的不济所至而被认定是姓只不过是建国后文化落后及文字改革未成熟阶段人们滥用使得许多家庭的姓氏的白字甚至错字应用于户籍档案等方面因而成了惯用字目前许多找到早期家谱或寻到早期离散的大家族后方知晓原来自己本来就是傅当然由于应用量太大进入户籍已经成了事实法律已经认可修订字典中已经将其解释为姓所以建议写法归写法祖先不会变即可不提倡改户口姓纂记郑国人史付的后代有取付姓者一统志记永乐年间有叫付吉者它的曾经存在是与否我们暂且不去论证也无法考证目前为止至少没有确切证据可以证明付姓更早的存在更不用说付氏家谱了请使用付字的宗亲们参考傅说傅姓起源有四一出自殷商名相傅后裔也就是商王武丁发现大臣的地方命名的姓氏传说自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以后商朝只兴盛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时国势衰微武丁决心要振兴朝纲但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朝政的大臣后来武丁在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名字叫说的圣人此人背有点驼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拴着绳索像个囚徒神人对武丁说这就是你要寻找的圣人武丁醒后让人按照梦境中的说的模样画成图像命群臣四处寻访梦中的圣贤结果在虞虢之间一个叫做傅岩的地方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南找到了一个叫说音yue的奴隶就将说带到朝中说向武丁提了不少的建议武丁便任命他为宰相说因居于傅岩所以人们叫他傅说傅说的子孙以地为姓称傅姓二出自姬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黄帝裔孙大由封傅邑故其子孙便以此为氏称傅姓三出自赖姓改傅姓赖氏族谱记载赖氏族人也有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姓的以其毗邻兼有姻戚关系所以有赖罗傅联宗之说四清代部分满州贵州改姓傅如傅恒满州镶黄旗人本姓富察氏傅开满州正白旗人本姓郎佳氏傅腊塔满州镶黄旗人本姓伊尔根觉罗氏傅姓郡望有北地郡战国秦始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相当于今宁夏贺兰山青铜峡山水河以东以及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清河郡汉高帝置郡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元帝以后相当于今河弱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傅姓以清河为其堂号我国傅姓最早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傅姓最早的繁衍地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东部宁夏等省史称北地中国名人大辞典上说汉晋之世北地灵州傅姓最盛北地成为傅姓家族史上第一个繁衍基地汉时傅姓已开始由北地大举东迁至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这一时期北地傅氏成了许多分支迁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为河内傅氏是西汉大司马傅嘉之族所在迁浦江今属浙江为浦江傅氏是西汉傅柔之族所在迁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为扶风傅氏是东汉人傅毅之族所在称盛于清河一带的傅氏后来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傅姓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江南各地的傅姓大多是由清河播迁繁衍而云的傅姓南迁开始于汉代如迁入贵州的傅姓后来形成这一带大姓三国时有傅姓人口迁入四川傅姓大举南迁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的迁居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有的迁居上虞今属浙江唐朝末年御史傅实为了避难迁居福建是傅姓入闽始祖南宋末年清河傅氏又有一支迁入福建上杭之蛟萍乡不久就成为当地望族后来广东兴宁的傅氏就是由蛟萍分支云的宋代以后傅姓人口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鼻祖傅说到现在已3337年传110代左右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统计傅姓现有人口600多万人居全国100个大姓中的第36位傅氏在台湾是60个大姓之一遍及台澎金马而以苗栗和新竹最多其次是台北与嘉义郡望清河郡堂北地郡堂堂联1版筑宰相第金玉君子家上联指贤相傅说下联指宋代傅尧俞官至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人们称赞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2盐梅世第岩野家声赞誉的是鼻祖傅说及其家族二傅余傅刘本是同根生1姓氏英贤传傅说为相子孙留居傅岩者号傅余氏引自辞源正续编合订本子部135页2傅刘复姓天下奇开基祖傅鸾号鸣凤带了妻子杜氏背了婴儿与胞弟傅业鸟于明孝宗弘元年戊申岁1488从福建上杭县城关珠玑巷迁往广东廉江市化州市和广西陆川县交界处的山底地名开基由于旅途遥远还邀了同巷居住的盟兄刘荣作伴千里跋涉风风雨雨当他们才走到广东韶州府境内不幸傅鸾病逝遗下寡妇孤儿胞弟傅业鸟与盟兄刘荣陪着杜氏带了遗孤丽川历尽千辛万苦才到达广东廉江市的山底今廉江市石角镇山腰管理区不久杜氏由于身心交瘁一病不起盟兄刘荣便担起托孤的责任当傅丽川长大成人后为了涌泉回报养父的抚育之恩便一身承二姓宗祧因此百家姓新增了刘傅这个天下奇的复姓注傅刘复姓后来由于当地的口语傅刘与裤溜相近只好改为刘傅至1987年5月他们修了四次族谱已传19代现有裔孙约五万余人在广东的廉江市化州市和广西的的陆川浦北防城宁明上思等县繁衍有的还远播台湾海南岛和海外刘傅宗祠曾是粤桂边区游击队的活动据点该祠已于1987年12月被廉江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傅罗赖三姓联宗傅罗赖姓源同出姬氏历史上曾毗邻而居兼有姻戚关系唇齿相依情同手足据赖氏族谱载纣王无道周武王命弟叔颖领兵协助灭纣后班师回朝退居河南赖地周武王念其战功就以赖地封给叔颖命名为赖国后世子孙乃以赖为姓传至14世光公时赖国被楚灵王所灭为免于被害赖氏倚附于罗傅二姓者甚多代数多了子孙众多加上迁移分继越来越复杂以致难于分辨几千年来大家互相同宗手足相待傅罗赖三姓联宗由来已久至今仍联系密切目前菲律宾有旅菲版筑傅赖同宗总会泰国香港都有傅罗赖宗亲会台湾有赖罗傅宗亲总会台北市花莲市也有赖罗傅宗亲会他们还制作了会歌歌词如下傅罗赖我宗亲休戚相依齿与唇不论富贵不论清贫同是文王后代人1982年在新加坡成立了世界傅罗赖宗亲联谊会其宗旨是团结宗谊共图大业弘扬德绩策励来兹首届大会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召开以后每隔二年召开一次已先后在台湾新加坡等地开了十多次会四一些少数民族加盟清代学者张澍在姓氏五书中称汉晋之世北地灵州傅氏最盛西羌有傅姓王莽时之傅幡是也丬羊柯今贵州黄平西北大姓亦有傅氏又如清代康熙时曾任两江总督的傅腊塔原来姓伊尔根觉罗氏又如镶黄旗人傅恒康熙年间川陕总督保和殿大学士一等忠勇公自愿改富察氏为傅姓又如满族正白旗人郎佳氏改名为傅开入闽前后的迁徙概况傅说在殷商京城亳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为相后子孙就在当地繁衍传至六世傅奇傅宣时他们目睹了纣王的残暴荒淫深知大势已去在行将改朝换代之际兄弟俩远迁清河以避战祸几代后便成为该地望族这是傅氏清河郡堂的由来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傅氏家族主要是在北方迅速发展正如中华姓府所说的汉晋之世北地灵州傅氏最盛入元乃衰这是北地郡堂的由来唐初著名学者傅奕精通天文历法唐朝政府要他到长安担任太史令太史丞的职务因此他在唐高宗咸亨中从祖居清河往江南赴任子孙因此散居各州摘自福建仙游县罗峰傅氏族谱原序现已查明奕公有子维光璧仁均兴觐现他们兄弟的先后顺序现有的各种族谱均未说明只好待考现将他们散居各州的播衍情况简述如下第一次入闽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傅奕的裔孙傅笋官至昭义军节度使慑于黄巢起义的威力率领了军队带了15岁的从弟傅实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出发南下入闽进军泉州这是有记录可查的傅氏首次入闽第二次入闽傅奕次子傅璧的子孙于北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64代显通字万金他带了家属从江西金溪县迁到福建宁阳县黄双洲村居住今属建宁县又再传了八代有一个分支又从黄双洲转迁宁化县石壁后裔移居上杭续衍兴宁南海佛山等地引自客家祖地宁化石壁第35页的资料进行整理的该房的子孙很重视修谱于1992年编了傅氏十修族谱每套十二册参加这次修谱的有福建宁化建宁江西石城兴国于都等县他们入闽的一个分支的世系图如下奕璧显通字万金璇郎钦郎少一郎六七郎生八子一郎游腊招贤里就在宁化安家磜开基二郎长汀熊家坑卢洋开基三郎坎头开基四郎迁宁化水茜乡上傅下傅开基五郎迁石城屏山大坪头开基六郎原居黄双洲村七郎迁儒地开基八郎洋坑迁凹头双坑开基还有一小分支分居长汀铁长乡双窝开基傅氏的南迁可归纳为二点第一闽粤浙赣的傅氏绝大部分是属于清河郡堂的他们总体上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先渡淮河后过长江进行播衍的当然也有回迁迂回衰亡等情况发生方式是上是波浪式与渐进式相结合的当战乱天灾改朝换代时是突然的迅速的大批的逃亡奔走平时的迁徙转移是零散的缓慢的第二傅奕是福建南安武荣的远祖和龙岩市三明市以及浙江江西广东的大部分傅姓远祖的分派处第三次入闽开发闽西的傅氏远祖以南讳天植又名一郎南宋理宗赵盷宝佑元年1253进士景定间12601264任安徽宿州大守约在公元1265年辞官不仕当元兵南侵甚急之际傅以南偕家属从宿州灵壁县避乱入闽抵汀州宁化县石壁村大城坑中门凹里暂住了一段时间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著名爱国名臣文天祥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率领抗元义军进军江西恢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兵所败从赣南退回汀州以南闻讯后立即率长子旦郎次子景郎奔赴长汀与文天祥相会在去漳州的路上他们志同道合商议国是忆王事而唏嘘过峻岭而垂泪忆王坑垂珠岭都在连城朋口镇东部该地至今仍传颂着这段故事由于去漳州的道路被阻时局发生变化文天祥等一行人还未到漳州就只好改变行军路线转赴广东勤王寻找端宗这年三月间抵广东梅州五月出梅岭傅以南不幸逝世于梅州旦郎景郎扶柩葬于梅州程乡县今大埔县衣冠在连城北门外潘洋王谢两夫人以及长子旦郎次子景郎均下落不明三子是郎名正先廷号仰斋由宁化石壁迁长汀县宣豪里杉树坑大岭背坑今连城县宣和乡傅家墙增广生员赠礼部侍郎父亲率长兄二哥和文天祥汇合勤王后遵父嘱留在宣豪里作后应当时社会动荡他隐居深山老林自食其力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后葬在大岭背坑故居后龙的半山腰墓坐北朝南喜鹊衔枝形坟用块石镶成碑文阴刻保存完好墓前有华表一对字已风化难辨继配陆福金赵三娘夫人与夫合葬原配万百五娘墓失记子八念一郎迁广东念二郎迁朋口念三郎世居傅家墙念四郎迁山东一说迁泉州念五郎迁潮州一说迁泉州念六郎迁福州一说迁山东念七郎迁上杭蛟洋念八郎迁连城县东门后裔一部分迁山西大同一部分迁广东饶平县念八郎第十二代后裔傅成章于乾隆八年癸亥岁1743从饶平迁四川简阳市踏水镇杨李沟傅家墙现有清顺治初年建造的傅氏家庙崇本堂一座乌鸦落洋形巨形墓道一块阴刻宋赠礼部侍郎还有七星井至今仍泉水清澈正先次子念二郎迁居朋口屋场坑祖祠在朋口中心小学隔壁生子六太一郎迁广东镇平四九郎后裔大部分住在朋口镇五九郎失考百一郎迁上杭太拔增坑开基千一郎后裔一部分迁新泉背头窠一部分迁长汀大同镇十一郎移居连城宣和乡蕉湖黄坑等地蛟洋开基祖念七郎是正先七子从傅家墙先迁居江西后转徙上杭太拔增坑最后定居蛟洋傅凹头妣李六娘与夫合葬于八岭生子三二郎配张小十娘与夫合葬上冈生子四长子太一郎移居广东高州市电白县次子太二郎妣上官氏三子太三郎妣饶十娘四子太四郎妣邓念八娘念七郎祖祠建在蛟洋乡石下洋回龙岗下是清道光九年1829建成的念七郎15世裔升伟迁居浙江龙游县赤津渡头升裕迁龙游方旦另有裔孙大敏迁浙江遂昌县塘岭头汤溪还有16世裔万一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迁居四川先在内江落脚后到简阳繁衍历时280年已传13代上杭增坑开基祖百一郎是正先次子念二郎的儿子和念七郎是叔侄关系百一郎在南宋末年从连城朋口徙居上杭城西门后又转移到上杭胜运里太拔乡增坑居住葬太拔圆螺山弥陀现肚形墓碑的石刻是人杰地灵左右石刻对联为朔裔商岩形肖象地铭胜运志圆螺元配余氏葬于太拔乡增坑黄蛇抢蛤形增坑现仍有清咸丰九年1859重建的祖祠一座百一郎的子孙繁衍迅速目前已传二十九代增坑是个小山村所以从第三代起就大量外迁据族谱记载清朝末年以前外迁浙赣粤湘黔五省的共有35批其中迁浙江省温州龙游衢州衢县云和金华杭州开基的有19批迁江西省瑞金兴国崇义万载井岗山市的有8批迁广东省龙川连平惠州粤北的有6批湘黔各1批本省本市内转徙的就更多如第九代才迁到长汀县伯公岭的傅岗现已传28代有人口2500人武平中山镇傅氏开基祖傅惠麟粤北傅氏家族三个开基祖觌觐饶三兄弟注2七百年前大家还是同吃一锅饭哩觌公祖祠的对联溯祖宗渊源商朝相汉朝将宋代侍郎自昔家声丕振追孙支蕃衍始迁闽继迁粤分居江右如今世泽流芳就是明证上杭傅姓分布在11个乡镇29个村主要聚居在蛟洋乡和白砂镇付姓再说付姓氏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二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三历史名人寻根溯源付姓来源有二1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姓氏急就篇广韵等所载春秋实为战国时鲁顷公之孙雅仕秦为付节玺令子孙以官为氏2出自他族今黎蒙古苗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得姓始祖付雅鲁顷公前二七零年至前二五六年在位之孙秦国官吏鲁顷公为鲁国最后一任君主后被楚国灭国鲁国亡后子孙外逃雅流落到秦国因办事认真被秦王任为付节令即保管令付的官员付乃古时君王传达命令的凭证用金属或竹木制成一定图案然后一剖为二一半为调动者执有一半为帝王本人或付节令保管上令下达对付为凭付节令官位不高却需要君王亲信担任雅在秦国曾长期担任此职其子孙为别他族即以官为氏称付姓并尊付雅为其始祖繁衍播迁付姓在秦汉时期主源繁衍于今山东胶南县并且人口众多为当地之望族古时此地为琅邪郡后世各地之付姓多由此郡分衍而出故后世付姓有以琅邪为其郡望堂号的东汉时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付融可谓付姓见诸史册之第一人也表明了付姓缓慢向周边各省播迁的史实魏晋南北朝时期付姓逐渐遍及黄河中下游各省并有南徙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四川湖南等南方省份者隋唐之际付姓之主源依旧繁衍于北方唐末五代时陈州宛邱今河南淮阳赵州昭庆今河北赵县成为天下付姓关注之焦点可谓人丁兴旺世代显达当然此一时期的动荡不安也加剧了北方付姓南迁的脚步江西成为付姓这一时期的主迁地两宋时期付姓发展有了新特点原先繁衍于北方以北方为中心聚集区的付姓其重心向南部省份转移而且无论在人数抑或在名人人数上都反映了这一特点宋元时期江西等地的付姓开始进入福建而后分衍至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历明清两代付姓逐渐播迁到台湾祖国之东北西南西北各地如今付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海南二省多此姓上述两省之付姓约占全国汉族付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郡望堂号付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琅邪郡秦代设置治所在琅邪故城在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西汉移治东武即今山东诸城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堂号琅邪忠厚积善等宗族特征1付姓当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南2付姓人才蔚蓝尤多能征惯战之勇将3付姓于宋代以后发展之重心移至南部省份虽进入南方时间不算长但对南部省份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4付姓得姓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名人精粹付融陈留浚仪人东汉名士少为都官吏耻之而去游太学师事李膺膺每见融辄绝他宾客听其言论每捧手叹息由是知名公府连辟不应后以寿终付载蜀今属四川人唐代官吏德宗贞元中由荐入仕辟四川掌书记历协律郎监察御史工诗有集付令奇沂州临沂今属山东人唐代将领初为卢龙军裨将后投薛嵩再事田承嗣及田悦拒命被田悦所杀临刑色不变卒年七十九付璘令奇子唐代将领初为田悦将后降马燧拜特进封义阳郡王李怀光反从燧征讨有攻入朝为辅国大将军付道昭蔡州今河南汝南人唐末将领军阀李茂贞养子茂贞兵败降朱温任右司马勇毅而少谋每战先发往往多败付习五代时赵州昭庆人初事赵王王镕镕为张文礼害习请后赵庄宗击赵讨文礼报冤庄宗壮之遣将助之历宣武军节度以太子太师致仕付蒙付习子五代时官吏进士出身性刚直仕后唐为成德军节度使后事后晋累官礼部侍郎付令谦付习子五代时将领有勇力以父任为将官至赵州刺史有善政时称良刺史付存审陈州宛丘人五代时将领李克用时典义儿军性谨厚为将识机知变破后梁击辽兵大小百余战屡奏捷历忻州刺史安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宣武军节度使卒于幽州付彦超存审子五代时将领仕唐为汾州刺史累官安远军节度使付彦饶彦超弟五代时将领少骁勇能骑射仕后唐任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诛叛将张谏拜忠正军节度使入后晋拜义成军节度使付彦卿陈州宛丘人宋初将领历事后唐后晋后晋时讨平青州杨光远移镇许州封祁国公又败围阳城之辽军改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历后汉至后周累官天雄节度使封魏王入宋加守太师后移凤翔节度使有谋善战赏赐悉分给士卒故人乐之为用辽人甚畏之称为付王其女被柴荣纳为继室册为皇后长子付昭愿从宋太宗征北汉攻辽国战功赫赫真宗时任天雄军刑州二铃辖次子付昭寿官至益州铃辖因凌忽军校被部卒所杀付之恒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诗人诗风清峭脱凡著有秋声馆吟稿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