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漫长长过梦 上传于:2024-03-31
做聪明的教师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我们经常抱怨做教师累,做一个小学教师更累,总说没有自己的时间,总觉得是心力憔悴,看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之后才发觉这些累都是我们没有做好而导致的,原来老师一样可以轻松的工作。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将简单浅显的问题变得复杂,往往将现成的问题肢解细化,细嚼慢咽的灌输给学生,这无疑给自己增加了工作负担。有时候,我们还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遇到问题我们总是采用单一的方法去处理,结果可能不会令家长和同学满意,会增加许多的工作难度,这样就会感觉累。这时,我们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让自己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就要做到面对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问题时,必须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选择适当的时机,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虽然我们不能做最聪明的老师,但要不断地努力,因为聪明的教师才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聪明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 表扬的艺术 表扬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什么,孩子对自己说什么。要使你的表扬有建设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说以及我们的感觉,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有益表扬的基本原则在于:描述而不是评价,叙述而不是作判断。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出对自己的评价。 表扬有两种:一种是评价式表扬,是有害的,一种是赞赏式表扬,是有益的。在表扬过程中,我们应当对孩子表达我们对他的努力、帮助、工作和成就的喜欢和赞赏,然后由孩子本人对自己做出判断。如果我们对孩子赞扬的事连同自己的感受一起真切地表达出来,孩子就会对他们自己形成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印象,而判断性的表扬很可能引起人们之间的焦虑和紧张,甚至有可能破坏人际关系和正常交流。 要使你的表扬有建设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行。另外,放弃使用评价性的陈词滥调(如“好”、“了不起”、“太棒了”、“好极了”等),要学会用更加生动积极的表示感激和肯定的语言。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恰当的交流 要改变课堂的面貌,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老师如何和孩子交流,往往对孩子的生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期待与孩子改善关系,就需要放弃那种一律拒绝的语言,学会新的能被接纳的语言。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就必须先抓住孩子的心。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交流过程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成人应该对孩子传达健康美好的信息,孩子总是从父母和老师的交流方式中,感受成人对他们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并以此影响他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父母和老师的话语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命运。 恰当的交流不仅能够改善教学,而且是教学的关键。然而,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没有付诸实践,没有把教育的全部力量放在孩子的成长上面,去努力丰富孩子的人格中,美化孩子的生命。老师,需要高水准的交流能力。聪明的老师对自己的用语非常敏感,他知道,学生学到多少东西有赖于老师教学的风格。因此,他能善解人意,在对话中传达出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他能够敏锐地探索到哪些交流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为人师表者既要做到自己的教育卓有成效,又要防止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伪善。没有什么比虚情假意更使一个人身败名裂的了,没有人能够装得关怀体贴而最终不被察觉。因此,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除了表里一致外,别无他法。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悄悄话”在作文批阅中的作用 一、激励式的“悄悄话”——挖掘内在的潜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栽塔尔博士用实验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和成就。而自己信任和崇拜的人对自己的赏识更能给予自己无穷的力量。一般来说,教师是学生信任和崇拜的人,因此,教师在作文评语中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教师在批阅作文时要尽量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词语用得恰当,一个句子写得生动,一个段落写得精彩,都要做好记号,针对学生习作中的一个成功之处,在评语中由衷地喝彩,大力赞赏。 二、商榷式的“悄悄话”——培养自主意识 其实,小学生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用太高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如果写商榷式的评语,他们更易于接受。学生有迫切的成人意识、人格尊严,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读了评语后觉得老师在和自己商量。如:“这个词是不是可以换一个?”“你说对吗?”等。这些批语一改传统的批判式语气,代之以商榷性的语句,亲切而平和,既充分发挥了评价的作用,也带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作文或思想行为提出建议,让学生自觉根据老师的指导去修改作文,去调整自己的言行,收到显著的效果。同时,增加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育要以人为本 ——读《新教育之梦》 “教育”是什么?是教授知识还是育人?这,我想是做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在和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总告诉他们,我的教育目标就是“不求成材,但一定要成人。”在看完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这本书后,更坚信了我的教育目标。 朱永新教授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看过之后,其中“理想的德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理想的德育”是这本书的第一篇章,可见朱永新教授非常的重视德育工作。当今社会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真的是非常让人担忧,有的孩子缺乏一种和别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品德,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处理矛盾,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挫折,不知道怎样去处理,所以现在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的确,德育应该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在书中,他说“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在孩子们与孩子们的交往中。”我想,这也许就是“无痕的教育”吧!平时,我们似乎已习惯于说教、灌输,到头来苦口婆心,嘴唇磨出老茧仍收效甚微,老师说在课堂上要遵守纪律,可仍有学生在底下大声喧哗;我们告诉孩子们要学会“给予”,可孩子们却总是做不到。为什么呢?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让学生乐于接受的途径。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德育,应该“让学生与书本为友”“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重视心灵的沟通”,还要教给学生“自警、自我、自励”。他还告诉我们“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也就是我们给学生设定的教育目标一定要让学生易于做到,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实际。这些,无疑都给我们指明了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 当然,德育工作单单靠学校是不够的,所以朱永新教授提出了:“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以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相互配合,形成德育的优势力量。相信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会有更大的成效。 教会学生学习 ——读《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感 最近看了一本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书中针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