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试题苔莘
工 (2012*济南二模》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入。明半音在和等级,各以差次名国宅,
下卖家服以家次。有功考显荣,无功者虽密无所芬各。”…… “商君相泰十年,
宗室站成多怒望者。
一 《史记》孝六十八《商车列传
材料二 商兰治泰,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常不过亲近。法及大
子,浆划师傅。基年之后,道不失进,民不朗取,兵蔷大强,谱候中申。
一《战国策。末策一
《1) 氮材料一,简要指出“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县多优望者”的原因。(3 分)
《2) 从材料二看,商鞍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3 分》 从以上材料看,商六变法
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参考答案】
《1 商炉变法实际上是对新旧势力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变法严重破坏了旧势
力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和虐得利益,因此章到他们的反对。(3 分)
《1) 效果:民风好转,罕事实力强大,成为诸侯国中的强国,地位显著提高-
(3分)
原因, 按军功授读,提高了士兵的积极性,严格公平执法,法不阿贵,维护了
法律的坦严和权威,保证了变法法令的实施。(4 分)
2 《2012*浴坊一模)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车以条, 诸州户口,将俩不实,包或隐沉,刻公周私。富强着并逆有余,
贫剧者柳品不足。 一一《外节,食货志》
《1) 为解决上述问题,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3(4 分)
材料二”对部文帝改车的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学文帝改革是“消投的汉化”,
是北绝政治危机的开端.另一种现点认为,过文帝改革把拓践部的政权推进到了一个
新的商度, 是符合历史必然趋势的。
他) 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6 分)
【参考答案】
《措施:推行均田制: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4 分)
他) 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孝文帝改革, 全盘 “汉化”导致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政治危机不断深化。(6 分)
同意第二种观点。 理由: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北魏封建化
进程,加快了民族大融合进程。(6 分)
《说明:只答观点, 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2012*沸坊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初经济发展,与上税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 顺治和康昭时,编订改正
役全书》,改进纳税刺度。康申五十年,宣布洪生人丁,永不加哑,固定丁税,稳定
了全国的丁税负担。赣正元年,制定捧丁入亩政策,将丁税平分折于地亩之内,
变成了单一的土地税。 一基志《清史》
材料二改革 30 多年来,我国家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成除人民公社,确立以家
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害贞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农村经济体制; 乡镇全业措军突起,小城镇攻才发展,农村
市场兴旺繁杂,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
农村党的建设、基层民主记举制度的完善,铺神文明过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加刀
发展。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一他文《当代中国研究人
《1 据烤料一,指出清初鞭税政策发生的变化。(2 分》结合所学指出这些变
化产生的影响。(3 分)
52) 揭材料二,归纳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特点。(3 分》 与材料一相比较,两
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 《2 分)
【参考答案】
人变化:税种简化,征税标准发生变化。 (2 分)
影响,削弱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生产; 缓和了巴
盾,有利于社会舟定。 (3 分)
名)特点; 改革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发展生产与调整结构相结合; 政府主导与市场
调节相结合,经济改革和民主改革相结合。 (3 分,答出三点即可得 3 分。)
不同: 前者维护封建统治;后者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2 分)
4 (2012*泰安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6 年,亚历山大二世向页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刘传,我
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
着政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训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
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材料二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定武一体以至庶民,
各闻其志,务必人心不俊,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
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特文",
请回答:
《0 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俄、 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分)
《2) 结全所学知识,指出俄、日两国的改革在核心主张、改革方式和局限性上的相
同之处。(6 分)
【参考答案】
《1) 不同: 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日本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
文明来改造社会。(4 分)
《2) 不同: 核心主张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富国强兵,改革方式都是自上而下
的改革, 局限性,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6 分,每一项2 分)
5 《2012*保定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2 年日本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 《学制令》,文部省把大力发展
小学教育,把普及国民义务教育作为实施《学制令》 的首要任务,并投入大量的教
育经费。并规定要开办工《机械、矿山)、农、水产、商业等 10 中实业学校,用以
进行职业技术教育。1879 年颁布了《教学大旨》突出强调日本文化教育的宗旧在于
根据祖宗的训奥,形成忠孝仁义的思想品德。t教育救语》则要求臣民“一旦危急、
则义勇奉公,以扶槛天雯无穷之皇运”。
材料二”俄国 1863 年的《大学章程》 和 1864 年的《初等国民学校章程》 和《文
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 等教育章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办各类
实科学校,二是开办十由文科中学、陆军幼年学校和教会学校。沙皇政府规定、只
有在二典文科中学毕业的学生才能升人大学学习。十典文科学校的教育,是使学生
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古典学科上,修业期长达作年实际上学生都是贵族的子弟
陆军幼年学校是专为帝绪军官和贵族子弟设立的、这类学校注重军人纪律、强调尚
武精神重视“中大*、“爱国” 思想的培养。与此同时,沙丘还保留了教会学校
此外,在 1864 年的《初等国民学校章程》中就明确规定,神学在各类学校教学科目
中居首位、僧倡有但任教师的优先权-
《0 所材料概括假、日教育改革的异同点。 (8分)
《2)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俄、日教育改革对两国的影响。(7 分)
【和参考答案】
5) 同,重视实业教育、中君报国思想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
异,日本重视普及国民教育,俄国教育受封建神学影响较大。(8 分)
《2) 俄.日都重视实业教育, 有利于培养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需要的实际有用的人才,
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助长了军国主义思想。(7 分)
6 《2012*唐山三模》网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国图志》是名源为“师下长技以前夷”而撰写的介绍世界历史、
地理和西方科技的著作,在日本引起极大反响,数年他刊印的各种版本达 22 种之多,
被普为“天下武夫必恋之书"。然而,《海国图志》在中国却不被重视,仅有三个版
本。1862 年,日本维新志士高术亚作到上海考察,发现该书竟然绝版!
材料二”1875 年,日本驻华公使琳有礼和李油章的对话 《节录):
认油章,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村党,独有对焉国改变昌有服装,模仿欧风
一事感到不解
森有礼, 我国昌有的服制,正如阁下所见,宽冰快,极适于无事安多之人,
但对于多事德劳之人则不完全合适, 所以它能适应过去的情况, 而于今日时势之下,
甚感不便,今改旧制为新式,对我国神益不少。
李靖章,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术是世
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0 括上述材料, 中日两国分别进行了什么社会变革? 对比这两次社会变革的主要
不同之处。(8 分)
《2) 说明中日两国社会变革给各自国家芝来的影响。(7 分)
【参考答案】
《0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洋务运动。日本全面西化,中国只学习西方军事科技。
《2) 日本,脱亚入欧,成为近代强国。
中国, 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状,中国依然深后挨打。(7 分
了。 《2012*济南 3 月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是
材料一”北魏文明太后、学文帝改革的最大特点在于,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
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