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福寿沟文化与刘彝
陆 川
赣州古城是一座典型的依水而建城市,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面一面靠山,水为赣州古城带来了无比辉煌的历史,但是也为赣州古城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灾难。据史记载,自赣州古城南北朝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把城池建在现在的位置,在之后的500多年间,曾经遭遇过不少的洪涝灾害,一直到北宋熙宁年间,赣州因为修建了比较先进的古代城市防洪防涝水利系统—福寿沟后,赣州古城内的洪涝灾害才基本上得到消除,老百姓才过上了高枕无忧的日子。
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71—1074年),朝廷工部都水丞刘彝先生被朝廷委派到赣州担任虔州知军后(赣州原来叫虔州,南宋绍兴22年,虔州才由朝廷下令改为赣州)。公元1071年,刘彝先生到任赣州后,目睹了赣州人民所遭遇到的洪涝灾害苦难,在上一任知军刘瑾开始组织修建好的一部分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工程的基础上,他充分利用自己城市水利方面专家的知识特长,经过反复思考和实地踏勘,根据赣州古城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特点,开始全面调整与规划设计建设“福寿沟”排水综合工程,以赣州古城南北向中轴线的州前大街(今文清路)为排水分界线,把西北部设计为寿沟,东南部设计为福沟,分别排出的雨污水,依据城市地理环境,在城池内开挖池塘四十多口,用以来收集储存城市内的雨水,不断调节城市下水道的排水量,并在城墙脚下设计出水口12个(原来叫水窗),把城市内的雨水、污水顺畅度排入东西北三面的章江、贡江和南面的护城河里,建成了一个设计十分科学合理的古代城市雨污合流综合排水系统,成为令人十分惊叹的城市古代排水系统建筑文化。
福寿沟名字的来由 打开宋代赣州福寿沟古地图,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在龟型的赣州古城图上,南北向一个清晰可见地一个古篆体的“寿”字型结构的下水道线路映入眼帘,东西向是一个古篆体“福”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图上。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受中国古代城市风水学文化的影响,而福寿文化又是风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彝先生把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为“福寿”篆体行态刻在赣州龟形城上,把福寿沟“纵横纡析,或伏或见”地布局在赣州古城四面低、中间高的城池内,寓意就是把福寿沟设计为嵌在龟背上的龟背纹,就是充分地考虑了赣州古城的永固,寄托了刘彝先生的美好愿望和对广大赣州人民的福祗期望,因而赣州福寿沟因主要线路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而得名。
当然,由于福寿沟线路设计走向时过于追求古篆体字型形状,纡回曲折,线路复杂多变,特别是有的设计建设在民房底下,有的穿房而过,有的故意绕道而行,虽然达到了篆体字型形状的要求,但是这也为后来福寿沟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福寿沟的结构 福寿沟工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主次沟渠,主沟渠是将池塘里的水排往河里的主要通道,分别将城市的污水收集排放到贡江和章江;主沟渠一般为矩形断面,砖石砌垒,断面宽大约90公分,高180公分左右,沟顶用砖石垒盖,次沟渠比主沟渠稍微小一些,有大有小,一般根据所处地段的排水量而设计大小,主次沟渠纵横遍布城市的的各个角落,二是池塘。古代赣州城池内容有四十多口池塘,清水塘、荷包塘、蕹菜塘、花园塘、铁盔塘、凤凰池、金鱼池、嘶马池等四十多口池塘连通起来,池塘与福寿二沟相连通;池塘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暴雨时的雨水调节容量,减少街道淹没的面积和时间,池塘规划设计成收集城市污水、雨水排放、串通城市诸多池塘和蓄水调节雨水流量、调节城市环境空气湿度的环保系统,形成池塘停积淤泥、减少排水沟的淤积、池塘养鱼、淤泥作为有机肥料用来种菜的生态环保循环链;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池塘养鱼、淤泥种菜,形成一种十分科学合理的生态环保城市排水循环链。三是明沟。明沟是每家每户房屋的雨水收集渠道,古代城市的建筑一般都是一两层高的底建筑,屋面大部分是采用瓦结构,所以雨水都会集中排放在屋檐下的排水沟里,通过排水沟再吧雨水集中收集到池塘里,暂时储存起来,达到调节排水容量的目的。
为了防止洪水季节江水倒灌,刘彝先生把12个出水口都设计了防止江水倒灌的拍门,这种叫做”水窗”结构设计十分合理,主要是运用水力学原理,江水上涨时,利用水力将外闸门自动关闭,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则借水窗内沟道之水力将内闸门冲开。通过水窗的作用,不会造成城内内涝灾害,水窗结构包括了外闸门、度龙桥、内闸门和调节池四个部分。
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且有足够的水压力(冲力),刘彝先生采取变断面,加大坡度的方法来加大水的水流速度,进入水窗的水增加流速2-3倍,水窗的坡度是4.25%,比正常下水道大4.1倍,这样就保证了水窗内的水保持强大的水压,既可以冲刷走水中的泥沙和杂物,又可以冲开外闸门,直接将泥沙和杂物排入江中。
福寿沟的面积范围 福寿沟是赣州古城雨、污合流制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福寿二沟大致以现在的文清路为集水范围的分界线,福沟以南门口以东,主要是排城市东南部之水,包括现在的厚德路、五道庙、寿量寺、荷包塘、东门井、东门大街一带,集水面积约1.7平方公里,主沟长约8.6公里左右;寿沟主要排城市西北部之水,集水面积约1平方公里, 主沟长约6公里左右。
福寿二沟的集水面积合起来约2.7平方公里,当时的赣州古城面积是3.05平方公里,那么应该还有0.35平方公里面积没有铺设下水道,我们从清代保留下来的福寿沟地图上可以发现,在城市的西南部一带,是当时的武教场,也就是现在的城市西部的小教场一带,可能主要是因为当时那片地区仅仅作为兵勇的军事训练场所,而没有人员在那里居住,所以没有把福沟向那片区域延伸。
福寿沟完成后,后来也陆续修建了一些支沟,从而形成了主次分明,纵横交错,条贯井然,排蓄结合的古代赣州城城市排水网络综合系统。
福寿沟的管理和维护 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7年)福寿沟建成完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932年,九百多年中,由于倒塌淤塞,排水功能大为降低,历史上除了平时的小修小补外,有史记载的大概进行过四次大维修;分别是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清朝同治八年(公元1867年)、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和1953年的四次维修,其中以清朝同治六年开始,刘峙主持修建的维修工程最为浩大,也最为全面的一次维修工程,这次维修历时三年多时间,耗费开支四十八万两。刘峙还主持绘制了《福寿沟图》,也是我们现在唯一仅存的福寿沟地图,清代同治《赣县志》中还专门对这次维修工程作了《修福寿沟记》。其次是1953年开始的清理、修复和改建工程。
福寿沟的重要作用 福寿沟在赣州的九百多年历史中,对赣州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赣州的老百姓带来了极大地好处;直到今日,仍然还在使用。人们惊叹的是,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朝代,当时的经济、科学技术条件下,能够完成这样一项规划设计合理,科学技术含量较高,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