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隐”思想看白居易的园林造境艺术
TEXT / 李朝霞
【摘要】白居易对园林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趣,园林是白居易实现“中隐”生活的依托,从他的园林诗中可以看出他对水景观、花木景观、亭堂景观的布置,对简洁自然质朴风格的追求。
【关键词】中隐;水景观;花木景观;亭堂景观
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帝王狩猎的原生态原野山林发展而来。汉时,私家庄园得以发展,庄稼、鸡豚、林木、花鸟、山湖一应俱全,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魏晋时期,私家园林兴起。士人畅游山水、饮酒赋诗,兰亭之会、金谷雅集,士大夫把大山大水之状貌移植到私家园林中,从而使原本粗放式的园林更加精致化、艺术化。园林渐渐和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一样,获得了独特的艺术表达。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私家园林的兴盛奠定了社会基础,私家园林成为高官达贵审美志趣的显现。园林也成为闲适文人实现“中隐”不可或缺的条件。作为仕人和诗人的白居易提出了“中隐”思想,园林是他实现“中隐”生活的依托。白居易对园林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趣,亲自造园,写了许多园林诗。《池上篇》:“勿谓土狭,何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