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都市圈构建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范毓灼 刘复友 程国辉
(安徽省城市规划协会)(安徽省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合肥都市圈构建的必要性
都市圈构建的理论基础源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理论。
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绝不能把影响区仅囿于安徽皖中一隅,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决定着合肥要从省域以至于更大的区域角度来看待都市圈的发展,都市圈应在未来的发展中建成具有省域影响或省际影响的中心城市集结地。
其次,合肥都市圈建设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国内外都市圈概念上一般指以特定的通勤时间为半径,可以接受城市的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发展中的合肥,其自身的辐射力和集聚力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据《合肥市近期建设规划》,合肥市实际居住人口近期(2005年)达200万人,远期(2010年)达300万人。其相应的腹地和影响区域也在逐步拓展。
合肥都市圈建设的必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建设强大的省域中心城市,带动省域经济腾飞的需要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规模偏小,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策略。安徽省域城市首位度低,中心城市实力不强,省域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经济实历程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合肥都市圈的空间拓展必将增强区域整体的经济实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用地和腹地范围都必然随之发展,以支撑中心城市的发展,合肥城市的发展在从“点”走向“面”的同时,都市圈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2、增强省会城市竞争力,赢得与周边都市圈竞争优势地位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资源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必然导致竞争。谁占有的地域空间和腹地范围越广阔,谁就能在运筹空间和资源方面更加得心应手,也更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合肥周边东有南京都市圈,西有武汉都市圈和昌九经济走廊,北有徐州都市圈。这些都市圈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安徽省边境的一些城市。合肥要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努力扩大腹地范围,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和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
3、整合区域资源,实施联动发展,避免重复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进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要求中心城市建设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整合区域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保、设施共建,避免重复建设。
二、合肥都市圈构建的原则及区域范围
合肥都市圈构建按以下原则:
① 中心城市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② 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③ 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的原则;
④ 生态环境保护和协调的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确定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将半径200公里范围或2小时通勤圈从空间联系紧密程度分为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和经济协作圈层。
(1) 核心圈层。包括合肥市区、肥东、肥西两县城以及长丰县南部中心城镇,基本和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市区范围基本一致。远期城市发展规划中肥东、肥西两县将撤县设区,合肥北面的双墩镇也将发展为卫星城镇。核心圈层即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的建设范围。远景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应达到300万人左右;GDP的中心度要大于45%;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要不小于其本身人口的15%。
(2) 紧密圈层。指与中心城市经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的商圈和产业圈,存在较为紧密的空间联系的区域。紧密圈层包括以上核心圈层加上六安市区、舒城县、庐江县、巢湖市区、寿县南部等。紧密圈层内共有人口约900万人,GDP总值现状约500亿元。紧密圈层中各城市文化背景相似,空间联系紧密,城市向心度高,是进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较高城市化区域(也即本文中重点阐述其发展策略的都市圈概念)。
(3) 经济协作圈层。指空间上相互邻近,各城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引力,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协作的区域。这一圈层城市大致位于200公里的范围内,包括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六安市、巢湖市以及中心城市等11个地级市市域范围,这一地区现状城市数量占全省的64%,建制镇数量占全省75%,总人口占全省78%,经济总量占全省总量80%,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精华地带。这一区域随着中心城市实力的强大以及区域设施的完善,有可能形成一个较大的城市结节区域。
三、合肥都市圈的发展目标
1、总体建设目标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总目标是: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管理一流、环境生态良好的现代化都市圈。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培育安徽经济发展增长极;促进各城镇协调发展,区域资源合理利用,基础设施、社会设施、重大项目合理配置。逐步把合肥都市圈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和自身特色的省会城市圈层,以及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次级中心。
2、空间拓展阶段目标
合肥都市圈的空间拓展按时间发展的先后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近期、远期和远景。
近期目标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力发展核心圈层,构建中心城市,增大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协同发展紧密圈层城市。
远期目标:重点发展紧密圈层,通过支撑体系的完善,促进圈层内城乡一体化发展,培育六安、巢湖两个次级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经济协作圈层城市,努力扩大都市圈腹地,拓展城市生存空间。
远景目标:以合肥为中心,构建包括11个地级市在内的城市结节地区,形成“一心”(合肥)“两翼”(六安、巢湖)“八星”(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蚌埠、淮南)的空间布局形态,培育成高度城镇化地区,安徽省举足轻重的经济增长极核。
四、合肥都市圈的发展策略
1、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1) 错位竞争下的区域城市
现代社会,竞争无所不在,都市圈与都市圈之间存在竞争,都市圈内部各城市也存在竞争,竞争导致分化,使各城市高度分工,高度分工下的各城市相互依赖,也更需要合作。
各城市由于本身的资源廪赋条件不一样,都存在着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避开劣势领域,发展优势领域,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也才能融入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中去。都市圈内各城镇必须明确各自的主导产业,确立各城镇本身的产业发展方向,避免“小而全”的重复建设。
(2) 创新极核和转化区
国际上的大都市都是作为一个创新极核存在的。大都市内集中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研发机构,其对区域的贡献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创新上,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国家科研基地,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院校12所,中科院合肥分院、中国同步辐射实验室等科研院所19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万多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市民比例较高,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科技智力密集区。合肥现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被定为向亚太经济组织(APEC)开放的工业园。1997年合肥市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3个技术创新试点城市之一,1998年合肥市成立了技术创新促成中心。全市有高新技术产业120家,占全省总数的47.3%,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有88家。合肥市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完全可以成为都市圈内的创新极核。
都市圈中其它城市由于其人才智力资源的不足,只能作为创新转化区域存在。这些城市必须加大科技成果引入力度,吸引创新成果在本市转化。
(3) 都市圈各主要城镇主导产业发展布局
合肥市:
① 先进的制造业。合肥制造业拥有美菱、荣事达等一批著名品牌,建有海尔工业园,加入WTO后,制造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② 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都市圈创新极核的合肥市区,教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③ 服务产业。作为省会的合肥要服务全省,必须拥有一批级别较高的服务产业。大型商业集团、科教服务产业、旅游服务产业应该在省城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六安市:
① 工业应以发展机电、轻纺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六安市机电、轻纺行业已经初具规模,这些行业在未来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六安市竞争中的优势行业。
② 六安区域服务业中心,六安市是六安市级行政机关的驻地,其服务功能也辐射到皖西各地,皖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六安市也是皖西旅游区的重要服务基地。
巢湖市:
① 工业未来发展的五大产业,建材、食品、纺织、化工等。建材产业在巢湖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在未来也是发展中的重点行业之一。
② 巢湖旅游区的服务基地之一。巢湖市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巢湖风景区2001年进入国家级重点风景区行列,巢湖旅游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作为巢湖旅游区服务基地的巢湖市拥有发展的优越条件。
(4) 旅游产业的发展协调
合肥、巢湖、六安3地旅游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应强化合肥旅游圈建设。合肥应着眼城市的悠久历史和城市的现代化,以古城特色和现代化大都市形象吸引人,全国和国际旅游可以打出“包公”牌、“三国”牌,省内旅游应侧重于现代化大城市的宣传;六安应着眼于“山”的特色来吸引人,六安是大别山旅游的服务基地,可以大力发展山野生态游和原始森林探险游。巢湖旅游发展应着眼于“水”上作文章,围绕巢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打出巢湖休闲度假旅游牌,合肥、巢湖市应联手进行巢湖旅游开发。
2、城镇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策略
合肥都市圈发展的成熟时期应形成两大圈层,其一是核心圈层,即以合肥为中心,包括肥东、肥西的中心城市建设范围,其二是紧密圈层,包括六安、巢湖两个次级中心以及舒城、庐江等卫星城镇。
城市圈两大圈层形成四级中心城镇,第一层次是大合肥市区,包括原合肥市区以及肥东、肥西两个规划拟撤县设立的区。第二层次是六安、巢湖两个副中心城市。第三层次是以庐江、舒城、双墩、三河、下塘集等城镇形成的卫星城镇。第四层次指一般的建制镇。
大合肥市区人口将在2010年达到300万人左右,巢湖、六安市区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50万人左右,庐江、舒城县城将达到15万左右,其它卫星城镇在规划期内也将达到5—8万人左右,形成核心结节区域在空间上均衡分布,共同促进都市圈发展的局面。
合肥都市圈应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通过多种方式发展郊县经济,壮大乡镇企业,一个发展良好的都市圈应是城乡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区域,城乡一体化需要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一体化作支撑。
都市圈城镇将形成沿交通干线为轴线的空间布局形态。将形成三条主要发展轴线:一是沿312国道和宁西铁路的合肥—六安西向发展轴,二是以沪蓉高速、合安路、合九铁路为依托的南向发展轴线,三是以华东第二通道,合芜高速公路为依托的东南向发展轴线。
3、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的协调配置策略
基础设施是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基础,社会设施是都市圈发展的动力。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将大大缩短各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扩大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社会设施的配置随着都市圈的发展而不断升级,而其自身又对都市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应从不同的地域空间范围内进行协调。
(1) 基础设施的协调
① 各圈层基础设施配置原则
核心圈层。应努力做到“一体化”,中心城区拥有的基础设施也应努力覆盖到本圈层的每一角落,避免边缘化地区存在。交通方面,公交线路应通达各处,重点加强公路交通网络建设,提升路网等级和加大路网密度并举,建成主城区和郊区一体化、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系统;供水、排水、电力、电讯管线也应覆盖到各处。
紧密圈层:应努力做到“融合化”,本区域范围内各结节点(六安、巢湖及各卫星城镇)内部在完成“一体化”的基础上,要保证结节点之间要有主要的联系通道。交通方面,依托宁西铁路、华东第二通道、合九铁路、312国道、合巢芜、合安高速公路等干线,同时构建都市圈内部的交通网络,修建合肥至六安、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