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没有依靠只剩骄傲 上传于:2024-06-13
《公输》练习题 1.《公输》选自《________》。墨子名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 ”,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2.《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_________ 记述墨子__________的辑录。 3.《公输》一文通过________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文中墨子连用三个对比,将楚宋两国的物产作了比较,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正如自己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演练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公输盘( )为楚造云梯之械。 (2)胡不见( )我于王。 (3)荆( )有云梦,犀兕( )麋( )鹿满之。 (4)舍其文轩( ),邻有敝舆( )而欲窃之。 (5)江汉之鱼鳖鼋( )鼍( )为天下富。 (6)宋,所谓无雉( )兔鲋( )鱼者也。 (7)此犹锦( )绣之与短褐( )也。 (8)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 )为械。 2.解释加点的字词 (1)起于鲁________ (2)请说之________ (3)胡不已乎________ (4)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 (5)虽然________ (6)以牒为械________ (7)待楚寇矣________ (8)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 (9) 公输盘不说________ (10) 吾义固不杀人________ (11) 义不杀少而杀众________ (12) 愿借子杀之________ (13) 不可谓智________ (14) 方五千里________ (15) 子墨子九距之________ (16)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_______ (17) 公输盘诎________ (18)今有人于此________ (19)然,胡不已乎________ (20)不可谓知类________ 3.区别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以:将以攻宋________ 以牒为械________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________ (2)类:不可谓知类________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________ (3)于:起于鲁________ 至于郢________ 今有人于此________ 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 有余于地________ 于是见楚王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中“请”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B.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C. 臣是以无请也。 D.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知而不争。 B.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C.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之意。 D.子墨于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 6.结合“为”“之”的用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解释。 为:介词,给、替。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做、当做。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词,是。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焉”和“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结构助词,借助“之”将宾语提前。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的。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他(代“侮臣者”)。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代所要说明的道理,缘由。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为何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既已言之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夫子何命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吾义固不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杀所不足而争有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根据自己的朗读感受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1)公 输 盘 九 设 攻 城 之 机 变 (2)然 臣 之 弟 子 禽 滑 厘 等 三 百 人 9.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接待墨子,说的话很客气,但实际是询问他来访的目的。 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断然拒绝了墨子的规劝,并把攻打宋国的责任推给了楚王。 C.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肯定了墨子的意见,但又表明是因为公输盘造了云梯,攻打宋国实在是迫不得已。 D.“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墨于义正词严地警告楚王和公输盘,宋人严阵以待,将消灭来犯之敌。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一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B、《公输》一文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 C、墨子勇于面对问题,说服了楚王。这表明,对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D、《公输》一文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 11.下列称呼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子墨子闻之(前“子”,先生;后“子”,古代对学者的尊称) B.夫子何命焉为(古代妇女对丈夫,学生对老师、对学者的尊称) C.北方有侮臣者(秦汉以前一般人称呼自己时的谦称) D.愿借子杀之(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三、阅读文段 (一) ○1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2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氅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4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5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6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7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8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下列句子中与“楚王问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 )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C. 温故而知新。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舍其文轩。(轩,窗户) B.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见) C.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仁,友爱) D.胡不已乎?(胡,为什么) 3.下列句中“之”用法与“荆之地,方五千里”的“之”相同的是 ( )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C. 子墨子九距之。 D.公输盘之攻械尽。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邻有短褐而(其人)欲窃之。 B.王曰:“(此人)必为有窃疾矣。” C.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盘)必取宋。 D.虽杀臣,不能绝(宋城守御者)也。 5.第①段中,连设三喻,舍文轩而窃敝舆,行为怪诞荒谬,目的是为了引出楚王对此人的评价:“__________ ”。 6.①、③两段联系密切,用“文轩”、“锦绣”、“粱肉”比楚国之 ;用 、 、 比宋国贫穷弱小,资源匮乏。 7.文段画线句中的两个“吾不言”各有什么隐含义?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能概括一下课文中所描绘的墨子、公输盘、楚王的形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