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重点篇目阅读提纲
《忆读书》阅读要点(第一单元)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突出读书感受的强烈。[(1)点题(2)总领(3)感受]
2、第二段中“不是……而是……“这句话突出表现了什么?
突出表现了“我”对《三国演义》的喜爱。[喜爱]
3、说说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表达出“我“对故事下文的渴望和眷恋之情。[(1)渴望(2)眷恋]
(2)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
表明“我”下了很大的决心去读书,也说明“我”读起来很费劲。[(1)决心(2)费劲]
(3)居然越读越懂
表示出乎意料,表现了“我”越读越懂的惊喜。[(1)意外(2)惊喜]
4、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对《三国演义》的喜爱?
因不能听讲《三国演义》,只好带着无限悬念含泪上床睡觉;咬牙下决心自己阅读《三国演义》;和书中人物同悲共喜,为关羽和诸葛亮的死而大哭。[(1)含泪上床(2)咬牙阅读(3)同悲共喜]
5、书中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请结合本文举例说明。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气愤填胸”;《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6、根据文意,说说作者喜欢读《水浒传》,不喜欢读《荡寇志》的原因。
《水浒传》人物个性鲜明,《荡寇志》没有人物个性。
7、指出下列三句话中引号的作用
(1)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滋味。(表示引用)
(2)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表示着重指出)
(3)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表示特定称谓)
8、同是读《红楼梦》,作者在十二三岁和中年时,对书的理解有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主观原因:十二、三岁,作者对《红楼梦》的兴趣不大;中年后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滋味。
客观原因:《红楼梦》本身含义深刻,不好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红楼梦》的理解增强,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增强。
9、作者说“读书好”,你能从“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段中找出能表明“读书好”的句子吗?
(1)“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2)“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10、作者要求大家“读好书”,请你说说作者的好书标准是什么?
情节精彩,人物如生,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
11、作者还教给大家选择好书的方法,这一好方法是什么? 进行比较。
1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三个短句可以互换位置吗?
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大家的勉励。[(1)总结(2)勉励]不能。因为这三个短句之间有先后依存的关系,“读书好”是先决条件,是总的原因;“多读书”是在先决条件下产生的结果;“读好书”是更进一步说明“多读书”的具体内容。故不能互换。(意思对即可)
13.作者说看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后感到“气愤填胸”,“气愤填胸”本来可以用成语“义愤填膺”来说,可为什么要用“气愤填胸”而不用“义愤填膺”呢?
因为这篇文章是写给学生读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用学生能理解的话去表达。
《风筝》阅读要点(第一单元)
1、第①段中“惊异”和“悲哀”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惊异”的是冬天的空中浮动着风筝。“悲哀”的是想起了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景物(环境)描写。渲染肃杀气氛,衬托人物悲哀的心理,为下文作铺垫,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归纳第②段的内容,并说说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内容:写过去故乡放风筝的事情。
作用:渲染故乡春日儿童放风筝的热闹景象,表达我对冷酷现实的憎恶,对春日温和的憧憬。
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现在由北京看到风筝联想到故乡放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就觉得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5、“我”对放风筝持什么态度、对小兄弟呆着看风筝又持什么态度?
“我”对放风筝的态度是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对小兄弟呆着看风筝的态度是认为是笑柄,非常可鄙。
6、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儿童形象?
描写方法: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儿童形象:瘦弱多病、天真活泼、无拘无束、喜爱风筝。
7、第③段写“我”和小兄弟对风筝的不同态度,两者对比有什么作用?
“我”厌恶风筝,小兄弟异常喜欢风筝,两者对比揭露了封建思想对“我”的毒害,也为下文写“我”虐杀弟弟的风筝梦作了铺垫。
8、第④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举例分析。
(1)神态描写。“我”:愤怒、傲然; 小兄弟:惊惶、绝望。
(2)动作描写。“我”:折断、掷、踏扁风筝。
9、文中的“我”为什么要毁坏小兄弟的风筝?作者在描写当时的“我”时故意把自己写得很粗暴,这又是为什么?
“我”毁坏了风筝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做这种游戏是一件可鄙的事。以管理者自居,以自己的喜好左右小兄弟的喜好,不允许他去接近和制作本属儿童天性喜爱的玩具——风筝。作者把当时的“我”写得很粗暴是为了表现“我”的内疚与沉痛的自责
10、“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是为了强调小兄弟( 完全忘却 )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的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11、第⑤段中“我的惩罚”指的是什么?“精神虐杀的一幕”又指什么?
“惩罚”指“我”已为少年时代的举动受到了心灵的惩罚,感到后悔不安,由折毁弟弟的风筝而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精神虐杀的一幕”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把风筝折断、踏扁。
12、第⑤段“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一句中“不幸”一词该怎样理解?
“我”对小孩放风筝原以为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现在通过这本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认识的转变使“我”的良心受到谴责,所以说“不幸”。
13、为什么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游戏是出于儿童的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技巧、学习生活的经验,锻炼生活的能力。
1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悔恨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沉重。
15、文章描述了“我”和弟弟两个人物,请概括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兄弟俩人都是封建教育和反动的伦理道德的受害者。
“我”深受封建意识毒害,充当了虐杀童雅应有的好奇心和情趣,而不自知的可悲角色,但具有自省精神,弟弟既渴望风筝,又极为怯懦,不敢抗争,是个旧时代备受摧残的典型的儿童形象。
16.末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另,这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哀,被虐杀者而不自知。
17、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小兄弟对"我"的粗暴行为忘得一干二净,"我"无从补过,也就无法自慰,自然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另一方面,弟弟并不认为兄长行为是精神虐杀,被虐杀者毫无抗争,麻木意识助长了虐杀者恣意妄为。(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兄弟的浑然忘却使我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而虐杀者横行无忌,所以更令人悲哀、沉重。)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要点(第二单元)
1、第①段文字中“我爱我母亲”是文章的感情基调;“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点明了文章的题旨。
2、第②、③段文字交代了“我”的家境、它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铺垫。家境贫苦,世代为耕,造就了母亲勤劳刚强的性格,为下文具体写母亲勤劳的一生作了铺垫。
3、本文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美德为纬线,将典型材料巧妙编织,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质。请从第④至⑧段中找出中心句,并分析事例所表现出的人物特点。
第④段:“母亲是个好劳动。”(劳动好手)
第⑤段:“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整日劳碌)
第⑥段:“佃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持家能手)
第⑦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宽厚仁慈)
第⑧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爱憎分明)
4、第⑤段是写母亲的还是写自己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母亲。通过叙写自己的勤劳,写出了母亲的劳碌给“我”的影响,侧面烘托母亲的勤劳。
5、简要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总是”说明无一例外,强调母亲一贯勤劳能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佩。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着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