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者通过“基因置换”实现了对南美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
作者:文一
今天的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的庞大人口中很少有印第安人存在,无论是纯种的印第安人还是与欧美混血的印第安人都非常少。但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即拉丁美洲),虽然纯种的印第安人也非常稀少,与欧洲白人混血的印第安人(印欧混血)却一直是拉美国家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比如在墨西哥,含有印欧混血人口占总人口的93%)。
科学家们近几年对拉丁美洲很多国家大量的基因图谱分析,发现拉丁美洲的印欧混血人群中,其父系遗传基因的绝大部分(6-9成以上)是来自欧洲白人男性,而其母系遗传基因的绝大部分(9成以上)来自印第安女性。
这体现的是什么?这体现的是殖民者针对被殖民族裔的基因库中的雄性遗传基因,进行了系统性的“大置换”和“基因灭绝”!因为这种混血后代的特殊基因分布结构的产生,是因为历史上白人男性强行霸占和强奸印第安女性的结果。这才导致了混血人身上其印第安父系基因的大面积消失,印第安母系基因的大量保留和白人母系基因的严重缺位。
那么那些印第安男性的遗传基因哪里去了呢?这在印欧混血人的基因分布中是看不出来的。不过看看历史就会明白,恐怕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