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体系构建的思考.docx

174阅读 | 7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体系构建的思考.docx第1页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体系构建的思考.docx第2页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体系构建的思考.docx第3页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体系构建的思考.docx第4页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体系构建的思考.docx第5页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体系构建的思考.docx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向我警告 上传于:2024-06-23
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体系构建的新思考 张文闻,朱书卉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1816) 摘要:对贫困生困难程度的准确认定是高校顺利开展贫困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把有限的资助全用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需要正确合理地界定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从根源上加以解决,改变传统的资助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资助体系。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体系;资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27-02 随着高等教育成本的逐步提高和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增多的同时,贫困生资助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也日趋复杂多变。确保高校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不仅是当前政府、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教育公平政策、人才强国战略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 (一)高校自身认定法。学生自己递交申请,学校对申请的学生进行审核。通过班级、学院逐级把关、层层审核的方式确定资助名单。这种方法要求学校对学生的真实经济情况有准确的了解。 (二)在校月消费水平认定法。具体操作方法是统计出该生在学校的总的消费量,包括用于学习和生活的开销,将得到的数值与全校学生消费量的平均值进行比较,通过准确的数据做出判断。而且,自从各高校相继开通了“一卡通”消费系统后,取得和测算精确的数据也变得比较容易。 (三)综合认定法。是由贫困生提供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有效贫困证明以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详细记述该生的家庭成员工作、人均收入等基本经济信息。在递交申请后,接受集体评议。评议小组通常由班级同学组成,主要评议内容包括该生日常消费情况、生活水平等,评议结果公示后再报学校审核。这种做法在民主评议的监督下进行,其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大幅度提高。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在整个资助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微观上来说是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从宏观上来看更是落实高校资助工作政策、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只有在正确认定的前提下,才能将资助工作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展开。尽管目前在社会、政府及各方力量的协助下,高校的资助工作,尤其是对贫困生的认定有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合理之处亟待解决。 (一)贫困生界定范围模糊,认定标准不统一 现阶段对贫困生的认定分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三个等级。但是,每个级别的具体评判标准只是定性的描述,缺乏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定量评定标准。而且,由于不同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人民生活水平差异,也是贫困生认定标准化道路上尚待克服的难题。 (二)认定方法存在局限性 目前,贫困生认定主要采用文中提到的第三种方法,但这种以贫困证明为先决条件的认定,存在着真实性遭受质疑的尴尬。在有些地区,学生本人或其父母到生源地所在民政部门开具贫困证明,生源地相关部门或办事人员出于地方保护主义考虑,往往会根据贫困生要求开具与事实不完全相符的证明材料。而且,贫困生的认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该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改变而改变的,如果仅仅根据某个时间点的经济收入情况定义学生是否贫困或贫困程度,忽略变化因素,也会使认定结果产生偏差。 (三)认定环节存在不合理性 许多高校在对贫困生人数指标进行分配时常常采取按学生人数比例进行分配的方式。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是公平的、合理的,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生源地是存在差异的,并非总人数多的院系贫困生人数就一定多。这种分配方法有可能使得有些专业班级由于贫困生比例高于平均值而无法得到应有的资助,而那些贫困生比例低的专业班级也会存在名额分配不出去的现象,有限的资助金额没有发挥最优效用。其次,在确定的过程中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看似公平公正,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个性差异的实际。有的贫困生并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讲述自己的贫困情况博得大家的同情,他们往往更在意自己的隐私,最终导致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帮助。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体系 (一)优化分层模式,改进传统定级方法 目前,高校普遍是从经济层面给贫困生分层的,一般分为特别困难、比较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层次。但是,由于高校贫困生形成原因的多元性,除了经济上与其他同学存在差异之外,他们各自的成长环境、在群体中的自我定位、性格特点等也不尽相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每个贫困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也存在差异。 1.积极型。这一类型的贫困生心态健康,能正确面对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认为贫困并不可悲,也不可耻,并且有坚定的信念,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针对这一类型的贫困生,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劳动获得经济上的补助。 2.逃避型。这一类型的贫困生普遍不愿意面对和接受自身贫困的事实,其性格特点表现为内向孤僻,他们进入大学后,面对环境与周围人群的差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