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海南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0题;共40分)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 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 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 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 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答案】 B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材料“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体现的是孔子对社会道德构建的重视,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等级制度,A选项排除。C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百家争鸣的准确把握,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对社会道德构建的重视。
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
A. 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