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
模板
交底部位
主体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交底内容
交底内容
交底内容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施工图纸(以蓝图为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
四川省建筑施工承插型钢管支模架安全技术规程
《成都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化手册》
一、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1.1 胶合板模板:尺寸(1830×915mm)、厚度14m红色模板(使用部位梁板及节点)、黑色模板(剪力墙、柱)。
1.2 方木:36×82mm方木,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1.3 对拉螺栓:采用φ12以上的Ⅰ级钢筋(最好用HPB235),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在工程上使用时要穿PVC管沾油备用,地下室用止水螺杆。
1.4 隔离剂:严禁使用油性隔离剂,必须使用水性隔离剂。
1.5 模板截面支撑用料:采用钢筋支撑,两端点好防锈漆。
2、施工机具
木工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尺、撬棍等。
支撑体系:柱箍采用双龙骨双龙骨Ф48钢架管配山形扣件螺栓连接、钢管支柱、钢管脚手架或轮扣承插式快速手架、钢管脚手架等。
二、作业条件及要求
2.1、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和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大样。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布置图、分块图、组装图、加固大样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和非定型零件的拼接加工图)。模板的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2、模板拼装: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按模板设计图尺寸,采用沉头自攻螺丝将竹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按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竹胶板模板锯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竹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2.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隔离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2.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的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柱子加固用的地锚己预埋好且可以使用。
2.5、柱子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2.6外脚手架严禁堆放材料
2.7楼层混凝土浇筑前,楼层里面的钢管扣减丝杆螺帽等材料必须清理干净。
三、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1.1 安装剪力墙、柱模板
安装定位筋→沿模板外墙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安装主龙骨、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办预检
3.1.2 安装梁模板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木方→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梁底侧木方、腰楞和对拉螺栓(对拉木方夹具)→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办预检
安装顶板模板
架体搭设→安装横纵大小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顶板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办预检
3.2.4 楼梯模板支设工艺流程:
放线→钢管脚手架搭设→主龙骨铺设→次龙骨铺设→调整板底标高及起拱→铺设木胶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踏步模板安装→踏步板侧模安装→办预检
3.2.5,阳台、厨房、卫生间吊模
拼装模板→支撑马镫→吊模加固→校正→办预检
3.2 主要施工方法
3.2.1安装柱模板
1.安装柱模板定位钢筋,定位筋直径不小于 Ø12MM,与厨卫间相邻剪力墙、外墙柱脚贴PVC粘胶带,在下层墙浇筑混凝土时预埋老墙丝杆,间距不大于0.6米/根(详附图)。
2.模板组片完毕后,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
3.安装第一片模板,并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子主筋临时绑扎固定。
4.随即安装第二、三、四片模板,作好临时支撑或固定。
5.先安装上下两个柱箍,并用脚手管和架子临时固定。
1)柱高等于3米,柱箍间距不大于0.5米,第一道柱箍离地面0.2米。
2)截面尺寸单边大于0.5米时需设置穿墙螺杆。
6.逐步安装其余的柱箍,校正柱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
7.按照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子模板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注意在纵横两个方8。向上都挂通线检查,并作好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
8.将柱模内清理千净,封闭清理口,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3.2.2 梁模板支设工艺流程:
2、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3、支撑立杆间距900-1200mm,双向设置。立杆要求位置准确。搭设完的顶撑、轮扣式脚手架立杆和拉杆经检查有足够的稳定性、牢固性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搭设拉杆时必须用架杆敲打拉杆,避免松动。
4、铺梁底模板,≥4m跨的梁起拱2‰,见附表二。经验收后,用钢管扣件固定好。
5、钢筋绑扎好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主龙骨用木方固定好,梁侧模板上口要拉线找直,用梁内支撑固定。见梁模板支设图。
6、复核梁模板的截面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7、安装后校正标高、截面尺寸。将梁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8、在模板拼缝不大于2MM,大于2MM的用找胶带粘贴密封。
9、梁板模板施工完成后,将板面清理干净后移交给钢筋班组。
10、外墙边梁背楞木方截面尺寸的长边必须垂直于梁侧模板。
11、支模架支撑系统严禁与外脚手架连接在一起。
3.3.3 顶板模板支设工艺流程:
1、依据图纸标高在柱上标出本楼层的结构50cm线,并以此作为控制模板标高的依据。
2、挂好36*82木方下皮线,作为铺设楼面模板的依据,便于控制顶板模板的标高。
3、支撑立杆间距900MM-1200mm,双向设置。立杆要求位置准确。搭设完的顶撑、轮扣式脚手架(架管)经检查有足够的稳定性、牢固性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见标准跨顶板、梁支撑点图及顶板模板支撑图。
4、为进一步保证模板的平整,在柱的钢筋上标志好板面50cm控制线,拉线调整顶板模板的木方、龙骨及板面。顶板支模的房间跨度大于4m时,应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2‰,且不大于15MM。起拱方法为主龙骨调平,主次龙骨之间用小木片垫高。
5、主龙骨采用Ø48双钢管,要求主龙骨居U托中间,不得偏心受力,且保证主龙骨在垂直其铺设方向不得有可移动现象。主龙骨沿房间短向铺设。
6、次龙骨在层板接头处采用36X82mmm木方平放,其余位置采用40*40矩管,沿房间长向铺设,间距250mm,接头相互错开。调整标高到结构板下皮高度减12mm高度。
7、楼板预留洞采用木模板,上大下小,高出板面50mm。洞口模板在钢筋绑扎完毕后再放置。要求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8、梁柱节点处模板拼接时要求竹胶板与柱头模板拼缝平整,柱头模板支撑稳固,所有螺栓必须上齐。
9、模板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3.2.4 楼梯模板支设工艺流程:
1、在结构上弹出本楼层的结构50cm线控制标高,为方便支模用小白线找出标高及尺寸,楼梯板、踏步板模板上皮线及梯梁的轴线和边线并放样。
2、安装楼梯梁、楼梯平台板的支撑离周边300mm立第一排立杆,沿楼梯平台板长向的立杆数量共2排,短向共均匀布置3排立杆。踏步板的每个踏步板设两排立杆,距边200mm,沿长向均匀设置四道立杆,水平杆双向拉接,距地面200mm处均设置一道扫地杆,水平杆设置2道,踏步板的支撑应与楼梯板的支撑连接。搭设完的顶撑、架管经检查有足够的稳定性、牢固性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楼梯梁、板模板及踏步板的铺设竹胶板采用硬拼的方法。顶板边模在靠梁的木方上贴海绵条,要求粘贴顺直、上口平齐。
4、检查模板的标高、平整度合格后绑扎板筋,钢筋隐蔽验收合格后装楼梯踏步模板。
5、楼梯踏步四周及周边平台板模板与周边墙的结缝必须严密,不能出现砼漏浆现象。
3.2.5,阳台、厨房、卫生间吊模施工工艺
1.吊模支墩为成品混凝土块,不能楼设。
2.吊模木方立面侧必能直接与混凝土接触,吊模必须在木方上拼装与吊模高度相同的层板
四、模板拆除:
4.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求:
、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楼梯踏步踢面、厨房、卫生间、阳台模板混凝土浇筑后第二天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如下表;必须经过工长允许后方可进行拆除模板的施工。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4.2、梁、板模板的拆除工艺:
拆除部分水平拉杆→拆除梁侧模固定支撑→拆除梁侧模→下调楼板支撑→使模板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拆除板龙骨及支撑→拆除梁底模及其支撑。
(1)、拆除部分水平拉杆,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侧模板的水平管及斜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表面脱离。
(2)、下调顶托后,轻撬模板下的龙骨,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严禁用铁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木胶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撑顶托下调相当高度,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模板自由坠落地面。
(3)、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同楼板模板。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撑横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支撑时也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4.3、拆除后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并均匀涂刷脱模剂。
4.4、拆除后,木胶板、木方、钢管、U托等及时分类码放整齐,由于木胶板受潮膨胀,所以堆放地面要干燥,防止雨淋。
五、质量要求
5.1模板及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且安装牢固。
5.2在涂刷脱模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5.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不应遗漏,且要求安装牢固。
5.4主次龙骨间距必须符合本交底的要求且安装要求牢固。
5.5模板接缝必须严密。
5.6模板的接搓处不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胶板要求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积水。
5.7截面模内尺寸要求准确。
5.8相邻两模板表面不得有高低差。
5.9 模板的起拱值必须符合本交底的要求。
5.10模板的海绵条设置必须符合本交底的要求;严禁贴入模板内;防止打进混凝土中。
5.11模板的表面必须平整。
5.1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5.13模板拆除时不得损伤混凝土表面。
模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I)
项
序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主
控
项
目
1
模板支撑、立柱位置和垫板
第4.2.1条
对照设计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2
避免隔离剂沾污
第4.2.2条
一
般项
目
1
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第4.2.3条
观察检查
2
用作模板地坪、胎膜质量
第4.2.4条
观察检查
3
模板起拱高度
第4.2.5条
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4
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
3
尺量检查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mm)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mm)
5
外露长度(mm)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mm)
2
外露长度(mm)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mm)
10
尺寸(mm)
+10,0
5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mm)
5
经纬仪、水准仪、2m靠尺和塞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mm)
±5
截面内部尺寸
(mm)
基础
±10
柱、墙、梁
+8,-5
层高垂直度
(mm)
不大于5m
6
大于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mm)
2
表面平整度(mm)
5
模板拆除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Ⅲ)
项
序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主
控
项
目
1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
第4.3.1条
检查同条件试件试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1
避免拆模损伤
第4.3.4条
观察
2
模板拆除、堆放和清运
第4.3.5条
观察
注:全数检查
六、注意事项
6.1 柱模板:
6.1.1 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根据拄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拄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保证柱模不扭向。
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防治的方法: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户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个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梁、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