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师 范 大 学(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晚近发展趋势
学 院:法学院
专 业:法学(经济法方向)
年 级:2015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9年5月30日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晚近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的作用仍不尽人意,区域组织因成员地域相邻,有共同的政治、社会基础的特点,受到各国的重视。区域组织在合作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根据利益需求来确定其会员,使区域组织的成员成泛化趋势。同时,区域组织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超国家组织还不现实,区域化将与一体化长期并存。为此,我国应积极构建和参与区域组织,维护国家利益。
关键词: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发展趋势
Abstract: After the Cold War, the rol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s still unsatisfactory, because the members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adjacent area, there is a common political and social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ortance attached to. Regional organizations at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cooperation on expand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mand to determine the benefits of its members so that members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s as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trend. At the same time, regional organization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unbalanced, supra-national organizations,not the reality of regionali -zation will be a long-term coexistence and integration. To this end, our country should actively build and participate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s, to safeguard national interest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region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development trend
引言:在全球化趋势下,区域性国际组织日益成为国际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它作为国际关系主体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区域性国际组织近年来无论在合作的范围和合作程度上都有很快的发展。因而它能够实现区域成员的共同利益,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代言人。有人曾说,二十世纪是国际会议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国际组织的世纪。为此,一国对区域组织的态度,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有学者认为区域组织是国家的利益工具,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组织的发展趋势进行探析,试图找出一条对策。
一、区域性国际组织概述
21世纪是一体化和多极化并存的时代。各主权国家为了达到仅凭自身力量难以企及的目的而设立了各种国际组织。从成员构成的地理特点来看,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本文所涉及的即区域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一)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含义
国际组织不等于区域性国际组织,还包括全球性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一种国家联盟或国家联合体,该联盟是由其成国政府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成立的,并且具有常设体系或一套机构,其宗旨是依靠成员的合作来谋求符合共同利益的目标。(((18区域性国际组织是位于同一地理位置的国家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和平解决它们的争端,维持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发展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而组成的国际组织。其中“经济地区主义和安全地区主义构成了当代地区主义理论和实践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2(190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特点
1、区域性国际组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相对于全球性国际组织而言,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会员是特定地域内的若干个主权国家,他们领土大多接壤或毗邻,接触频繁,联系较为密切,容易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政策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往往反映在经济实力上。诸如美国、西欧、俄罗斯等国外交政策的重心开始向地区层面转移,开始在本地区和本国利益攸关的地区建立或加入保障自己经济和安全利益的区域性组织,发展中国家也为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建立相应的区域性组织。同时,由于双边、多边交往的不断发展,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增大,也需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2、区域性国际组织具有稳定的社会、政治基础
与其它类型的国际组织对比,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会员国,往往在民族、历史、语言、文化或精神上有密切的联系,培育了某种共同意识。例如,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公约以明文规定,该联盟应由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组成。[3]278 这便强调了作为组织纽带的民族因素。该组织实际上是中东和北非地区利害与共的阿拉伯民族的国际结合体。或者在现实国际生活中就彼此关心的政治、经济、军事或社会问题,形成了某种相互依赖关系。如20世纪60年代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七十七国集团”,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在国际经济领域加强接触和协商,决定共同目标,协商彼此的立场,采取一致行动,而组建起来的。这些成员中,绝大多数为亚、非、拉国家。它们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处于相近阶段,在历史上具有类似的经历和特点。因此在现实关系中,共同主张独立、自立、和平、中立的政策,拒绝和任何大国结盟。反对帝国主义的控制、剥削和掠夺,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反对殖民主义、扩张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国侵略、占领、控制、干涉与霸权。要求发展民族经济,维持国际安全。因此,在主权让渡上,区域性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的限制明显大于全球性国际组织,一体化程度更加深入。
3、区域性国际组织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
如前所述,一定地区的国家在解决国际争端,维持本区域和平与安全,保障共同利益或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等方面,有进行广泛国际合作并结成永久组织的要求。就欧盟而言,区域内的许多会员过本身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为了称为未来多极格局中的一极,摆脱美国的控制,加速了欧盟一体化的进程。
传统的区域型国际组织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它的产生主要是战争的需要。二战后五六十年代,大多数区域组织是亚、非、拉国家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反对帝国主义的控制。因此,这一时期的区域性组织同非殖民化运动紧密相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在冷战的阴影下,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冷战后,区域组织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职能,承载着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安全等职能。区域组织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已突破传统的地域概念,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
两极格局解体以后,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与世界格局的这种多极化趋势相吻合,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呈上升势头,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忽视的活跃因素。它一方面加快内部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和扩大的步伐,另一方面,又积极跻身于地区和国际事务,力图发挥自身优势,以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构成对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影响和制衡。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晚近发展趋势
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消失,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对抗降到次要地位,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打破了两极格局下的恐怖平衡,世界出现权力真空。与世界格局相吻合,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曾上升的趋势,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忽视的活跃因素。它们一方面加快内部政治、经济一体化深化和扩大的步伐,另一方面,又积极跻身于地区和国际事务,力图发挥自身优势,以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构成对未来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影响和制衡。所以,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与调整的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逐步明朗,区域性国际组织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泛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潮流,与全球一体化并存的趋势。以下几方面从不同程度上印证着这种趋势:
(一)区域组织的数量和组织成员不断增加
各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数量猛增,呈爆炸性增长。“从1948年到1994年,世界上先后出现过109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中三分之二是90年代的产物。”(4(3如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独联体的一体化等,且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组织占绝大多数。同时,各个组织的成员不断增加,吸纳区域外国家。
(二)合作范围超出传统的地域概念
在合作广度上,区域组织的成员不限于本地区国家,而是根据国家利益需要进行合作,在成员的地域范围上已经泛化。区域性国际组织由几个国家间的小范围合作,过渡到更多国家参加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更大范围的合作,由最初只是为了促进相互间的贸易关系,发展到包括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如欧盟的成员扩大。
众所周知,经济带发展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来解决。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八国集团和欧盟成员国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即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得到发达国家的最惠国待遇,仍然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在自愿和磋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区域性组织,更能准确地反映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向需求。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将建立新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拓展本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的基本途径,协调各国的利益,避免大国干涉,纷纷建立本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近年来,拉美、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的地区性经济组织的这种特质较为明显。另外,发达国家已无力应对自身的问题,纷纷寻求区域性组织的支持,如20国集团。
(三)区域组织的职能不断深化
在合作程度上,随着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区域性国际组织内部问题和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基础。区域性国际组织由单一、专项职能向综合化、全面化方向发展。(((23冷战后区域性国际组织纷纷扩大职能,以经济职能为主,不断增加其社会职能和政治职能。以欧盟为例,欧盟的成员意味着欧洲联合由经济联盟扩展为政治、外交、防务、民政和司法各个领域的联盟。欧盟在2002年启动欧元的同时,还致力于建立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并提出建立欧洲独立防务的目标。又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99年4月通过的《战略概念》,增加了北约的政治职能,使北约由一个纯军事组织变成军事政治组织。再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已由一个松散的论坛发展到政府间的合作,由单纯讨论亚太合作发展到以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及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为组织目标阶段。2002年和200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又开始讨论反恐等安全问题。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晚近发展趋势的成因分析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泛化,与全球一体化并存的局面,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结果。联合国不能有效实现多数主权国家的利益需求造成世界权威性机构的缺失,从而加重了这种局面的形成。而区域性国际组织在法律地位上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在实践中能更好地代表成员国利益需求。以下原因必然导致这种趋势的发展:
(一)国际环境导致了国际组织成员的泛化
国家所处的外部环境是无政府状态,虽然主权制度被普遍接受,但相互间仍定位为“竞争对手”,在各国都能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的情况下,国际政治市场就容易出现失灵现象,对各方都有好处的协议不容易产生和执行。但国际合作仍然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状态。区域性国际组织便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其成员便不断泛化,超出了传统的区域界限。“一些国家排除传统区域组织因素,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联合起来。”((( 8区域性国际组织成员的泛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区域只是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形式。这主要取决于国际政治和经济全球化。
1、联合国的作用有限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原来潜藏在冷战中的矛盾暴露,各民族国家的利益冲突和文化冲突在各个领域开始激化,国际社会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被普遍的平衡机构来梳理各种矛盾,平衡各方利益。毋庸置疑,联合国应该是能够承担这一任务最合适、最权威的机构。但在实践中,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世界性组织存在着种种局限。首先,联合国没有成为促进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强有力的杠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这三大全球性经济机构与联合国油水分离,联合国的有关经济决议常常被这三大机构搁置一旁。”(((5联合国在经济领域的权威被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的影响力冲淡。而且联合国的主要精力集中于维和行动。其次,在新的国际形势面前,联合国体现的正义性一般性原则因各种因素的阻碍难以实施。如集体安全原则,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原则、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性经济秩序原则、国家主权不容干涉等原则,在美国布什时代的单边主义和俄格冲突等事件中让人有了清醒的认识。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大国操纵使正义受到损害;另一方面,联合国成员众多且发展差距很大,它的任务广泛而艰巨,难以协调统一。再加上美国力图遏制主要的国际组织推行霸权政策,使得联合国作用有限。
全球各地区国家面对如此困境,纷纷转向区域内国家的合作,谋求摆脱大国的控制,独立解决本地区事务的趋势明显加强。但是,当区域组织在解决国际事务时,明显感到自身力量的不足而达不到明显的效果,自身的影响力有限。在此情况下,区域性组织只有通过吸纳包括区域外的成员参与,提高本组织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东盟吸纳新成员,变成10+3模式的自由贸易区。在安全领域的议题则包括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一系列国家的参与,是其决议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世界仍然被少数国家或利益集团所主导。
2、利益集团依赖于外部资源
区域组织往往是由某种利益共同体组成,因此,区域组织成员在全球化条件下摆脱不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从经济领域来看,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同时,区域集团化也在不断加快,一系列区域性国际组织内部的经济协调水平大为提高。但任何一个国际性区域自治都是为了更好地使成员国的利益实现,也就不可能摆脱对外界资源、技术和市场的依赖。欧洲曾多次表示统一市场的欧洲“不是一个欧洲壁垒,而是一个欧洲的伙伴”,亚太国家也一再以亚太经合组织实行“开放的地区主义”。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相适应,区域性经济组织与外界必然要形成某种相互依存关系。各个区域组织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内部关系的调整,并不断吸纳区域外成员国加入。同时加强拓展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展与其他区域组织的关系,向区域外扩展影响力。欧共体通过“洛美协定”,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几十个国家建立起联系,其作用范围几乎扩展到世界各地。东盟与欧盟、东盟与亚太经合组织开展了区域间的活动,特别是亚欧会议及其后续成果,开创了洲际合作的先例,促进了组织成员的泛区域化,从而使区域性经济组织对全球的经济生活产生更深刻的影响,进一步削弱了各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排他性和封闭性。随着区域性组织的广泛合作与交流,组织成员的泛化已成为一股潮流。区域性组织的运行模式值得肯定。
(二)区域性组织无法替代全球性组织
国际分工程度十分深入的今天,国家之间合作与竞争空前激烈。“经济基础直接决定国家主权的有效性。”(((6无论是少数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显的力不从心,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并日益增长,为全球一体化乃至全球治理打下基础。但真正实现全球一体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区域性国际组织能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倒退。相反,全球化市势不可挡,区域组织只是国家为了应对全球化的结果。
1、区域组织在政治上居于协助地位
从法律地位而言,《联合国宪章》的制定者鉴于区域性国际组织在的影响力,确认了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地位。即:宪章的任何规定,并不排除旨在处理有关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维持而适宜于区域行动的事项的区域协定或区域机构的存在,但此协定及其工作,需与联合国宗旨相符合。由此可见,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在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下以区域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在此前提下,把地方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之前,应通过区域组织,力求争端的和平解决。在协助安理会实施强制行动时,此项行动须以安理会的授权为限。
区域性组织并不属于联合国的组成部分。各区域组织依其会员国成员所制定的基本文件的规定,在国际法上拥有相应的独立法人资格,能直接承受国际权利和义务。它们的存在与活动都是自主的。“区域组织依据宪章规定的条件协助联合国维持和平与安全的体制,即区域组织在地区事务中发挥实际作用,而又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