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职能(P8):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时固有的功能。货币在现代经济中一般认为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这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它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时候所发挥的一种功能。
流通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职能。
贮藏手段: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的一种职能。
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职能。
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范围的确定,(广义&狭义)(P12):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按照货币外延的宽窄,货币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是指流动性最强、主要承担流通手段职能的那部分货币,包括流 通中的现金和存款货币;广义的货币除现金外,还包括各种非现金货币。凡是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以及由此而发展的支付手段职能的信用流通工具或是金融资 产,也就是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任何形式的货币及货币替代物,都可以列入广义货币的范围。列入广义货币范围的货币主要有:现金,存款货币,准货币,货币替 代物。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货币制度演变(P16):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组织形式,它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的确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和流通,准备金制度等内容。
一 般而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四方面:规定货币的材料,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确定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 金属量;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包括金属货币,纸币和银行券。货币制度对这些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作出具体规定;准备 金制度,指货币发行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货币的准备。
货币制度的演变(P19):货币制度的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信用货币制度四大类型。
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缺点:价值不稳、体大值小、携带不便)
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按金银两种贵金属的不同关系又可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区域货币制度:是一种非国家主权货币制度。
信用 定义&特征(P28):信用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向的运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出形势。(三大构成要素:信用关系主体、信用载体和信用制度规则)
信用的本质特征: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以借贷双方相互信任为基础;信用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连。
直接&间接信用(P38): 按照债务债权关系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信用分为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直接信用是指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借助金融工具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最典型的是发行股票债 券。间接信用是指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形式,如银行信用。
信用工具含义&特征(P43):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格式,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信用工具四个特征:
偿还性:又叫期限性,是金融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到期向债权人偿还金融工具上所记载的应偿债务的特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即刻转换现金时,其价值不受损失的能力。(信誉,期限)
风险性: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会遭受损失的风险。(如:违约风险、市场风险、购买力风险)
收益性: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人带来收益。(一般与风险成正比,与期限成反比)
股票,债券(定义 特征 对比)(P46):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表示其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凭证。特征:风险性和收益性(公司效益和股票价格);可转让性(公司盈利和买卖差价);无明确期限性(可转让性);股东对公司经营的参与性(无还本期限);参与性(公司决策的参与权)。
债券:是一种确定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或者说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出具的对长期债务承担还本付息的凭证。债券的基本特征:收益性;安全性;期限性;流动性。
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1.期限不同:债券有固定的还本期限,而股票的本金则是不返还的。
2.收益稳定性不同:债券的收益是稳定的,股息的多少则与公司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3.持有者的安全性不同:债券的还本付息是有法律保护的,而股息的派发则有募股公司的董事会视公司的利润状况决定。
4.权利不同:债券所有人是公司的债权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对公司有参与经营决策的权利。
5.发行主体不同:只有股份公司才能发行股票,而任何有还款能力的组织或机构都可以发行债券。
6.分配和清偿顺序不同。
利率种类&作用(P56):
1.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按计算利息的时间长短,可将利率氛围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在存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里,利率便有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是否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
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融资期限内不随借贷供求状况而变动的利率,是传统的融资方式,适用于短期借贷。
浮动利率是指在融资期限内融资利率不固定,没过一定时间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重新确定利率,主要用于长期融资。
4.法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法定利率是指金融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再融资利率;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进行管制)。市场利率是指在某一时点,金融市场上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
作用: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1.会促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2.影响家庭和个人投资决策。
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1.促进资本积累—储蓄转化投资;
调节信用规模—贷款利率,再融资利率;
2.抑制通货膨胀—货币角度;
3.调节经济结构;
4.平衡国际收支。
古典利率理论(P62)也称为“真实利率理论”、“储蓄投资理论”
主要倡导者:庞巴维克、马歇尔和费雪。
基本观点是:利率由投资需求和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
利率是资本的价格,是由资本的供求决定的:资本的供给是储蓄,资本的需求是投资。
储蓄是对资金的供应,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储蓄是牺牲了现在的享受)
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用资本投资的条件是有收益)
所以利率取决于投资和储蓄的均衡点
利率具有自动调节储蓄和投资的功能
古典利率理论的特点:认为储蓄和投资与收入无关;认为利率的决定与货币无关;流量分析法。
流动性偏好(P64)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基本观点是: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决定的。货币的供给量是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的,而货币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特点:是完全的货币决定理论;货币通过利率影响实体经济;若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平坦部分相交,则利率不受任何影响(流动性陷阱);是一种存量理论,认为利率是由某一时点的货币供求量所决定的。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P78):
从利率的决定方式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涵义主要是指利率决定方式上的市场化。即金融市场利率或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管制利率或限制利率转化为市场决定利率,利率决定方式的市场化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终极目标。
从 货币控制的角度来讲,利率市场化是货币当局对利率的调控从直接管制方式转为间接调控方式的过程。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完全取消货币当局对利率的干预,只是其干 预方式由直接逐步转向间接而已。中央银行将通过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基准利率,由而实现对市场利率及货币控制的间接调控。
金融市场构成要素(P84):
1 金融市场主体:参与者。分为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具体有:企业:既可能是资金供给者,也可能是资金需求者;政府:资金需求者,有时也是供给者;个人 (居民):既可以是资金供给者,也可以是资金需求者;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即是资金供给者也是资金需求者;中央银行:参与者、监管者、调节者
2金融市场客体:交易对象:金融工具
3金融市场媒体:充当交易的媒介,促使交易完成的机构和个人。
4金融市场价格:金融市场价格也是金融市场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如:利率,拆借率,股价,债券收益率等)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
特征:期限短;交易目的主要是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金融工具流动性强、风险小 。
期权,期货定义(P103):期货合约:是一种约定在未来以事先协定的价格买卖某种商品或资产的标准化双边远期合约。
期权:又称选择权,指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特定资产的权利。
商业银行职能(P133):
信用中介职能(最基本的职能,最能反映其经营特征的职能):集中闲置资金,贷给有需要的企业
支付中介职能:技术性业务,减少了现金流量,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信用创造职能: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同行支付、跨行支付;创造存款货币
商业银行业务(P137):
一.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一)商业银行资本
(二)各项存款:1.活期存款,2.定期存款,3.储蓄存款:(1)活期储蓄存款,(2)定期储蓄存款。
(三)借入款:1,向中央银行借款,2.银行同业借款,3.国际金融市场融资,4.发行金融债券。
(四)在途资金占用
二.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积聚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一)现金资产:1.库存现金,2.在中央银行的存款,3.存放同业存款,4.同业往来中的应收款。
(二)盈利资产:
1. 贷款:(1)按贷款对象划分,可分为工商企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2)按贷款期限划分,可分为活期贷款和定期贷款;(3)按贷款保障划分,可分为 信用工具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4)按贷款质量划分,可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5)按贷款偿还方式划 分,可分为一次性偿还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6)按贷款利率确定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贷款。
2.贴现;
3.证券投资:(1)政府债券;(2)公司债券;(3)股票。
(三)固定资产。
三.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一)汇兑业务
(二)代理类业务
(三)信托业务
(四)银行卡业务:1.信用卡;2.支票卡;3.记账卡;4.智能卡。
(五)票据发行便利
(六)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