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一一周公的历史贡献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其采邑
在周,即今陕西岐山东北,故称为周公。周公生活在商末周
初这一王朝易革的历史时期。他多才多艺,是我国古代杰出
的政治家。他的主要历史贡献有以下几方面:
牧野一战,局促西隅的“小邦周"灭掉了“大邑商",但
笑商的社会潜在势力依然存在。《尚书.多士》记载周公*告商
王士"罩:“非我小国敢飞殿命。*亡国之民,犹称之商王士,
新朝之主,却自谓我小国,可见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股人
的势力还相当强大。因此,如何处理拒商的遗丐和顽民,是
周初统治面临的严峻问题。姜尚主张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将敌人全部杀掉,召公认为应当区别对待,有罪者杀,无罪
者赦; 周公提出分化瓦解,恩威并举的办法,即利用股人治
殷人,一方面采取武力监视。另一方面施加恩惠笼络,从而
改造敌人。武王最后决定,采纳周公的办法,封结子武庚为
商后,留居朝歌,利用他统治商的遗民;又分商王组为邯、
峙、卫之区,授给自己的三个弟弟管朱、葵叔、截朱,让他
们监视武庚,叫"三监”。
不久,武王病死,子成王还在寝裸中,周公摄王位,
代行国政。王室大臣召公责等疑忌周公,管权、蒙叔散布流
言玉语,造谣说: 周公要谋害成王,算夺王位。武庚见周王
室内部发生了矛盾,便煽动管扳、葡上投,串通东方的蒲姑、徐、
奉等国,发动叛乱,想复辟商朝。周公处于内外交攻的境地,
非常困难。他首先恳切地向召公等大臣作解释,稳定内部,
然后亲自率兵东征,历时三年, 平息叛乱,杀死武康和管椒,
流放蔡叔和截投,攻灭檀等十七国。商贵族作了俘虏,被周
人称为顽民。周公知道,商顽民形失往日的威福,绝不甘心,
会继续反叛,让他们依旧全部留居商地,对周的统治不利。
于是他在洛水北岸营造东都洛竖,作为控制东方的政治、军
事重镇。
周公对商顽民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 将一部分商顽民
迁到洛邑, 派八师兵力监视; 将另一部分商顽民之中的“七族”
赏赐给卫侯康朱,“六族"赏赐鲁侯伯禽,由他们监督管束。
周公告诚商顽民,说:“我执行天罚,把你们抓来做臣子。现
在不杀你们,给你们房子住,田地种,你们要顺从我,如果
再反抗, 我不但要收回房屋田地,还要杀头治罪。"接着又劝
诱商顽民,说:“夏朝的好人在殷朝里都有官有职,而且很受
信任。我也将效法股朝,只要你们当中有好人,我亦将用你
们做官。"周公特树微子启作榜样,微子启是纠王的许兄,武
王克股,他“肉祖面缚”",至军门请罪,武庚叛乱,他也不曾
参与,周公便封微子启于宋,命其代武庚为商后。在周公恩
威并举的政策下,商顽民看到反抗已没有出路,顺从或许能
升官,于是逐渐软化降服了。随着商顽民的软化降服,周统
治者终于消除了股商复积的隐患。
武王克商,狂然间"小邦周"取代了"大虽商”的地位,
举占有了东方的大片土地。纪王为什么会丧国? 新土怎么
样去统治? 这些问题都需要周统治者认真研究。鉴于商纠王
一朝废险,四方无援的教训,面对股商残余势力依然强大并
时刻阴谋复辟的危险和戎狄部落经常骚扰边疆的现实,周初
统治者决定采取分封制。分封制的目的在于: 建立洲屏,护
卫王室,稳定政局,镇抚各族,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清朝
道光年间陕西出土的周初青铜器《大丰入》铭文记述了武王
在太庙举行分封诸侯的典礼。但那次分封没有根本解决问
题。因为当时东方尚未大定,受封的很多诸侯不能赴国。周
公东征胜利以后,继续推行分封制。相传武王、周公、成王
先后分封了齐、鲁、卫、燕、宋等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王
族五十五人,剩下的是功臣和先代贵族。
周王与侯国的关系跟商王与方国的关系不同。商王与
方国只是松散的联盟,关系好就合,关系坏就分,在商的势
力范围里形成小邦林立的局面。周王与侯国则保持着严格的
君臣关系,侯国官吏要职须由周王任命。《礼记.王制》记载。
“大国三峙,皆命于天子",“次国三赔,二巍命于天子。"另
外,周正对修国有监国之制,仲几父篇有“诸侯、诸监"的铭
文。诸侯对天子要定期进行朝聘,不向者天子可削夺其地,
直至处死。周夷王就曾"训"齐哀公。诸侯国实际上是周王在
各地建立的政治、军事据点,通过它们有效地统治全国。周
初统治者实行分封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