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1

中国百年股票历史

224阅读 | 10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1
中国百年股票历史第1页
中国百年股票历史第2页
中国百年股票历史第3页
中国百年股票历史第4页
中国百年股票历史第5页
中国百年股票历史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回首 上传于:2024-04-11
百年股票 叶青 1999年08月22日    “不买股票的不是深圳人。”这已经成为深圳人的一句口头禅。将买不买股票作为判定是不是深圳人的标准,这一判定似乎有点武断。但可以看出作为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开业的证券交易所的诞生地深圳人的自豪。十多年前,我们谈论股票会被视为离经叛道,会被斥为“资本主义”。二十多年前,谁要是以自豪的语气谈论股票,等待他的可能会是冷冰冰的手铐和铁窗。 如此神秘,又如此神奇,股票到底是什么?早在1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股票,如果没有欺诈,它们就是对一个股份公司拥有的实际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和索取每年由此生出的剩余价值的凭证。”   那么,股票是怎么产生的呢?  股票的源头是股份制,股份制的源头在哪里呢?  谈到股票,不能不谈到股份制,股票不同于股份制。股份制是指通过按股份筹集资本和确认投资者参与经营、分配的权利,建立股份公司,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一种经营形式。   最早的股份制形式源自罗马帝国初期,古罗马的包税人的股份委托公司,被经济史专家认为是股份制的先兆。   在古罗马共和国的末年,共和国财政实行包税制度,即把各种收入包给出价最高的投标人。由于个人财力有限,无法在投标竞争中获胜,于是由元老、骑士等有钱人出资入股,组成股份委托公司进行投标。他们还向公众出售股标,筹集资金,以便履行为支持战争等而同政府签定的合同。   股票“从何而来”   作为有价证券的股票是近代股份制的产物,现在通常认为在早期原始股份制时期没有股票。那时到底有没有股票,笔者认为尚待专家研究考证。   近代股份制公司由于股票可以自由买卖,有了股票产生的社会条件。如英国1581年成立的土耳其公司,由218个成员和24个受托人组成,采取的公开招买股票方式。该公司开始时是每次航行回来,返还股东投资和分取利润,后来改为把资本留在公司长期运用。   1660年英国一批冒险商人集资入股的东印度公司入股者有954人,其中有一些普通市民,公司允许股东转让股份,突出了股票的证权证券和流通证券的作用。   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和股票发行数量的日益增多,证券交易所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是1613年荷兰建立的阿姆斯特丹交易市场,1773年,股票商在伦敦的新乔纳咖啡馆正式成立了英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即1793年建立的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1790年,美国费城证券交易所诞生,1817年,24名经纪人在美国华尔街11号共同组织了“纽约证券交易会”,这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中国股票及股市的源头   据初步考证,中国股票的源头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末清初。当时的商业活动日趋活跃,贸易是以物易银,少量的银两商人自带。于是“票号”应运而生。   相传,在清朝道光四年,山西平遥县达蒲村一个农家子弟雷履泰借同村富户李姓资本,在天津开设“日升昌”颜料铺。所售颜料中,有一种桐纱,需要到四川采办。   山高路远,雷履泰感到携银购物艰难,遂创办“日升昌”票号,开办汇兑放债业务,以汇款为主,事业蒸蒸日上。一时间,票号业务风行,至咸丰初年,形成了以山西平遥、太谷、祁县为主的20多家票号的金融集团,其中“日升昌”规模最大,全国各省设有24家分号,并在俄罗斯、阿富汗、朝鲜设置办事机构,汇通天下。   票号的生意越做越大,各票号的资本有限,业务缓慢,于是向社会招股。如平遥县“百川通”票号基本银10万两,分成10股,为银股,票号从业人员分成20股,折银一万两,四年为期,发给凭证。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股票雏形。   中国最早的股票至少可以溯源到明清时期的票号,当时就有以契约形式存在的原始股票。这是目前证券研究界大致认可的说法。至于在明清以前是否有类似股票的票证出现,笔者认为仍有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必要。   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在中国建立了大量的股份制公司形式的企业,这些所谓的外国投资者大多是没有带钱来的冒险家,利用特权,吸收华商附股,从轮船、纺织、银行、保险、煤气、电灯等各行各业几乎都有中国人附股,累计达4000万两以上。这使得股票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工具开始为国人所认识。   19世纪70年代后,清政府洋务派兴办了一批官商合办的股份制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其中由李鸿章筹划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是中国的第一枚股票。此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以及甲午海战后兴起的民营企业、金融企业都以股票形式筹集资金。   1894年,甲午战争军费吃紧,户部建议向富商借款,于是,清政府第一次发行国内债券,称“息借商款”,这也是中国第一枚债券。当时,清政府发行的债券和官办企业发行的股票,主要是以摊派形式发行。清末的股票代表是京师自来水公司股票、湖广铁路债券、陇秦铁路债券、浦津铁路债券等。   有了股票,必然会出现相应的股票市场。中国第一个倡议在我国建立交易所的是梁启超。早在光绪年间,梁启超就提议组织“股份懋迁公司”。其后,北洋政府农商部、财政部也有过设立证券交易的提议,但都不了了之。   中国股市最早是由洋商促成的。早在1872年中国第一枚股票轮船招商局股票出现之前,在1869年上海就有了买卖外国公司股票的商号,当时称为“掮客总会”。1891年,上海西商从事证券买卖者组织上海股份公所。1905年,该公所在香港正式注册,定名为“上海公众业公所”,为中外股票、债券提供交易市场。   清朝股票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引发了一场“保路运动”的川汉铁路股票,股票上印有一列火车在铁轨上行进,下面印有一段话:“此股不得转售或抵押与非中国人,如不遵章,此单作废。”没想到,股票发行30年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下令收回股票,将川汉铁路卖给洋人。此令一出,全国哗然,因此引发了著名的“保路运动”,抵制清政府的卖国行径。    民国初期股票和“信交风潮”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非常注重作为融资手段的股票筹资作用,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几经周折,农商部终于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设立证券物品交易所,运作模式引用日本所,还聘请了日本顾问。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并非民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是1916年在武汉成立的汉口证券交易所,这也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但第一往往容易夭折,该所开业不久即告停业。   1919年北京成立了证券交易所,这是中国第一家专营证券业务的交易所。   1919年底,上海股票商业公会开会,决定将该会改组成证券交易所,经农商部批准,1920年正式成立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其交易分现货与期货两种。   这些证券交易所的纷纷成立,说明民国初期股票数量之多,股市发展之迅猛,也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走向正规化。   民国时期关于股票最大的事件之一是“信交风潮”(又称为“民十风潮”)。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民族工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本,需要寻找投资场所,同时大批企业又急需资金,于是信交业蓬勃发展,交易所和信托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大量社会游资涌入信交业,信交业迅速膨胀,到1921年夏秋,各类交易所达到140多家,远远超过了社会的实际需要。   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混乱中,有的交易所开设的目的不纯,只是为了抬高本所股票价格进行投机,股票买空卖空成为家常便饭,信托公司也以本公司发行的股票作为投资的筹码,常常和交易所互相勾结,牟取暴利。   股票市场投机风日盛,金融界为资金安全,紧缩头寸。投资者资金周转不灵,信交热的弊端暴露无遗,终于导致中国股票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灾难。1921年冬,信交热潮锐减、股市崩溃,破产之风流及各行各业,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纷纷倒闭,最后,信交业中只有2家信托公司和6家交易所幸免于难。   信交风潮动摇了人们对股市的信心,从此股民对股票投资望而却步,股市从此萎靡不振。但股票仍在发行,如民国十八年十月一日发行的广东省台山县公署发行的“台荻公路”股票,笔者收藏有一枚伍圆,上面有县长签印,县公署打印,还有毛笔填写的册号,印有“台山县公署督率地方人民建筑台山金属公路股票”,“照得本署遵照广东建设厅督率地方人民集股筑路办法建筑台山全属公路每丁附股本毫银五元整合行填写给股票此据”。股票3色印有黄色防伪底纹。    抗战时期的股市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股票   股市在沉寂了近20年后,终于出现转机。抗战时期,由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公债交易剧减,同时中外游资逐鹿外商股票,股价飞涨。1940年后,新公司大量创办,老公司也纷纷增资添股,股票数量大增。由于日伪当局禁止一切外股、公债交易,大量游资投向中国股票,股市兴旺,股票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到1942年达到一百多家。   有股市就有投机,20年代的股灾教训被人民汹汹的赚钱热潮所淡忘,投机风日炽,股价猛涨,1943年,股价的上涨超过物价上涨近1倍,股票的市场价值远远超过了实际资本。   在这种情况下,日伪政府多次试图查禁股票交易,均未奏效,于是建立统一的市场疏导游资就成为当务之急,1943年9月,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复业,专门经营国内公司股票。上市股票陆续增至199种,大多是小厂、新厂的股票。当时的股票交易方式是现货买卖,有的是一个星期的期货买卖。   抗战时期股市复苏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上大量游资没有出路,加上公债、黄金、外汇交易被禁止,通货膨胀,只有股票有一定的保值作用。这次股市活跃是殖民地畸形发展的表现。   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府,也在大力发展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建设。根据现有股票实物判断,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发行股票是1932年6月及下半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先后发行革命战争短期公债60万元和120万元。苏维埃政权发行的公债,还包括经济建设公债。抗战时期发行的财政证券包括代价券、本票、公债券、田赋借券等。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也发行过公债,以东北地区和省市发行为最多。    解放战争时期的股市有过短暂的“繁荣”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屡次取缔证券市场,没有成功,只得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资本款额定为10万元,由原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股东认购6/10的股份。其余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中央邮政储金汇业局认购。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有股票、债券两个市场,1946年9月正式开业。1947年3月,政府禁止黄金、美钞的买卖,游资大量涌进股市,股市十分兴旺。随着法币的发行,物价疯长,股价也随之狂飙,交易量逐日扩大。到了1948年8月,金圆券推出,当局强迫交易所停业,导致股市倒闭。   解放战争时期有代表性的股票有振华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笔者收藏有一枚01167号的该股票,股份为壹拾万股,国币壹佰万元,民国三十七年七月一日发行,有防伪底纹,还有腾空的长翅膀的飞虎和“飞虎牌油漆”的大楼图案,设计非常精美,背有股份转让表,其中有1951年11月1日的转让记录,还有1953年、55、56年上半年、56年第三季度股息红利发讫的蓝印。这也是民国股票到社会主义时期继续使用的一例。   民国时期的股票市场还不是真正的资本市场,真正的资本市场的作用在于引导长期投资,调节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民国时期的股市几乎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民国股市还具有投机性强、殖民地色彩浓、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建国初期的股票   现在很多人以为股票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其实,早在建国之初新中国就有了股票。   迄今为止发现的新中国的第一枚股票是天津投资公司于1951年发行的第一批“天津投资股份公司股票”。在建国初期,还有一些公私合营的股份公司发行了股票,如创建于1905年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建国初期改为公私合营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也有股票,但笔者收藏的全部是空白,没有填写文字,是否正式发行过尚待考证。已知的还有1955年广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资本总额为1000亿元的10元股票、1956年发行的资本总额为1000万元的1元股票。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