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历史
远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在胶州这块地方定居,他们用石斧、石铲、石刀为工具,耕作渔猎,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滨海特点的大汉口文化和龙口文化。夏、尚时期,胶州地属莱夷。周初,武王“封少昊之裔兹舆期为莒子,都于计”。计,即计今城,原址约在今南关城子村。西周时期,胶州境内还封有一个介国,都城在今南杜村乡赵家城献附近。《列子》一书记载:“今东方介国,人人通晓六畜之声。”当时,介人不仅已开始饲养家畜、家禽,并且已开始用牛耕地,用马拉车。公元前600多年时,介国开始衰落,后来,计、介两国都被齐国吞并。到了秦代,天下归一,始皇帝赢政在原齐地设立了瑯琊、胶东和临淄等五郡,郡下置县。
公元前221年,秦在原介国的属地上设立了黔陬县,归瑯琊郡管辖。瑯琊郡的治所就设在现在胶南的瑯琊镇驻地——夏河城。西汉之初,境内除黔陬县外,还陆续建立了计斤、柜和祓四县,计捭并入了黔陬侯国,属青州刺吏部东莱郡管辖。柜并入瑯琊的瑯琊县。
公元198年,汉献帝建安三年,双撤掉了北海国,设置城阳郡(治所设在东武,今诸城)。黔陬县又隶城阳郡,直至三国魏时。到了公元37年,东汉朝廷撤销了计斤、邞、柜和祓四县,计斤并入黔陬侯国,属青州刺吏部东莱郡管辖。柜并入琊郡的瑯琊县。公元198年,汉献帝建安三年,双撤掉了北海国,设置城阳郡(治所设在东武,今诸诚)。黔陬县又隶城阳郡,直至三国魏时。
晋代,城阳郡治所由莒县移至黔陬,后又改城阳郡为高密国,以前胶河西岸的黔陬为国都(在今铺集镇黔陬村东),史称西黔陬城。东黔陬城就是当年的介国都城。南北朝时,黔陬县属高密郡。后高密郡被撤,双归属北海郡。公元529年,北魏始设胶州(以境内有胶河而定州名为胶州),州治设在东武城(现在的诸城市),辖东武、高密、平昌三郡,共十四个县。黔陬县属于胶州高密郡。公元556年,黔陬县改设平昌郡。公元585年,胶州改名为密州。隋初,撤平昌郡。公元596年,设胶西县,管辖胶河、墨河之间的一片地方,归属高密郡。公元605年,撤黔陬县,并入胶西县。至此,黔陬从设县到撤销,经历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等朝代,风风雨雨,历时827年。公元623年,唐王朝撤销了胶西县,并入高密县,在原胶西县的东部临海处设立了板桥镇,就在现在胶州城区内的西北部,老百姓叫做土城口的地方。自此,由于这里海路通达,对外贸易逐渐兴盛起来,
到了宋初,板桥镇已经发展成当时我国北方惟一的海关重镇。公元1087年,北宋设胶西县,第二年又把板桥镇改为胶西县,并在这里设立提举市舶司,为当时金国五处市舶司之一,提举市舶司还兼临海军使。金代,胶西县隶属山东东路密州,境内设三大名镇:张仓镇(在今胶南市张仓村)、染乡镇(在今胶州市良乡村)和陈村镇(在今胶州市大店村)。元初,复设胶州,辖高密、即墨、胶西三县,州治设在胶西县城。到公元1369年,明朝又撤销了胶西县,在其城立胶州署,领高密、即墨二县。两年后,胶州建州署于内城。清代,行政区划沿袭明制,胶州隶属无大的变动。公元1734年,清政府裁灵山卫,将其地并入胶州。1904年,胶州升为直隶州(与府平级),直属山东布政使司,仍辖高密、即墨两县。当时,胶州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商贾如云,“金胶州”美称远播九州。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裁胶州,设胶县,归山东省胶东道管辖。1925年,改设莱胶道,驻胶县。1927年,莱胶道撤销,胶县又直属山东管辖。抗日战争爆发,战火延至胶州。1938年1月,胶州被日军侵占。此后,中国***领导人民组织地方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在白色恐怖之中几度建立胶州地方抗日民主政权,曾先后隶属于中国***领导的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滨海行署第一专署、胶东行署、滨北专署等。1947年11月21日,胶城彻底获得解放,国民党残部溃退崂山,胶县民主政府入城办公。此后,胶县县界、区划时有变化,隶属也不稳定。1949年,胶高、胶河两县撤销后,部分地区归并,成为胶州市现行区划。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滨北专署撤销,设胶州专署,胶城为胶州地委、专署驻地。1956年4月,撤销胶州专署,胶州改为属昌潍专属。1958年,胶县划归青岛市管辖。1961年,重归昌潍专区。1978年,再度划归青岛市。1987年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原胶县行政区划改为胶州市行政区域,由青岛代管。
胶州城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隅,胶州湾西北岸,胶济铁路近东端南侧,是胶东半岛通往内地,青岛港连接京、沪等城市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在交通运输和军事战略上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常争之地。历代统治者为了防守之需,曾多次重修或加固城墙,并形成了内外两城之势。城外建了乔、灌结合的宽幅林带,环绕在城郭周围。城内多是青砖青瓦的四合院建筑,大云厦红柱子,木格子红色窗户,青门楼漆黑的大门,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内城位于全城的东北隅,其中东北一段城墙与外城墙相连。内城始建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修,洪武八年改砌以砖。城墙砖每个重二十六斤,砖缝系用石灰拌豆浆粘合。城墙体分内外两层,中间用三合土夯实,墙顶用砖铺平,墙高三丈二尺,厚一丈五尺,能行车走马。全城直径仅一华里、周长四里的小内城,只留有东、西、南三个各带瓮城的城门,城墙是战争中用于防守的墙垣,城门则是防线上的弱点,为了加强防卫,在随墙而辟的城门之外,再筑起一道重门,用以构成里门之外的又一道防线,里外门之间的围合空间犹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此"小城"即谓之"瓮城"。战时,瓮城为守城将士提供了同敌人迂回的绝好条件,风水家则借瓮城以"避煞" ,而十分现实的是瓮城足以遮避来自郊外的风尘。中国翁城之制起于汉,北城墙上建一北极台,高高的城台上筑一座镇武庙。东门曰迎阳门,西门曰用成门,南门曰镇海门,均建有双重飞檐,雕梁画栋的高耸城楼,坚固高大,易守难攻。内城驻有政府机关和少量居民。
外城始修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改砌以砖。城墙(也叫围子)里面填土相依,高三丈,直径五华里余,周长四千余丈(二十余华里)。筑有七座城门,且座座有名,东、西、南、北分别曰同德门、镇华门、永安门和阜安门。东北、西南方亦留有城门,曰奎光门和顺德门。西南门与西门之间还有一门,曰永顺门。另外,于东西两面城墙上还开有六个水门。云溪河水和墨水河水进出水门穿城而过。城中心是商业区,四关为居民区。
胶州的老城墙在建国初,几乎是完整的,内城的三个门,外城的七个门虽然经历解放战争五次解放胶州城,但城门和瓮城基本完好。倒是建国后的城市交通建设,和1956年的“古为今用”运动,使得胶州的老城墙彻底地破败了。所谓的“古为今用”,是一场号召胶州市民拆城墙砖作为救灾赈济经费来源的运动。在人民大军的海洋中,老城墙终究破败了。城墙被道路截断,十个内外城门,被拆的只剩下残垣断壁了,作为城门的“门”则已经名存实亡了。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成群结队的职工、干部、学生、家庭妇女摆开战场,你追我赶,将取下的城砖运回本单位筑防空洞,用铁镐铁锨,彻底毁灭了这六百多年来雄镇四方的巍巍长城。与传统的城墙有所不同的是,胶州的外城墙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有些曲折的变线。
胶州古城古今街巷名
胶州古城,蒙古宪宗蒙哥七年始筑,元末毁于战火。自明朝洪武初年,由千户袁贞重筑,洪武八年(1375年)再由千户申义以砖石砌城墙。周长2公里,城墙高10米,城墙厚4米。设三门:东曰迎阳门、南曰镇海门、西曰用成门,城北虽未设门,而城墙之上仍建有城楼,名曰镇武庙、(俗称北极台)镇武庙楼同门楼,建筑工整对称。城门之上各建有城楼,巍峨高大,城门并设有瓮城。所谓“瓮城”,即是把原来单层城墙增建,分为向内、向外弧形双层城墙,并设有两道城门,由于其状如“瓮”故称之为“瓮城”。城墙是战争中用于防守的墙垣,城门则是防线上的弱点,为了加强防卫,在随墙而辟的城门之外 ,再筑起一道重门,用以构成里门之外的又一道防线,里外门之间的围合空间犹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此"小城"即谓之"翁城"。战时,瓮城为守城将士提供了同敌人迂回的绝好条件,风水家则借瓮城以"避煞" ,而十分现实的是瓮城足以遮避来自郊外的风尘。中国翁城之制起于汉,每道城门有两扇大门,用厚木包铁打造而成,甚是坚固牢靠,晚上城门按时关闭、早晨定时开放,平时有人站岗把守。城墙之上平坦宽敞,对内对外按一定宽度尺寸,筑有许多城垛口,为古时作战时之用。城墙之外辟有壕沟,沟宽约20米,沟深近10米,沟中水深,人不能过。城门壕沟之上设有吊桥,平时放下供人通行,遇有战争,即把桥吊起,阻敌人于城门之外。四隅有角楼、沿城四周缘边筑有铺舍17所,俗称内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始筑外城,括四关,随地形而建,周长近15公里,清同治四年(1866年)竣工,俗称围子。外城内侧培土、外侧用青砖砌成。顶端筑有城垛口,外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