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通关训练A卷)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2.先秦诸子中,儒家强调“忠恕”,即“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道家则强调“天人合一”,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思想塑造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价值观的是( )
①民族上追求多民族国家和谐统一
②政治上强调德法并重,追求政通人和
③治国理念上强调不法古、不循今
④思想文化上追求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 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4.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国”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出土器物包含许多其他文化因子:如折腹鼎、背壶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属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因素等。这体现了( )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 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5.诸子百家关于“如何治国”的思考大致情况是:孔子主张“为政必先正名乎”,墨子主张“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韩非子主张“掌握权威,统驭民众”。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各家观点不同,相互诘难 B.儒家较重视礼乐教化
C.各派脱离现实,追求享乐 D.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
6.乾隆南巡时,徽商曾在扬州将自己所养的戏班供乾隆欣赏。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八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新剧种。该新剧种体现了( )
A.官方民间共同的影响 B.徽派艺术成为主流文化
C.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 D.徽商对文艺的重金扶持
7.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
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8.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人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实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他还说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须赘述。这说明当时( )
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依旧流行
9.《高丽史》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首建学校,而科举取上未遑焉。光宗用双寞(五代后周官员)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其法,颇用唐制。”据此可知,高丽( )
A.科考以进士科与明经科为主 B.仿照唐代糊名制以防止舞弊
C.选官制度是模仿中国的产物 D.朝廷与后周的关系非常密切
10.701年,日本政府颁布《大宝律令》,规定制作衣服要仿照中国式样,宫廷朝服也要模仿唐代朝服;不久又下令“天下百姓右襟”,因为中国中原人自周代以后都是向右掩衣襟。据此可知,当时( )
A.中国服饰开始影响世界 B.日本以唐服为文明象征
C.中国传统服饰基本定型 D.唐服推动了日本封建化
1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汉字的传播( )
A.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B.奠定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
C.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 D.便利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
12.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 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不可不讲正气、气节;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尚书》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
材料二: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此殆为转变时期见于明清之主要原因。然则蒙古入主中国,人民备受异族之欺凌荼毒,儒家之仁义礼乐,法家之尊君重国,明法饬令,道家之知白守黑、任天无为,以及一切中国固有之政理治术,均经历史之事实证明,不足以保民族之自存,则穷极生变,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蹊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主要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连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在过去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着自己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文化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结合史实,分析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厉、幽(周厉王、周幽王)之后,随着封建制度(分封制)松懈,礼崩乐坏,这种忧虑(崇德行、重人事,而以为天不足信的忧虑)更加严重。王纲解纽,诸侯相争,在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政治格局中,民为邦本的地位更加凸显,其含义也更加丰富。诸子勃兴,百家争鸣,带来古典思想的突破和繁荣,传统的民本观念,亦在融合新旧经验的基础上,而有系统化的构造和表达。
——摘编自梁治平《民本思想源流》
材料二 黄宗羲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反对君主“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视天下为人君囊中之私物”,“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他还认为君主应该养民,教民,“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四民异业而同道”应使之各尽其心,从而达到天下大治。
——摘编自林红《黄宗羲民本思想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民本思想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的局面,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他们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儒家尊礼,倡导恢复礼乐秩序;法家推崇中央集权,倡导变法,强调法治;道家从“道”这一本源出发,强调无为而治,否定礼(“非礼”),认为“礼”是社会动荡的根源。这些争论反映出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其本质还是传统社会秩序渐趋崩溃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故B正确。ACD三项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内涵,排除。故选:B。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儒家和道家都在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民族上追求多民族国家和谐统一”、“政治上强调德法并重,追求政通人和”、“思想文化上追求兼容并蓄、和而不同”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因此①②④正确;“不法古、不循今”属于法家的变法理论,与材料无关,故③错误,故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
3.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可以看出,人们从对先祖鬼神的尊敬变为对现实中的人本身的关注,体现出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王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宗法等级观念的变化,排除C项;D项中的“完全分离”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4.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折腹鼎、背壶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大量双腹器属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因素”等信息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群落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反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故答案为D项;仰韶文化时期,国家还没有形成,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贫富分化的现象,排除B项;中原进入青铜时代是在商周时期,排除C项。
5.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孔子主张‘为政必先正名乎’,墨子主张‘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韩非子主张‘掌握权威,统驭民众’”可知,就“如何治国”的思考,儒家、墨家、法家提出自己派别的主张,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各个派别观点不同,但是相互诘难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关于“如何治国”的思考,各个派别没有脱离现实,追求享乐,故C项错误。故选:D。
6.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