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从文与文化产业的历史关系梳理唐莉敏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摘要沈从文已然成为一个具有商业意义的品牌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其实沈从文一直以来就与文化产业这一形而下的经济活动有着太多的联系早期沈从文与纸质传媒业是互惠双赢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沈从文更多地成为传媒业开发利用消费的文化资源21世纪后沈从文进入到更为广阔的文化产业平台成为演艺业文化旅游业再次挖掘利用的金矿关键词沈从文文化产业关系目前沈从文现在是大湘西文化产业文化经济活动的文化资源金矿大湘西诸多的文化产业都有沈从文这一文化品牌存在而且的确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学界也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开拓沈从文研究的新角度新视野考量分析沈从文这一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中实践以及未来路径本文也不能免俗试图对沈从文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进行一番历史的爬梳整理和思考文化产业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的是1985年之后的事但是并不意味1985年之前中国没有这一产业的存在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纸质传媒就开始登上中国近代民族产业的舞台兴隆起来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时至今日广播影视业网络文化业广告业动漫业休闲业等等纷纷登上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舞台使文化产业2枝繁叶茂兴旺发达和许多现代作家一样沈从文文学创作的身前身后其实都绕不开与文化产业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种关系在不断的发生变化120世纪初的纸质传媒业与沈从文的关系是互惠双赢的关系11沈从文能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纸质传媒业功不可没从传媒业的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沈从文该是生而逢时的20世纪初期的中国正是中国民营报刊以及出版业发展兴盛时期民营报刊以及出版业等纸质传媒业是真正的商业化传媒企业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早期雏形正是这些民营纸质传媒业让中国步入了早期传媒业的繁荣期这种繁荣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影响巨大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等无不借助了纸质传媒的推力而中国的文化人受益更大上海财经大学人文系裴毅然教授在稿费初始推动现代文学勃兴的经济基础有充分的论述他说现代报刊的商业化操作催生了稿费制成为推动现代文学勃兴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同时也聚集了最初的作家队伍1沈从文就是这只队伍中的佼佼者之一纸质传媒助推沈从文走出湘西这才使沈从文才有从事现代文学创作的可能20世纪初具有大众传播意义的纸质传媒敲开了湘西封闭的大门也开启了沈从文看世界的眼睛沈从文从军的几年接触了申报改造超人创造周报新潮等报纸刊物知道到了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3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湘西散记箱子岩那样的活法吸引了他于是他有了多见几个日头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从文自传一个转机的人生重大决定毅然决然离开了湘西纸质传媒的经济可能使沈从文选择了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从而成为他自诩的中国职业作家第一人沈从文1982年5月27日在吉首大学讲话中回忆早年创作我算是第一个职业作家最先的职业作家我每个月收入从来不超过四十块钱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第一卷第160页也曾经指出沈从文可能是中国第一位专业作家而沈从文要成为专业作家是要有条件的在现代纸质传媒业前沈从文作为一介贫困的且只有小学文化的青年估计是很难成为一专业作家的古今中外文化一直是贵族官僚或中产阶层以上者才能摆弄的雅事余兴只有少数皇家近侍才能成为专业工作者众多无官无俸的文人墨客大多需要王公贵族供养方能从事形而上的文化事业从社会需求角度古代社会除了替官家记史撰志留下一点历史资料社会并无需要供养专业文人的职业或曰社会文明尚未发展到需要专业文人的历史阶段既无客观需要也就不可能出现满足这一需要的社会供给同时既无专业职岗也就不可能涌现成批量的专业文人很显然古代文人很少靠专业写作谋生而20世纪初的纸质传媒的商业化运作提供了这一可能沈从文就是在这种稿费制下成长起来的作家代表多方资料可以证明这一点陈朋远在他的文化人与钱一书的中对沈从文早期的收入有个案介4绍沈从文到北京后1925年8月至12月在北京香山慈幼院图书馆工作以及在现代评论兼任发行员有过短暂的固定收入除此之外沈从文北京早期的全部收入几乎均来自他的文学写作所得稿酬1925年以后沈从文的稿酬收入基本能维持其生存所需而且还能抚养母亲和妹妹他一只手拿起笔另一只手撕块破布来捂着流血的鼻子就这样他还得赚钱接济母亲和妹妹金介甫说在这1929年以前他的大量写作显然是为了糊口现在他提起早年作品认为那些东西只能算作是素材是为了挣一千字五角钱稿费而把刚刚读过体验到道听途说或空想出来的东西匆匆拼凑成篇在内心深处他接受了林宰平的批评认为他写那些作品主要是为了谋生而不只是为了推动文学革命正是这种谋生的可能性使沈从文找到了自己独立生存不依附他人的职业于是他埋头写作拼命挣稿费从1924年至1927年的短短三年中发表了151篇文章一说170余篇当然这种做法也导致了他早期作品的良莠不齐纸质传媒让沈从文逐渐成名从而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大家都知道起初沈从文作为一个无名文学青年的投稿生涯所遭受的挫折的故事窘迫之下的沈从文开始写信求助名人不管原因如何这一招很有效郁达夫登门探望并发表给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一文公开为沈从文鸣不平也促成了沈从文第一篇有名可查的一封未曾付邮的信的发表名人效应再加上纸质媒体的传播沈从文获得进入公众视野的机会发表的文章也日渐增多逐步成长为小有名气的青5年作家传媒界向来是一个扶强不扶弱的地方沈从文获得机会展示才华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创作一发不可收拾终成正果沈从文又尝试做编辑工作在1928年与丁玲胡也频合编中央日报红与黑1933年被聘为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据李端生报刊情缘统计他先后担任过17家报刊主编或编辑而编辑的收入相比较稿费更稳定一些这些由纸质媒介提供的独立撰稿人编辑作家的身份使沈从文完全可以借助纸质传媒平台获得生存的条件并且功成名就步入文学创作的巅峰而这种成就又使沈从文获得另外一份职业高校教师沈从文创造了奇迹凭着所谓的小学学历成为了大学教师甚至走向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讲坛而这奇迹的发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那个时代的传媒平台纸质传媒业沈从文给早期纸质传媒业提供了丰富优质文化资源20世纪初的中国纸质传媒业走向了市场进行商业化运作曾经辉煌一时的政论文退居二线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显然更有读者市场于是报纸的文艺副刊和文学作品的出版业开始兴旺发达起来而这样的平台是需要稿源的支持的沈从文勤奋的文学创作和组织活动为纸质传媒业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首先沈从文勤奋的创作给纸质传媒业提供了丰富的稿源沈从文是一个多产的作家据不完全统计沈从文49年以前就出版了30多种短篇小说集6部中长篇小说从1928年后就出现了报刊主动向他预约稿件的情况说明其作品的独特风格很有读者缘证明沈从文6的文章是有市场而且出版社给沈从文的版权费也在逐步攀升由原来的1000字2元升到4元其次沈从文担任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后坚持自己的文学主张打破条条框框的门户之见给不同类型的作者提供了自由试笔的园地从而使文艺副刊拥有了当时实力雄厚的作家阵容李端生报刊情缘这个队伍中有文化先驱周作人等有乡土派作家鲁彦等还有新月派文学研究会左翼作家东北作家群等特别是沈从文利用这个阵地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锐如何其芳刘白羽卞之琳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业在消费沈从文20世纪80年代由于政治的因素中国文化复苏文化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国文化产业延续1949年前的发展脉络再次起步传媒业成为领头羊率先发展同样的原因使沉寂多年的沈从文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的传媒又再一次的发挥了捧红沈从文作用不过这一次不再是沈从文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学术研究社会和媒体的需要了更何况沈从文传奇的一生和个性鲜明的作品满足了大众猎奇的心理以及审美消费的需要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吸引人眼球的热点笔者在知网做了一个调查仅对2000至2014年的全国重要报纸进行统计就题名搜索对沈从文的报道有106条就关键词搜索有1078条报道限于条件还无法对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的报纸进行全面的调查从而做一个纵向比较但笔者做了一个横向比7较对与沈从文齐名的几位作家张爱玲巴金茅盾等也做了调查数据不相上下可见沈从文等现代作家一直是当下新闻媒体的敏感追逐对象沈从文相关作品再次成为出版社争相出版的对象笔者在读秀中文学术搜索进入图书搜索输入著者名沈从文获得从1981年至2013年出版的沈从文文学作品专著130本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统计不尽精确但说明沈从文的作品在当下文化市场依旧占有一席之地影视传媒也不甘寂寞拍摄制作关于沈从文作品以及生平介绍的影视作品据统计电影作品至今有凌子风1984年拍摄的边城黄蜀芹1984年村妓谢飞拍摄1986年湘女萧萧李劲松1995年拍摄的烟雨长河电视作品则主要是一些纪实文艺的专题片据不完全统计纪实的主要有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人物沈从文东方时空的大型人物系列片记忆沈从文1934吉首大学拍摄的永远的从文走边城沈从文故居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刘洪涛专访文艺的有电视散文边城故事品读边城沈从文魅力咸安凤凰之子沈从文以及生命美与爱等配乐配图朗诵网络传媒也将沈从文纳入关注的热点对象常态固定平台有沈从文吧偶尔某些网络平台也会策划一些与沈从文相关的话题吸引人的眼球比较有影响的是2008年7月湖南小有名气的谢浮名的沈从文文坛瞒和骗的第一高手博客文章引起网友热议跟帖湖南的星辰在线趁势邀请到谢浮名和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左湘山就此8话题进行讨论再次吸引广大网友眼球21世纪初至今沈从文与演绎旅游等文化产业结缘随着文化产业在中国全面兴起后沈从文又再度被消费或者说被开发利用成为新兴的文化产业演艺业文化旅游业的新宠开发的文化资源的金矿特别是他的家乡湖南湘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就目前表现来看文化产业开发利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文化旅游开发现任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凤凰古城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智2002年获得湘西凤凰古城八大景区景点的经营权利用凤凰的文化优势做足了沈从文的文章首先是沈从文故居与其他景点的捆绑销售今年3月又上演以边城的故事改编的烟雨凤凰沈从文成为了凤凰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游客们更多是因为沈从文而来到凤凰另一个与沈从文旅游开发紧密联系的是花垣茶洞因沈从文边城而闻名而成为大湘西旅游的一个亮点其次是演艺业魅力湘西中的歌舞边城根据沈从文的边城里翠翠的故事改编描述了翠翠与老大老二兄弟俩的恋情演员表现生动演出场面唯美这应该算是将沈从文的小说搬到旅游演艺舞台第一个很成功的尝试而后来的烟雨凤凰只是它扩展版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其他的表现有待进一步考证再次是旅游商业广告沈从文的一系列文化符号成为常用不衰的文化品牌如边城翠翠乡下人被各种商家以不同形式借鉴利用以达到品牌营销的目的9参考文献1裴毅然稿费初始推动现代文学勃兴的经济基础J上海财经大学报2007102金介甫沈从文传M符家钦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19责任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