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金秋赏菊会园林景观设计策划方案说明豫园的上海 上海的中国 中国的世界未来的世界,是中国的世界; 而中国发展的龙头,是上海; 豫园,是上海最中国的地方。 秉承中国几千年悠久的人文历史,在有着数百年历史,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积淀了深厚人文底蕴的豫园,举办传统花会,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标志。 国之幸、民之福!一、 目的 以我们的理解,赏菊会应该并且能够达到以下目的: 1、 充分挖掘豫园传统文化精髓,延续豫园优雅、独特的文化底蕴,增进人们对豫园、对老上海、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 展示豫园商城依托豫园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经营更上层楼; 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奋国民民族士气。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之初中国经济的腾飞已初露锋芒,和平崛起指日在望。 值重阳佳节,借豫园宝地,展现传统文化精髓,愉悦国民友人身心,振奋家国民族声威,将把这一盛事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为豫园文化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开良好的先河。二、 总体布局 赏菊会以龙为主题。 整个展场布局为双龙缠扰,呈环抱之势。借鉴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结构,顺应豫园原有的空间关系,以起、承、转、合形成发展序列,层层递进,逐步展开。 同时切合《易经》乾卦的五个卦象,象征事物发展的五个阶段,隐喻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历史。 从丽水路人民路口开始,丽水路为整个序列的引子,吸引游人的视线与兴趣。 上海老饭店为整个序列的开端和门户,让游客耳目一新,为“起”。 黄金广场承接入口的风格,为序列的发展,整个展出渐入佳境,为“承”。九曲桥广场为展出主会场,是整个序列的高潮,并把整个展出提升到“盛世狂欢”的高度,为“转”。中心广场为展出的尾声,营造高潮之后的宁静与和谐,为“合”。 整个花展从“引子”开始,以逐步展开的空间序列,形成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层层推进而又有机一体的优美乐章,汇合成一部完整的盛世交响曲。 在形而下的“器”、即游览的层面,给游人以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愉悦感受; 在形而上的“道”、即理念的层面,寓意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秉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励精图治、团结进取,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世界之林。 三、 分阶段表达 1、 潜龙勿用 励精图治 从丽水路人民路口开始,丽水路为整个序列的引子,吸引游人的视线与兴趣。 丽水路人民路口是整个豫园的入口,大多数游人从此进入豫园。 虽然不是展出的重心,但能起到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让游人在豫园外即可隐隐约约看到菊花展的影子,领略赏菊会的气氛,从而产生进入观赏、一览究竟的期待心理。 着墨无需太多,几块展板、数条横幅、丽水路一路菊花,即可。 就好象一部乐曲的引子,三五几个乐句、寥寥数个音符,引人入胜。 《易经》中的“潜龙勿用”讲的是事物在最初阶段,阳气潜藏,不可浮躁、盲动,当养精蓄锐,以待时而动。 在此隐喻中华民族曾经象一条沉睡的巨龙,沉默着,但没人可以忽视,一旦崛起,将震撼世界。2、 见龙在田 混沌初开 上海老饭店为整个序列的开端和门户,让游客耳目一新,为“起”。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讲究开头,这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不可太强,精华一览无余,后面没有发挥的空间,喧宾夺主; 不可太弱,得展现整部作品的风格和主题,并能吸引观众参与整部作品的观赏。 按总体布局,这里是双龙环抱的其中一龙的龙头,根据场景与地势,拟借助上海老饭店的建筑结构,将整个门厅柱廊做成龙头的造景,展现龙的主题,形成入口恢弘、磅礴的气势。 同时十字路口给了这一场景足够的展示空间,从丽水路走过来一直到十字路口,可逐步领略入口龙头张扬磅礴的气势。 《易经》中的“见龙在田”讲的是事物在起始阶段,阳气升腾,生命力乍现,开始展现勃勃生机,让世人侧目,但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在此隐喻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屈辱历史之后,顽强抗争、励精图治,终于站起来了,正以不凡的姿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 龙跃在渊 渐入佳境 黄金广场承接入口的风格,为序列的发展,整个展出渐入佳境,为“承”。 进一步承接入口龙的主题,为龙身,是整个序列从起始到高潮的一个过渡,由于有相对开敞的空间,对人流的聚集和游客游览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缓冲。 以龙身为主题的菊花景观布展和“豫园中国日”摄影展结合,既可让游客品味和领略豫园和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为进入下一个阶段“盛世狂欢”的高潮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易经》中的“龙跃在渊”讲的是事物在发展阶段,生命力勃发,逐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崛起指日在望。 在此隐喻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抗争、进取之后,正以泱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