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报名条件及介绍
高级经济师(Senior Economist)是中国职称之一。但是经济师无论职称多高,只有国企和事业单位认可才有作用。
高级经济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凡申请参加高级经济师资格评审的人员,须通过全省统一组织的高级经济师资格业务考试。
高级经济师实行资格评价与职务聘任相分离,具备博士学位或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
基本介绍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
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1993年1月,人事部下发了《人事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专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职发[1993]1号),决定在经济专业人员中实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工作由人事部和部分专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原则上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置考场,必要时可在县设置考场。
二、身份范围
企事业单位中,凡直接从事经济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经济计划、经济贸易、经济监督、经济研究、生产调度、财税金融、开发投资、证券保险、网络商务、物资物价、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房地产业、旅游业、社会保险以及企业职工专业技术培训教育、企业经济法律、企业管理咨询等岗位工作的经济专业人员,符合相应任职条件的可申报评审、确认或通过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高级经济师考试报名学历、资历要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取得经济师(或相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下同)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4年以上。
3、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4、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5年(或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且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以上,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5、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或获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获得省(部)级(包括全国性行业)以上优秀管理奖项。
三、相关条件
专业知识
1、系统掌握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和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知识。
2、掌握国家有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及各项配套法规、规章和规定。
3、了解国外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结合本行业或本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有较高价值的政策性意见,指导本行业或本部门(单位)的经济工作。
工作经历
取得经济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2年以上。
2、作为骨干参与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2年以上。
3、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1项以上国家、省(部)级或2项以上市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方案的组织和实施,经实践证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主持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主要经济指标连续3年以上名列本市同行业企业前三名(以市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证明为准)。
5、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总价值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经济项目的咨询评估或总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投、融资项目的论证,经实践证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为部门(单位)全面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作出显著贡献,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7、承担2项以上省(部)级重点课题或3项以上市(厅)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并写出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报告。
四、 政策规定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高级经济师职称考试包含本专业考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和全国职称英语考试。
五、电脑要求
高级经济师属于副高级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般需要报考4个模块,这里向考生推荐WindowsXP,Word2003,PowerPoint2003和Internet应用这4个比较简单的职称计算机考试模块报考。 但有个别地区在模块数量方面有特殊规定。
六、 英语要求
职称英语分为A、B、C三个等级,高级经济师需报考B级,相当于大学公共英语三级的水平。 每个等级又细分为理工、卫生和综合三个大类,由于国家在大类划分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任意选择报考。
七、考试时间
高级经济师考试由各省自行安排,考试时间均有所不同,考生可以登录当地人事考试网站查询自己所在省份考试时间。
八、报名时间
各地报名时间不一,大约6月上旬到8月上旬不等。
九、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经济学
1、社会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2、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3、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公司制度(三)公司治理结构
4、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的调节(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5、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四)经济波动(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6、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二)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三)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四)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7、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三)金融监管
8、对外经济关系 (一)国际经济组织(二)对外贸易关系(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四)对外金融关系
9、合同法制度 (一)合同法制度概述(二)合同的订立和成立(三)合同的效力(四)合同的履行(五)合同的担保(六)合同的变更与转让(七)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八)违约责任(九)合同的管理和合同争议的解决
10、公司法律制度 (一)公司法概述(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五)公司债务(六)公司财务会计(七)公司合并、分立(八)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九)法律责任
11、证券法律制度 (一)证券和证券法概述(二)证券市场的主体(三)证券发行制度(四)证券上市(五)证券交易(六)上市公司收购(七)证券监管制度
12、物权法律制度 (一)物权与物权法(二)所有权(三)用益物权(四)担保物权(五)占有
第二部分管理学原理
1、管理概述 (一)管理(二)管理者(三)管理理论的发展
2、计划 (一)计划概述1、计划的含义2、计划的类型3、计划的程序4、计划的要求(二)预测1、预测的作用2、预测的内容3、预测的方法(三)决策1、决策的类型2、决策的过程3、决策方法
3、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二)组织的基本概念(三)组织的基本原则(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五)组织变革
4、领导与激励 (一)领导与领导者(二)领导理论(三)激励理论(四)激励方法
5、控制与协调 (一)控制(二)协调(三)沟通
6、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的制定(二)企业总体战略(三)企业竞争战略(四)企业战略的实施
7、现代管理的方法 (一)分析问题的方法(二)分配资源的方法(三)系统管理方法
第三部分国民经济管理
1、概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2、市场管理 (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3、产业管理 (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二)产业组织管理(三)产业发展规划
4、区域经济管理 (一)区域经济布局(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5、资源管理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二)科技资源管理(三)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