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汉园林绿化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诸多城市纷纷打造适宜居住的园林生态系统。对于园林绿化的规划武汉市政府也十分重视,不断出台新规定来规范本地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从武汉城区园林绿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此为园林绿化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化;规划;法规
目前,武汉在园林绿化方面发展较快,城市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但是与欧美的发达城市相比,在植被覆盖率和景观效果层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笔者为了找寻武汉市未来园林绿化规划的新方向,先后走访了解放大道、武汉大道沿线、东西湖、当代国际花园和光谷高新大道沿线等地,经过了现场的细致调查取证,现总结调查发现以下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武汉城区园林绿化的现状
(一)各区域绿化面积差距大,未形成整体性的系统
根据调查发现:武汉城区绿化总量不多,总体发展不平衡,现存绿地比较分散,很少有成片成块的绿地,系统化程度相对较低,很难适应居民日常生活休闲的需要,也与现代化城市功能要求不匹配,同时现有的绿地规模达不到“绿色城市”的要求。
(二)绿化结构存在多种矛盾,总体布局不合理
在城市辖区范围内绿化程度各不相同,总体的布局也不尽合理:郊区绿化面积较大,而市中心区绿化面积较小。在人口稠密区域缺少公共绿化用地,植被覆盖率较低,要想新增绿地就需要拆迁其他的建筑,而位于外围地区的绿地绝大部分都没有发挥出其休闲娱乐和改善局部气候的作用。[1]
(三)园林绿化规划不到位,缺少高品质绿色景观
在武汉,虽然有较多的园林景观,但是高质量的绿化精品相对缺乏,从各个园林来看,乔木、灌木和绿草的品种不足,各种植物的类型不够丰富,对于城市树种的规划不完善,尚未完全体现生物的多样性。在现有的园林中,具有深刻内涵的景观较少,更缺乏文化品位较高的景观,在城市的绿化过程中,大多数的园林都没有很好地融入城市的文化底蕴,没有体现武汉的特色。
二、武汉园林绿化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园林规划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园林规划编制缺乏依据
目前,我国关于园林绿化规划编制的法律较少,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首先,现有的法律法规大多数是以行政性法规文件呈现,缺少技术性标准的规定,也缺少规范性的指导,规划具有不明确性。这是因为这些规划只有方向性的指导,而无法对具体的规划内容做出明确的解答,导致了后期的工作难以开展。[2]其次,大部分的法规文件缺乏时效性。专项技术性标准与规范性方面的文件,迄今为止国家尚未出台,湖北省也未曾出台过,这样就会使得绿化规划的编制缺乏科学依据,极大地降低了详细规划的作用,也对绿化规划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行政管理部门间配合不足
在政府中,规划部门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负责与多个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在城市进行详细规划管理过程中,多个部门合作固然有其优势,但是更多时候会降低工作效率。首先,绿化规划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审批,无疑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延长工期。其次,城建、园林和国土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规划,各种意见难以调和,无法形成最终的结果。
(二)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若是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政府不占据主导地位,那么政府主管部门就难以直接掌管建设项目的绿化工程,只能被动的接受开发商的建议。例如在住宅小区中,房产开发商利用景观绿化来吸引消费者,达到提高房价的目的,但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房产开发商会找一些资质差和标准低的工程队来完成景观绿化工作,极易造成绿化效果差的结果。第二,我国的绿化施工队伍大都不专业,总体来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无法将工程的设计思想完全的体现出来。众所周知,绿化工程与建筑工程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景观工程要想完美的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