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背诵
通用学考核心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1】
1、技术发明与创新的动力: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2、技术对人的价值:解放人、保护人(生理、心理)、发展人
3、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4、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侧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力求有所“发明”。
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实现优化。
5、技术创新包括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是已有技术的改进;技术发明是产生出新的技术。
6、知识产权:狭义的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7、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授权
8、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舒适、健康、安全
9、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信息的交互
10、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
11、技术试验者应具备的品质: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顽强的毅力
12、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和优化,编写产品说明书。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发展又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3、发现问题的途径: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14、设计分析三要素:人(使用者)、物(产品本身)、环境(使用环境)
15、标准件:指经优选、简化、统一给以标准代号的零件或部件。设计产品部件使用标准件以后维修或更换会更方便。
16、常用的方案构思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
17、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18、技术语言的种类:图样、图表、模型、符号等。其中技术图样是常用规范的技术语言。
19、三视图包括: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空间对应关系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尺寸标注要求:正确(认准长宽高,直径符号为φ,半径为R,尺寸 单位为毫米时不写)、完整(不遗漏、不重复)、清晰、合理(尺寸数字写在尺寸线上方或中断处,水平方向尺寸数字字头向上,垂直方向尺寸数字写在尺寸线的左侧,字头向左)
20、设计的评价分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须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常用评价表来表达);对最终产品的评价(依据:设计的一般原则或事先制订的设计要求;常用“坐标图”来表达)。
21、模型(与实物相似的物体)的分类: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
22、常用金属加工工具:螺丝刀、台虎钳、手锯、钢直尺、角尺、锉刀、钳子、台钻等。台虎钳是用来固定所加工的工件;角尺用来检验加工面的垂直度。
常用木材加工工具:手锯、木工锯、刨子、凿子、木工锤等。
23、材料的比较和选择主要依据:经济原则(性价比)、实用原则(加工难易程度、使用寿命)、可持续发展原则(环保、绿色、无毒)等。
常见材料加工流程是:备料→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喷涂油漆或电镀)
【技术与设计2】
1、结构的类型:实体结构(结构体均匀受力)、框架结构(支撑但不充满空间)、壳体结构(受力沿外壳均匀分散)、组合结构(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结构)。
2、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形式有:受拉、受压、受剪切、受扭转、受弯曲五种。
3、结构的稳固性包括稳定性和强度(σ= F / S,其中:σ是应力,F是内力 ,S 是受力面积)。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重心的高低、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
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4、欣赏结构一般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功能、工艺、材料、造型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美学原则、个性特征等。
5、流程是指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包含环节(某一小过程)和时序(时间顺序),方框流程图中“方框”表示环节,“箭头”表示时序。
6、流程的意义: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生命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安全生产。
7、流程的工序:串行工序(前一个环节完成后才进入下一个环节)、并行工序(多个环节同时进行)。
8、流程优化的指标(内容):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质量优化
9、工期优化的方法:将串行工序改为并行工序。(注意:并行工序往往需要增加人员、设备投入,因此需要综合考量。)
10、构成系统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至少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成系统;第二,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第三,这个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