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

289阅读 | 10收藏 | 1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1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2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3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4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5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6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7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8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9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10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11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12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13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14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15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16页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含解析).doc第1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糊涂虫 上传于:2024-07-16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高考政治一诊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继续从海合会国家持续大量进口原油,扩大进口液化天然气。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  ) ①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②促进人民币全球自由流动 ③降低我国外贸的汇率风险 ④增强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2. 如图反映2012-2021年我国创新指数及分领域指数变化情况。  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 ①创新投入稳步提高,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得到解决 ②创新环境明显优化,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内外联动 ③创新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新动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①创新成效逐步显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证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下列举措推导合理的是(  ) ①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 ②实施种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 ④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提高粮食单位产量→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②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 ③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抗击风险的主导力量 ④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稳定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某区人民法庭与辖区党工委一道,推动建设“党政主导、多元协同、法治保障”的治理生态,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地方党委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良法善治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该做法(  ) ①整合协同多元力量资源,实现共商共治共享 ②扩大基层民主管理权利,创新民主管理形式 ③切实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④拓展基层民主管理途径,夯实基层自治基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6.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73万家,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6.1万家、定点零售药店12.73万家……更加便捷的报销手续,进一步扩大的覆盖范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这充分体现了我国(  ) ①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人民权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④公民基本民主权利得到实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的讲话指出,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观察全球问题,构建全球治理体系 ②在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上,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③在全球治理中加强多边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④中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和担当,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始终是鲜明底色。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优质文化综艺节目,以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方式,开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赋予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以新的时代光彩。这说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基因 ②文化创新的源泉在于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③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④经典文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9.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有利于(  ) 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②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增进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化相互认同 ④坚守文化基本立场,保持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0.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由此可见(  ) ①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从自然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征服自然 ③要在对立统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这表明(  ) ①事物发展的实质是前进和上升,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③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要增强忧患意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2. 自我革命是进行自我扬弃的过程,是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一论断反映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②真理具有条件性,要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4.0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放眼神州大地、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稳步推进,筑牢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产权制度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重要举措持续深化,疏通高质量发展的经脉。21个自贸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海南自贸港扬帆起航、浦东新区乘势而上,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蹄疾步稳…… 放眼当下中国,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工具谋划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持续加力,密集出台的纾困政策为市场主体送来“及时雨”,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指南针”。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中国经济顶住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9%,比第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在化解风险挑战中回稳向上、步履坚实。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经济为何能够顶住压力,回稳向上。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指导意见》提出两阶段工作目标。到2025年,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健全,政府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取得重要进展,数字政府建设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到2035年,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意义。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文化应当发挥其应有作用,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振兴既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也是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路径和抓手。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文化振兴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乡村文化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应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通过乡土文化保护、利用等工作,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传承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二是通过文化教育,文艺滋养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能量。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通过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内涵,让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能够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通过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依据。 (2)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乡村文化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 请结合生活实际,为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提两条合理建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①正确,中国从海合会国家持续大量进口原油,以人民币结算,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②错误,目前,人民币正处在国际化进程之中,还没有实现全球自由流动; ③正确,中国进口原油,以人民币结算,不需要兑换美元,能够降低汇率风险; ④错误,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但不一定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 故选:B。 本题考查:人民币国际化 (1)含义: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2)影响: ①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②不利于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2.【答案】D 【解析】①错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②不合题意,图体现不出经济发展内外联动,图表显示的是我国创新指数以及分领域指数变化情况; ③④正确,根据图表可知,创新指数不断提高,这说明创新发展态势良好,创新成效逐步显现,发展新动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故选:D。 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不断地发展。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3.【答案】B 【解析】①错误,粮食收购价格高低,与农民生产成本无关; ②正确,种粮补贴能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③正确,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④错误,耕地保护与提高粮食单位产量无关。 故选:B。 本题考查:农业现代化和三农问题 (1)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发达的农业、建设富庶的农村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2)“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本题属于推导类试题,在传导过程中需要注意,前后必须要有因果关系或时间先后的逻辑关系,该类试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答案】C 【解析】①错误,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力量,但不能说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②④正确,中国经济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说明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稳定性,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 ③错误,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抗击风险的重要力量,但不是主导力量。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纪疫情阴霾笼罩的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自身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为世界经济贡献正能量,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5.【答案】C 【解析】①③正确,材料中指出某区人民法庭与辖区党工委一道,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汇集多方力量进行基层治理,这表明该做法整合协同多元力量资源,实现共商共治共享,切实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②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汇集多方力量,以良法善治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未体现创新民主管理形式; ④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拓展基层民主管理途径,且基层自治的基础是直接选举当家人。 故选:C。 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6.【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题干中更加便捷的报销手续,进一步扩大的覆盖范围,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的真实性; ②符合题意,题干中加便捷的报销手续,进一步扩大的覆盖范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也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③不合题意,题干中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不涉及法律,故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④不合题意,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故选:A。 本题考查: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最广泛: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最真实: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最管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7.【答案】C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的讲话指出,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表明中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和担当,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倡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观察全球问题,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各国应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②错误,各国的根本利益并不一致,世界各国存在共同利益; ③错误,在全球治理中加强多边合作已成为广泛共识,但还不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故选:C。 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怀,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2)基本内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8.【答案】C 【解析】①③正确,材料中指出近年来,一批优质文化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方式,赋予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以新的时代光彩,这说明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基因; ②错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④错误,文化有优秀和糟粕之分,只有优秀的经典文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1、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要求。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2、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的影响: (1)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9.【答案】A 【解析】①②正确,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有利于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错误,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各国文化相互认同; ④错误,各国文化是平等的,不能说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1、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