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义
小人的对立面是君子。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以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说,他认为“君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尤其是儒家的文化里,差不多是一个完整人格的代名词。”又说:“······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还是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
其实,君子的定义,在《论语》里孔子早给了答案,而且不止一个。比如说:“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第十二》)就是说,真正的君子内心是平和的,没有担忧和害怕的事,所谓“平常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第七》)就是说君子的心胸广大,做任何事对得起天地良心,所以内心坦荡荡的,所谓“事无不可被人知,言无不可对人说”;而小人正好相反,心里总是感到苦闷、忧愁,时刻觉得别人对不住他、会伤害他,乃至老天、社会、全世界的人都对不起他——即使他刻薄、贪婪、自私、占尽便宜,他的内心依然觉得别人欠他很多似的。
又说:“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