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 学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和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只是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2.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魔术师刘谦以其匪夷所思的表演震撼了国人,他表演过程使用的下列道具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玻璃杯 B.金戒指 C.硬币 D.橡皮筋
3.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看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t是金属
B.催化剂不参加反应
C.I3-、I-是阴离子
D.TiO2属于氧化物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 下图中的黑球和白球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图示是
6.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表达不正确的是
A.Na+ 的结构示意图: B.C60分子的结构:
C.4个氮原子:2N2 D.酒精的化学式:C2H5OH
7.过氧乙酸常用来配制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g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3
8.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PAFC的化学式为[AlFe(OH)nC16—n]m,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
的处理。该净水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6
9.以色列化学家谢赫特曼因研究铝锰合金等提出“准晶体”从而获得2011年化学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 B. 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
C.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D. 不能与盐酸反应
10.随着科学的进步,大大改善了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卫生健康等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花生米富含油脂,还含有蛋白质和糖类,是一种好的食品原料
②随着癌症患病率的增加,任何食品都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
③维生素种数很多,多数在人体内能够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④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人更多的钙
A. 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 EMBED Equation.2 ,上述反应中B物质的化学式为
A. EMBED Equation.2 B. EMBED Equation.2 C. EMBED Equation.2 D. EMBED Equation.2
12.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3.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 Co+2HCl=CoCl2+H2↑ ② CoCl2+2NaOH=Co(OH)2↓+2NaCl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钴由三种元素组成 B.氯化钴溶液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
C.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 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1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m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 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5.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
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硝酸铵
D.盐酸和碳酸钠
16.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
17.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乙>甲 C. 甲>乙>丙 D . 丙>甲>乙
18. 根据右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7
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19.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C. 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 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80g甲的溶液
20.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HCl和FeCl3溶液
NaOH溶液
B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
稀HCl
C
镁铝合金
稀HCl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 学 试 题 2012.4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答案写在指定位置。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得 分
评卷人
21.(14分)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有很多。
(1)秦始皇陵铜车马、青铜仙鹤、树下仕女图等10件顶级国宝,聚首“2011西安世园会”。
①铜车马出土时表面有一些铜锈,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推知还与空气中的 有关(填名称)。
②青铜仙鹤的主要成分是铜合金。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性能会发生改变,改变之一是 。
③树下仕女图的主要材料含有天然纤维,除天然纤维外,现代人们还使用合成纤维。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常用的化学方法是 法。
(2)近日,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事件,有的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
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粉中主要营养素—淀粉本身是可以燃烧的。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填化学式);燃烧过程中可能还闻到像头发烧焦似的刺鼻气味,是由于面粉中另一种营养素燃烧产生的,该营养素是 。
面粉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2010年2月我国某大型面粉厂灌
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避免类似事件,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
有________________。
A. 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 严禁吸烟,杜绝火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
(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中所示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②在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4)①“生命吸管”(如右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 和过滤的作用。
②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③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的是____________溶液。
得 分
评卷人
22.(8分)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以下是由废铜料(含铁)生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1)该流程中制得的硫酸铜溶液能否用铁桶来盛装? (填“能”或“不能”)。
(2)操作a的名称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
(3)在反应①中加入的试剂X要“足量”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反应④中,单质A和浓硫酸反应时还生成了水和SO2 气体,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分析,对比途径I、Ⅱ,途径I的优点有:生产同量的硫酸铜,消耗硫酸的量小和
。
得 分
评卷人
23.(10分)某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下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2)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如右图)。比如①用稀硫酸除铁锈;②古代记载的湿法冶金技术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3)在初中化学中学习过许多置换反应,其通式可表示为:
单质(I)+化合物(I)= 单质(Ⅱ)+化学物(Ⅱ)。
根据已学知识填表:
单质(I)
单质(Ⅱ)
举例并写出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
非金属
金属(I)
金属(Ⅱ)
非金属
金属
非金属
非金属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得 分
评卷人
24.(8分)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代号),装入药品前应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进入气体管口是 。
(3)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