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150阅读 | 5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第1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第2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第3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第4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几幅尸骨 上传于:2024-05-30
西方经济学作业1 一.填空题 1,资源配置  2,决策机制,协调机制  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4,价值判断  5,反,同  6,替代,收入  7,供给量,供给  8,同  9,价格  10,富有  11,全补  12,富有 13,消费者  14,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  15,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联系  17,投入生产要素与产量,成本与收益  18,机会主义行为  19,边际产量递减  20,平均产量 21,收益递增  22,扩张 二.选择题 DDACC CACBD BCDBB 三.判断题 对 对 错 错 对 错 错 错 对 错 对 对 错 对 错 四.计算题 1,均衡价格是商品供给(S)与需求(D)相等时的价格 所以:D=S 即 350—3P= -250+5P 均衡价格:P=75 此时的均衡数量为D=S=125 2,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公式 Ed=(△Q/Q)/( △P/P )    销售增与率为:△Q/Q= Ed×( △P/P )=2.4×25%=60%    因此该商品价格下降25%后,降价前后的收益变化为:    1.20×(1-25%)×800×(1+60%)-1.20×800=1152-960=192    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192(元) 3. 根据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公式和己知数据,从边际效用表可知:消费者购买4单位X商品与3单位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这是因为: 10×4+20×3=100,符合消费者均衡限制条件:P x?X+P y?Y=M 70/10=140/20=7,符合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P x=MU y/P y 五.问答题 1,春节期间,铁路运输要求大于供给,管理部门又往往采取价格上限的措施,从而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价格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如果放开限制,票价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必定使票价上涨过高,只能满足部分高收入者的需求,损害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如果严格限制票价,供给远小于需求,为黑市交易造成条件,管理成本太大。   为切实管理好铁路运输,必须同时从需求、供给和市场三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1)努力缓解春运期间的需求压力,如采取提前订票,返乡时间错峰、加大其它交通工具运力。(2)努力增加春运铁路运力,如增开班次,临时加开车。(3)加强市场监督,严厉打击票贩子。 2,(1)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因此当某种商品缺乏弹性时,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所以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办法。 (2)数码摄像机的需求量是具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反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所以高档消费品应采取降价办法。 3,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的这种价格所获得的物品所能带来的效用大小,故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与所获得的效用同方向变化。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种物品数量的增加,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故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随物品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西方经济学作业2 一.填空题 1,经济成本  2,总成本量  3,收支相抵,停止营业  4,小于,大于  5,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6,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  7,等于,大于  8,制造者,接交者  9,产品差别  10,博弈  11,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12,向右下方倾斜,反方向  13,资本的净生产力  14,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超过他们所希望得到的市场收入   15,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16,税收相等,社会福利政策  17,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8,主体  19,边际成本主价,平均成本主价  20,道德危险  21,政府失灵 二.选择题 CBCAC CBCCD DCCAA 三.判断题 对 对 错对 错 错 对 错 对 错 错 对 错 错 错 四.计算题 1.   1   120  180   60   120   60   180   60      2   120  200   80   60    40   100   20      3   120  210   90   40    30   70    10      4   120  225   105  30    26   56    15      5   120  260   140  24    28   52    35      6   120  330   210  20    35   55    70 2.(1)R=(A1+A2+A3+A4)/T=(15%+12%+10%+9%)/100%=46%    (2) HH⊥=152+122+102+92+82+72+62+52+42+32=749 3.当家教未来预期收入为500元   当推销员未来预期收入为 3000×0.1+2000×0.4+1000×0.4+0×0.4=1500 五.问答题 1.这种说法不正确。   一方面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条件是企业数量多,而且每家企业规模小,价格由整个市场供求决定,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另一方面,家电市场各厂商的竞争,比如价格、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包装设计等,都是在垄断竞争市场上采用产品差别竞争所采用的办法。   因此家电行业应该是垄断竞争的行业。 2.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指起先随着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减少的劳动供给曲线。还可用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随着工资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   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3.市场失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垄断。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是政府干预。对于公共物品中的纯公共物品由政府来提供,可转变为私人物品的公共物品由市场提供。 西方经济学作业3 一.填空题 1.支出法,收入法  2,NDP  3,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通货膨胀  5,自然,周期性  6,资源,技术进步  7,资本—产量比率  8,技术进步  9,货币量增加  10,正常的劳动力流动  11,高于市场均衡工资  12,右下方  13,财产  14,同方向  15,减少,下降  16,1,1  17,收入与消费相等,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  18,收入的现值  19,产量变动率  20,减少,减少  21,越小  22,总支出  二.选择题 ACABB  DDCBA  DCBD 三.判断题 错 对 对对 对 错 对 错 错 对 错 错 对 错 对 四.计算题 1,个人消费支出(C): (1)       购买汽车、彩电等耐用消费品支出1000亿元 (2)       购买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支出2000亿元 (3)       雇佣保姆和家庭教师支出200亿元 私人国内总投资(I): (4)企业投资支出(包括厂房和设备)2000亿元 (7)企业存货净变动额(1000亿元-1500亿元) 政府购买支出(G) (8)各级政府为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2000亿元 (9)中央政府国防与外交支出500亿元 净出口(NX)   出口:出口产品收入1500亿元   进口: 进口产品收入1000亿元 GDP=C+I+G+NX    =(1000亿+2000亿+200亿)+[2000亿+(1000亿—1500亿)]+(2000亿+500亿)+(1500亿—1000亿)    =3200亿+1500亿+2500亿+500亿    =7700亿 2.物价指数是衡量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物价指数上升了多少,表示通货膨胀率为多少。从1997年1998年物价指数上升了(136—128)/128=0.0625 那么1998年通货膨胀率为6.25%  3. 根据题意和己知条件求得: 边际储倾向 MPS=△S/△Y=(500-400)/(2500-2000)=0. 2 因为 MPC+MPS=1 所以 1-c=1-MPC=MPS=0. 2 故乘数为 α=1/(1-c)=1/0. 2=5 因此,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 200×5=1000(亿元) 五.问答题 1、简要说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答: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制度、资源与技术。 ㈠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制度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增长取决于制度,适于经济发展的制度是实现增长的前提。最适于经济增长的是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是一个制度体系,它包括了多种制度。其中包括保护个人财产的产权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货币制度,规范人们行为的合约制度,组织经济活动的公司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㈡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各种生产要素是资源,因此,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 ⑴、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 A、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可以有三个来源,一是人口的增加;二是人口中就业率的提高;三是劳动时间的增加。 B、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则是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一个高质量的劳动力,可以等于若干低质量的劳动力。劳动力数量的不足,可以由质量的提高来弥补。 ⑵、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经济增长中必然有资本的增加。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曾把资本的增加作为国民财富增加的源泉。 ㈢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2、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答:技术进步引起长期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即经济潜力提高。如图所示(教材P299页 图12—11)由于技术进步,经济潜力提高,长期总供给曲线从LAS0向右移动为LAS1。随着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也向右移动,即从SAS0移动到SAS1。在这一过程中技术进步引起投资增加、消费增加,总需求曲线移动至AD1。这三条曲线相交于E1,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为Y1,Y1与新的充分就业国内生产总值Yf相等,仍然是充分就业均衡,但水平大大提高了,而物价水平仍然是P0。经济潜力提高,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充分就业均衡而不引起通货膨胀。这说明从长期来看,提高经济潜力,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是至关重要的。 3、用总需求决定原理分析我国政府提出的增加内需的意义。 答:总需求在短期中对宏观经济状况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