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历史地理沿革
人文学院 历史0811 0820501114 周婷
[摘 要]:从周朝开始,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化,常州这块土地的名字从延陵邑开始不断变迁,直到建国之后确定为常州;它的境域也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改变。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经历了各朝各代文化雅客的不断书写,最后写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遗迹。
[关键字]:常州;沿革;历史地理
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早在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此地就建邑立邦,始称延陵。此后,常州地名几经改变,境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变迁,原辖境域今有划入他市县者,本属他境者,今又划归市辖。常州位居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4185.htm" \t "_blank" 长江之南、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1596.htm" \t "_blank" 太湖之滨,处于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181899.htm" \t "_blank" 长三角中心地带,与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1735.htm" \t "_blank" 上海、省会南京等距相望,与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2239.htm" \t "_blank" 苏州、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3052.htm" \t "_blank" 无锡联袂成片,构成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0528.htm" \t "_blank" 苏锡常都市圈。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663.htm" \t "_blank" 季札封邑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79775.htm" \t "_blank" 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473824.htm" \t "_blank" 毗陵。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23908.htm" \t "_blank"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247426.htm" \t "_blank" 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于1949年设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以及两个新区,新北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
常州,周称延陵邑,秦置延陵县,汉为毗陵郡,晋改晋陵郡,隋曰常州,历来为府治所在。在东晋以及南朝时期常州分别置南兰陵郡、南东莞郡、南东海郡、南琅琊等郡,留下当时中原移民于此的历史痕迹。元称常州路,明初为常春府,不久复称常州府。为避明光宗朱常洛讳,常州府一度改为尝州府。至清常州府乃领武进、阳湖、无锡、金匮、江阴、宜兴、荆溪、靖江八县。民国时期废常州府存武进县,1949 年共和国成立,常州为江苏省辖市。常州地名的历史沿革大概课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延陵。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武进郑陆东);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是为常州历史上见诸文字最早的名称。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345年。第二阶段:毗陵。到西汉高祖时期,延陵改为毗陵。毗陵之名从县治,到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置典农校尉屯田垦殖,到西晋大康二年(281年)建郡统县,相继沿用506年,其间,虽曾在王莽当政时改过毗坛,但时间很短前后仅14年,东汉建武元年时又复称毗陵。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7县,是为江南大郡。第三阶段:晋陵。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5年)为避东海王越(司马越)世子毗讳,改毗陵为晋陵,晋陵之名前后沿用290多年。其间,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士族纷纷南迁,占地聚居,设置侨治郡县,一度曾在武进县境内设有兰陵郡、兰陵县,在晋陵县境内设有东莞郡领宫县、东莞、姑幕3县,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后废止。第四阶段:常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以州统县。开皇九年(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毗陵、晋陵、长春、尝州,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唐武宗会昌四年(840年)升常州为望,列入全国州府十望之一。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武进另置阳湖,析无锡另设金匮,析宜兴另立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807733.htm" \t "_blank" 荆溪,加上原领江阴、靖江,常州府统领8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第五阶段:武进。晋太康二年(281年)分曲阿(丹阳)、丹徒东部地区置武进县。嗣后各朝时有置废分合,改称过兰陵、永定,并入过曲阿、晋陵,析置过阳湖。1912年,民国成立,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第六阶段: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乡分别建立常州市和武进县。1953年,常州市为省辖市。1958年8月,镇江专区改名为常州专区,专区由镇江市迁至常州市。原由省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2733101.htm" \t "_blank" 直辖的常州、镇江2市划归常州专区领导。1959年9月,常州专区改名镇江专区,专区由常州市迁驻镇江市。1962年,常州市复改为省辖市。1983年3月,原镇江地区被撤销,其所辖武进、金坛、溧阳3县划入常州市管辖。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立溧阳市、金坛市、武进市,仍由常州市管辖。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发生在常州历史上的、曾经轰动一时的事件,除了在一些历史史料典籍中有所记载、或在民间口头传承外,作为最具有直接纪念意义的,最能直接地保存和反映常州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的,能流传至今的、最直观的,就是常州的地名。而常州的地名从延陵、毗陵、晋陵演变到武进,最后确定常州这一地名,是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和地理区域的改革而随之变化,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变迁,是研究常州历史地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除了可以从常州地名的演变和境域的变化来研究本地的历史地理沿革以外,我们还可以从该地所特有的文化遗产来感受当地的文化。武进县南湖塘镇西三公里处的淹城是江南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垣遗址。我们首先从古代文献中寻找淹城的出处:《极目江苏》一书中印入此古城的鸟瞰照片。三层土城,植被葱笼,有似翡翠盘中安放着三支玉镯。淹城的最早历史文字记载是东汉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227788.htm" \t "_blank" 袁康《越绝书—吴地传》:“毗陵县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082.htm" \t "_blank" 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北宋《太平寰宇记》云:“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5198.htm" \t "_blank" 常州府春秋时为吴国内地。”《史记》云:“吴公子季扎所据,是为延陵之邑。”吴为越所灭复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