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焖鸡老板直播“炫饭”自证,这招真能“救场”吗?
前段时间,一则有关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新闻如一颗重磅炸弹,在餐饮界和广大消费者中激起千层浪。3月12日,媒体无情曝光了河南三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门店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变质食材加工、剩菜回收再卖、生肉随意存放等乱象,看得人触目惊心。这些不良行为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规,更是狠狠刺痛了消费者的心,使得整个杨铭宇黄焖鸡品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人们对黄焖鸡米饭的食品安全产生了深深质疑。
在这场风暴中,河南新乡的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店老板刘先生,虽然店铺与涉事门店毫无关联,却也深受其害,营业额从往日的日均2000多元,像坐过山车一样,骤降至仅仅200多元,跌幅高达90%,连房租和成本都难以覆盖,生意岌岌可危。
为了挽救自己的生意,也为了守护自己的良心,刘先生决定放手一搏,开启了一场特殊的直播。从3月13日开始,每天中午,他都会准时在店里直播,镜头毫无保留地对准后厨的每一个角落,生鲜食材、半成品、垃圾桶……事无巨细,一一展示,甚至还现场食用未加工的生鸡肉,只为向大家证明自家食材的安全可靠。在他3月14日发布的试吃视频中,他一边吃着黄焖鸡,一边郑重强调:“鸡肉由公司统一配送冰鲜肉,后厨全程‘明厨亮灶’,工作人员佩戴手套口罩。”他还在视频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不要流量,要的是信心,要的是良心!”
这场直播的效果远超刘先生的想象,首场直播仅仅半小时,就有5000人涌入直播间,而最高峰时,在线观看人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9万人。
刘老板的直播自证行为,无疑是在绝境中奋力一搏,那么,这一做法究竟是成功破局,为店铺带来了新的生机,还是仅仅是一场看似热闹,实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徒劳挣扎呢?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
(一)直播带来的短期成效
从短期来看,刘老板的直播确实取得了相当显着的成效,宛如一场及时雨,给陷入困境的店铺带来了生机。直播吸引了大量观众,让店铺的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许多人因为这场直播知道了刘老板的店,进而产生了尝试的欲望。这直接带动了店铺客流量的回升,原本冷冷清清的店铺,又重新热闹了起来,订单量也随之显着增加。营业额也有了明显的增长,从最低谷时的日均200多元,逐渐恢复到了1000多元,虽然还未完全恢复到事件发生前的水平,但这一积极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直播自证的方式,也为其他面临类似困境的商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利用直播这一平台,能够快速、直观地向消费者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打破消费者心中的疑虑,重新赢得他们的信任。刘老板的成功案例,让更多商家看到了在危机时刻,主动出击、积极自证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二)潜在问题剖析
信任重建难题:虽然刘老板通过直播努力证明自家食材安全,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一旦被打破,就如同破碎的镜子,即使勉强拼凑起来,也难以恢复如初。个别不良商家的恶劣行为,不仅让消费者对涉事门店失去信心,更对整个品牌乃至黄焖鸡米饭行业产生了怀疑。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会变得格外谨慎,哪怕刘老板展示了干净的后厨和新鲜的食材,他们心中仍可能存在疑虑,担心镜头之外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问题。这种信任危机的修复,绝非一场直播就能完成,需要品牌方和众多商家长期的努力,始终保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逐渐让消费者重新放下戒备。
行业监管漏洞:餐饮加盟模式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确实暴露出了诸多监管漏洞。以杨铭宇黄焖鸡米饭为例,品牌总部虽然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但对加盟店的监管却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一些加盟店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违规操作,使用变质食材、回收剩菜等,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而刘老板作为众多加盟商之一,他的个人行为虽然值得称赞,但无法改变整个行业监管不力的现状。要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品牌总部加强对加盟店的监管力度,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处罚措施,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不良商家不敢轻易触碰食品安全的红线。
直播的可持续性:直播在短期内能够吸引大量关注,但这种热度往往难以长期维持。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的新鲜感会逐渐降低,直播的吸引力也会随之减弱。当直播热度消退后,店铺如何保持竞争力,持续吸引消费者,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进行直播,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增加人力、物力等成本,如果不能带来相应的收益,对商家来说将是沉重的负担。而且,直播只是一种宣传手段,真正留住消费者的,还是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质量。刘老板在直播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店铺的整体经营水平,不断优化菜品口味,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成功案例借鉴
在商业的舞台上,通过类似直播等方式成功挽回声誉、提升业绩的案例并不少见。就拿海底捞来说,曾经深陷卫生风暴的漩涡,北京两家门店被曝光后厨存在老鼠、餐具与清洁工具混洗、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等严重卫生问题,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海底捞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消费者对其信任度降至冰点。
为了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海底捞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涉事门店不仅进行了全面停业整顿,还在重新营业后,多设备直播后厨,将原本隐秘的后厨操作过程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消费者眼前。无论是洗碗间、出菜区还是小菜间,各个关键区域的画面都清晰地呈现在顾客面前。同时,海底捞还在门店门口放出“邀请函”,诚挚欢迎顾客及社会各界人士随时参观后厨,并且安排管理人员陪同参观,详细介绍后厨的卫生管理情况。
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消费者看到了海底捞整改的决心和行动,对其卫生状况的担忧逐渐减轻,信任度也慢慢回升。门店的客流量和业绩逐渐恢复,甚至在一些地区,海底捞的人气比事件发生前更胜一筹。海底捞的成功,得益于其直播内容的全面性,让消费者全方位了解了后厨的真实情况;与消费者的良好互动,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关切,也为其赢得了口碑。
(二)失败案例反思
然而,并非所有商家自证清白的尝试都能取得成功。某面包店老板在面临消费者对其面包食材来源和质量的质疑时,试图通过展示食材采购凭证、供应商资质以及制作过程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详细的图文资料,甚至还邀请了部分消费者到店参观制作过程。
但遗憾的是,这些努力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店铺的生意依然一蹶不振。究其原因,首先是回应质疑的时机把握不当。在质疑出现的初期,面包店老板没有及时发声,导致负面舆论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等他开始采取行动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挽回时机。其次,态度不够诚恳。在展示过程中,消费者感觉老板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没有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缺乏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展示的内容虽然看似丰富,但对于一些关键问题,如食材是否新鲜、是否存在添加剂超标等,并没有给出明确、令人信服的解答,这让消费者的疑虑依然存在。
(一)从商家角度
危机应对的勇气:在面对行业信任危机的巨大冲击时,刘老板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迅速开启直播,主动展示后厨和食材,亲自试吃黄焖鸡,这种在危机时刻主动出击、积极自证的勇气,无疑为众多商家树立了榜样。当企业面临声誉危机时,逃避往往只会让问题愈发严重,而像刘老板这样勇敢站出来,直面消费者的质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种积极的态度,不仅展现了他对自家产品的信心,也向消费者传递了一种负责任的企业形象,让消费者看到了他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诚意。
成本与收益考量:直播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设备方面,可能需要购买摄像头、麦克风、灯光等直播设备,以及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这部分成本可能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对于一些小型商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时间精力上,老板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准备直播内容,包括策划直播流程、展示食材和制作过程、回答观众的问题等,这可能会影响到店铺的日常经营管理。而且,直播过程中还需要有人协助进行设备调试、互动管理等工作,增加了人力成本。
不过,直播带来的收益也是可观的。从刘老板的案例来看,直播吸引了大量观众,提高了店铺的知名度,带动了客流量和营业额的回升,这对于店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大型连锁品牌来说,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和资源,可以更好地承担直播成本,并且借助品牌的影响力,直播的效果可能会更加显着,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挽回品牌声誉。而小型商家在资金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虽然直播成本可能会对经营造成一定压力,但如果能够精心策划,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等免费渠道进行宣传推广,也有可能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
(二)从消费者角度
信任的重建:消费者对于商家自证行为的接受程度,直接关系到商家直播自证的效果。在刘老板的直播中,虽然有很多消费者被他的诚意所打动,选择相信他的产品是安全可靠的,但也有部分消费者仍然持怀疑态度,认为一场直播可能只是作秀,并不能完全代表店铺的真实情况。消费者在经历食品安全问题后,心理上会变得更加谨慎和敏感,他们对商家的信任不再是轻易能够建立起来的。要真正重建消费者的信任,商家不仅要在直播中展示食材和制作过程,更要在日常经营中始终保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形成长期稳定的品质保证。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逐渐放下心中的疑虑,重新建立起对商家的信任。
理性看待与监督:消费者在面对商家的直播自证等行为时,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能仅仅因为一场直播就盲目相信商家,也不能因为个别不良商家的行为就否定整个行业。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判断,比如查看商家的相关资质、了解其他消费者的评价等。同时,消费者也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意识,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监督中来。如果发现商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要通过合理的渠道进行反馈,如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在消费者评价平台上曝光等,促使商家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从行业角度
推动行业规范:刘老板的直播行为,虽然只是个体行为,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餐饮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餐饮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也让餐饮行业内的众多品牌和商家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其他品牌和商家可能会以此为契机,加强对自身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完善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规范,建立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品牌总部也会加强对加盟店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品牌形象不受损害。
引发的行业变革:直播自证这种方式,如果得到更多商家的认可和采用,有可能成为餐饮行业应对信任危机的新趋势。这将促使餐饮行业在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上进行变革,比如推动“明厨亮灶”工程的进一步普及,让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后厨的操作情况,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内部的监督机制和诚信体系,对遵守规范的商家给予奖励,对违规商家进行惩戒;推动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测和管理,提高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总结老板直播吃黄焖鸡做法的利弊
刘老板直播吃黄焖鸡证明清白的做法,犹如一把双刃剑,利弊兼具。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他的行为在短期内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显着提升了店铺的知名度,让原本陷入困境的生意有了起色,营业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也在一定范围内挽回了消费者对其店铺的信任,为其他受影响的商家提供了一种应对危机的新思路。
然而,这一做法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整个品牌以及行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消费者心中的疑虑难以在一场直播后就完全消除。而且,个别商家的努力对于改变整个行业监管不力、标准执行不严格的现状,作用十分有限。直播的热度难以长久维持,后续如何保持消费者的关注度和忠诚度,依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对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及商家经营的展望
食品安全始终是餐饮行业的生命线,是消费者选择餐厅的首要考量因素,更是餐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此次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食品安全事件,为整个餐饮行业敲响了警钟。商家应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加强自律,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食材采购、储存、加工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品牌方要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完善对加盟店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增加巡查频次,严格执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违规行为绝不姑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维护品牌的良好形象。消费者也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监督意识,在选择餐厅时,要关注商家的食品安全状况,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用自己的消费选择和监督行动,促使餐饮企业重视食品安全。只有商家、品牌方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餐饮消费环境,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