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首页
文档
格式转换
充值
文学
全部文档
全部文档
Word文档
Excel文档
PPT文档
PDF文档
文学标题
文学书名
登录
注册
登录
登录
注册
注册
归雁钱起
2025-04-21 15:31
诗词歌赋
来源:
365文库
下载成Word
归雁
钱起 〔唐代〕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必考名句】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译文】
你为何如此轻易的从潇水湘水那样美丽的地方回来呢?那里溪水澄澈,沙石明净,岸边还有青苔可以供你觅食,你何故不肯呆了呢?
大雁答道:湘灵之神在月夜弹的瑟曲调太伤感了,我忍受不了那悲怨欲绝的曲调,不得不离开潇湘飞回到北方来。
【注释】
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
等闲:轻易、随便。
水碧沙明:苔,鸟类的食物,雁尤喜食。
二十五弦:指瑟。
胜(音shēng):承受。
【赏析】
多愁善感是一般诗人的特点。但仅仅多愁善感,而不能够把这种情绪适当地、优美地表达出来以引起他人的共鸣,那还算不得一个成功的诗人。
钱起这首《归雁》,就是假借诗人与雁的问答以披露春夜的某种感受,在婉转流利的形式中寄寓了深长情思的佳作。在这里,诗人自己的旅愁和乡思是作诗的原动力,而南来的大雁,或与归雁有关的瑟曲则是使诗人获得灵感并使飘忽的灵感变成生动形象的契机。诗人内心充沛的情感孕育了他的创作激情,而这激情一旦找到了恰当的语言形式,便会成为一首美丽的诗。
首联是诗人对归雁的询问。传说大雁南飞越冬,到了衡山回雁峰即转回。所以诗人有此一问:哦,南来的雁啊,你为何离开潇湘那水碧沙明两岸长满莓苔,既安静又富饶的地方,而千里迢迢地飞回北方来呢?次联是代归雁作答:因为那里有湘灵在夜月下鼓瑟,我禁不住那曲调的清冷悲怨,所以才折返回来。这个回答词当然完全是想象之词,但这么一答就暗暗地(不是直接、显露地)牵出了湘灵鼓瑟的传说,使读者闭目即能想见月夜下一个在江边弹奏乐曲倾诉哀怨的女子形象,从而产生不忍卒听的反应。于是,读者便理解了大雁“却飞”(即折返而飞)的理由,更进而通过诗人同归雁这个南方来客的问答,体察到诗人身羁北方而怀念南方家乡的感情。而这正是钱起写这首诗所真正想表达的。
短短四句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诗中的潇湘夜景和瑟声虽都是想象之词,但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却把雁写成了通晓音乐和富于情感的生灵了。这首诗表面上写大雁,实际上是写诗人在春夜的感受。诗中没有直接说这种感受是什么。正因为没有明白说出,才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归雁》中的“不胜清怨却飞来”一句,原来是这首七言绝句构思巧妙新颖,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它以独特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引人注目的咏雁名篇之一。
热门文档
新高考录取批次和志愿如何设置?
105阅读 | 4收藏
“解散教育部”在美引尖锐对立
204阅读 | 9收藏
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
198阅读 | 7收藏
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资金申请表
198阅读 | 6收藏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
255阅读 | 8收藏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相关文档
《大
雁
归
来》学案.doc
247阅读 | 8收藏 | 4页
《大
雁
归
来》教学课件
206阅读 | 8收藏 | 24页
第7课《大
雁
归
来》教学设计.doc
87阅读 | 3收藏 | 3页
欠
钱
不还
起
诉流程.docx
188阅读 | 6收藏 | 2页
2022春-07《大
雁
归
来》(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
279阅读 | 10收藏 | 7页
借
钱
不还
起
诉所需证据.docx
102阅读 | 3收藏 | 2页
诗经:鸿
雁
213阅读 | 7收藏 | 3页
鸿
雁
教案.doc
187阅读 | 7收藏 | 2页
反洗
钱
钱
考试试题
331阅读 | 13收藏 | 6页
合唱鸿
雁
曲谱
232阅读 | 10收藏 | 6页
扫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加载中...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