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释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近义词
纸上谈兵,指雁为羹,画饼充饥
反义词
名副其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出处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 行役失汲道,望梅止渴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豪强军阀纷争不断,在北方,以曹操为主的军阀势力最强,有一次,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张绣时,经过方城县一个叫梅林铺的地方。当时正是中午时分,天气十分炎热。士兵们个个口干舌燥,毫无斗志,苦不堪言。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于是他派人赶快去附近寻找水源给士兵解渴。找水的士兵均无功而返,这附近除了干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四周一片荒芜,连一点水都找不到,这里已经遭旱很久了。曹操担心缺水会严重影响军心,没有战斗力。甚至会严重减员。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知道这样长久下去对军心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合适的水源。他在心里盘算着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指向前方的大山,大声喊道:“翻过前面这座山就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水直流,立马来了精神,就像喝饱水一样。拼命向前冲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于是就有了望梅止渴的故事。
望梅止渴正是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