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购药“六要六不要”指南:保障用药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
在当今社会,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药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成为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为了保障广大医保购药者的权益和用药安全,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了医保购药“六要六不要”指南,旨在引导消费者正确购买和使用药品,防范药品安全风险。
医保购药“六要”指南首先强调了“要有码”。追溯码作为药品的唯一身份证,对于确保药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应优先选择包装上有追溯码的药品,并避免购买没有追溯码或追溯码被撕毁的药品。这一要求不仅有助于消费者识别正规药品,还能有效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
紧接着,“六要”指南提出了“要扫码”的要求。在结算药款时,消费者应主动要求售药人员扫描所购药品的追溯码,确保追溯码信息被正确录入国家医保局数据库。这一步骤对于防止药品被二次销售或替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扫描追溯码,消费者可以实时了解药品的销售情况,一旦发现异常信息,可及时向售出机构或有关部门反映。
此外,“六要”指南还强调了“要小票”的重要性。购药后,消费者应坚持索取小票,并在小票上标注药品追溯码,拍照留存以备后续验证。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消费者保留购药证据,还能在发现问题时提供有效的维权依据。特别是在当前数字化时代,拍照留存已成为一种便捷且有效的信息保存方式。
在用药环节,“六要”指南提出了“要验码”的要求。消费者应养成验码的好习惯,通过扫描追溯码验证药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一步骤对于防范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的流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验码,消费者可以及时发现药品问题,并向售出机构或有关部门举报,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旦发现药品问题,“六要”指南要求消费者“要索赔”。消费者应坚决向售出机构提出索赔要求,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维权。这一要求不仅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能对售出机构形成有效的监督作用,促使其提高药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最后,“六要”指南提出了“要毁码”的要求。药物服用完毕后,消费者应妥善处置空药盒,并确保追溯码被撕毁。这一做法有助于防止犯罪分子盗用空药盒和追溯码进行非法活动。同时,消费者也应避免将药盒或药品出售给药贩子,以免对他人造成危害或涉嫌违法犯罪。
与“六要”指南相对应的是“六不要”指南。消费者应避免购买没有追溯码、追溯码被撕毁或损毁的药品;不要让他人扫描其他药品的追溯码来代替自己购买的药品;不要放弃索取小票和标注追溯码的权利;不要成为回流药的接盘侠;不要因害怕麻烦而放弃索赔;不要将药盒或药品出售给药贩子。
医保购药“六要六不要”指南的发布,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消费者应积极响应并遵循这一指南,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用药环境。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和销售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