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金融会计风险的路径选择
摘 要:会计工作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来说基本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只要经济处在高速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自身所起到的作用就越发重要。会计工作是金融管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会计工作自身不但精确的反映出了财务信息所具有的详细数据,还对于企业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起到了良好的坚实作用。本篇文章主要针对规避金融会计风险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其他企业经营过程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规避
经济上所存在的风险,通常都是指无法进行确定损失概率,以及风险程度的不确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而这类情况一般都是在相关经营机构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系列现象,如果说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其会计信息出现了重大的错误或者说由于核算的失误导致了决策错误,那么就可能使得金融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重大的经济损失,其损失还涉及到了企业形象、名誉等多个方面。但是从大量会计工作执行的情况来看,会计工作同样具有着较大的风险因素,在这种风险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企业是在某些时刻经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影响等都是无法完全掌控的。下文主要针对规避金融会计风险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
一、引发金融会计风险的原因
1.金融监管模式不健全。现如今,我国会计行业的监管力度从整体上来说,其管理的力度较低,没有良好的金融风险控制能力。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还必须要相关部门利用政策的方式来加以保护才能够规避风险,这种运行机制极大的影响了当前市场的竞争机制,从长远发展来说,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宏观监管模式下,仍有个别的金融机构钻空子,在监管体制的真空地带谋生,这种铤而走险的做法对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的贯彻力度造成了影响。
2.经济环境变幻莫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一些实际问题: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不断暴露,经济体制的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彻底性,在现有的市场准入标准偏低的情况下,各地的金融机构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济发展程度超越了经济体制和会计监管机制所能掌控的范围,这也直接引发了金融风险。
3.会计处理手段滞后。虽然我国已经具备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先进理念的会计从业人员,但是综合来讲,我国金融机构的会计人员整体学历、资历以及技能尚且落后与国际水平。而人为因素对于会计风险的发生存在最直接的联系。同时,传统的会计操作手段仍然没有被取代,金融会计风险还面临滞后的会计处理手段的信息总结不科学、信息分析不到位、信息掌控力度不足等情况。
二、金融会计风险类型分析
1.信息失真型风险。一切金融活动都是以会计信息为基准的,也是通过会计信息来反映的。为谋求自身利益,很多金融机构在会计信息上大做文章,直接引发了会计信息失实、收支科目随意更改等问题,掩盖了信贷资产的质量与风险,从而使外界,特别是投资者对于金融机构的效益作出错误的评价,由此引发更严重的金融安全问题。
2.操作管理型风险。由于会计信息录入、传输、控制,或负责人员职业道德缺失、责任心不够等因素所造成的财产损失,通常称为操作型的金融会计风险。淡薄的法制观念和懈怠的工作态度往往会是这类风险的直接引发因素。
3.会计创新型风险。如今,创新已然成为时代的口号,任何领域都主张创新,鼓励创新。从金融角度来讲,创新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必然之举,但是,创新的基本前提是能够满足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否则,不顾实际、甚至带来重重后顾之忧的创新反而会适得其反。例如,盲目照搬先进的经验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先进经验与落后的管理水平之间的冲突,这反而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4.决策失误型风险。很多时候,由于会计部门的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或者未能及时准确地向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决策失误问题。可以说,这种会计人员的失误所导致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不能将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落到实处,那么会计信息参与决策的职能将形同虚设,不但不能够促成决策的科学周密性,反而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规避金融会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1.健全金融信息审批机制
金融机构在进行人员招聘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核实相关快递报表,最大限度的避免金融信息出现失实的现象,加大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力,尤其在能现金流量的指标审核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