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以“驯化”分割公行为与私行为

30阅读 | 1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以“驯化”分割公行为与私行为第1页
以“驯化”分割公行为与私行为第2页
以“驯化”分割公行为与私行为第3页
以“驯化”分割公行为与私行为第4页
以“驯化”分割公行为与私行为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用户8799 上传于:2024-06-13
以“驯化”分割公行为与私行为 作者:边芹 在以西方文明、西方社会、西方国民为标准的当今世界,中国人并不特别地比普通人类缺少什么,只是初入与传统社会背道而驰的现代社会,未经驯化(若以西方国民做标准须经驯化)。未经驯化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就是自我意识缺乏,我现在还没有科学根据证明自我意识强弱跟人种有无关联,但我观察到,自我意识是可以后天教育和驯化的。 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社会,国民须经集体优越感驯化,这种驯化不是道德感化、品质教育或更无效的贴标语、挂横幅,而是培养自我意识。有人可能会问:自我意识是一种心理暗示,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培养呢?培养自我意识,除了需时漫长的文化教育(养得出养不出也因人而异,饱读诗书而缺乏自我意识的人有的是,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相当普遍),还有一种非知识教养的驯化方法,比前者有效,即通过行为驯化,硬性教导人将自身行为分成私行为与公共行为,且两种行为必须绝对分开。 自我意识解剖开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属性意识,意识到自己来自哪里,关键是意识到自己与所属群体的关系,意识到所属群体与外部世界的内与外关系(界之意识);二是思考自己行为后果的水平,水平越高自我意识越强。我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