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6分)
zònɡ ɡuān( )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jiàn shù( )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sī kōnɡ jiàn ɡuàn( )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问题,zhuī ɡēn qiú yuán(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二、看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4分)
bàn:搅( ) ( )脚石 jù:畏( ) ( )绝
pì:( )如 ( )静 biàn:( )认 ( )论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序号填入括号里。(12分)
1.对下列带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媒体曝光了一些不法奶农在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影响人民生命安全的事件,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披露,公之于众)
B.在高手云集、竞争激烈的男子体操全能比赛中,杨威一举夺魁(kuí)。他的这块金牌具有极高的含金量。(金牌的纯含金量)
C.科学家屠呦呦广泛搜集古代医学著作,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了治疗疟疾的中药配方。她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配方,既是传承,也是创造。(原有的基础)
D.鲁滨逊希望走遍天涯海角。(形容偏僻遥远的地方)
2.下列情境中,“笑”得欠妥的一项是( )。
A.看赵本山演小品——开怀大笑
B.看到地震灾区旧貌变新颜 ——喜笑颜开
C.看到高速公路通车——捧腹大笑
D.看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复——笑容满面
3.“周末,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 。” 下列句子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4.下面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
B.排列的书桌,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
C.啊!老爷爷永远睡去了,而喷泉却依然醒着。
D.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5.下面句子,没有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要是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
B.青蛙成天蹲在井里,只看见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感到天无边无际。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6.下列对课文内容或写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上不一样。《匆匆》主要是直接抒发情感;《那个星期天》更多地把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情感。
B.《为人民服务》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两篇课文,文章的题目就是作者的观点。
C.《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了一位忠于革命的英雄父亲形象。
D.《马诗》《石灰吟》《竹石》都是咏物诗,作者写这些“物”的意图是为了说明它们的特点。
四、根据下面情景,就心情“得意”与“沮丧”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6分)
得意:
沮丧:
五、诗、词(名言)填空。(10分)
1.《迢迢牵牛星》表现牛郎、织女虽只一水相隔,却相顾无言的两句诗是
“ , ”。
2.《长歌行》让我们警醒的两句诗是“ , ”。
3.《为人民服务》一文,作者引用了古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 , ”。
4.《采薇(节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两句诗是“ ,
”。
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山水之美的句子是“ , ”。
六、课内阅读。(11分)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闫振山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说说从这组关联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
2.从节选的语段中,“局势越来越严峻”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3.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填空。 (4分)
(1)“轻易”在这里的意思是 。
(2)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
。这句话描写的是人物的 ,表现了李大钊
的精神。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课文的意思。(2分)
七、阅读下面短文,做后面的题目。(21分)
月光启蒙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
A 。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 B 的故事,讲 C 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bó)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