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二)
(考试时间:100 总分:120)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2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xuàn( )丽的色彩:“红紫芳菲( )”,“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liáo( )乱,心旷( )神怡。
【标准答案】 绚;fēi;缭;kuàng
【解析】
选段出自课文,注意平时积累,不要写错别字。
【end】
2、(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
A、妹妹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B、教室里,同学们都在屏息聆听老师的教诲。
C、那天,我和她在车站依依惜别,尔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D、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标准答案】 D
【解析】
A、谆谆教导: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一般用于领导或长辈对小辈的教导,用于“妹妹对我”不合适。B、屏息聆听:屏住呼吸,不出声音地听。不符合同学们听课时的状态。C、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此处是指道路的方向相反,不合语境。D、亡羊补牢: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用于此处恰当。
【end】
3、(14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4分)
(1)(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青女素娥俱耐冷,( )。(李商隐《霜月》)
(3)走进唐诗宋词,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人们的月亮情结:《十五夜望月》中“( ),( )”的诗句,既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又写出了天下离人的绵绵情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 )”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美好祝愿。
(4)( ),一枝红杏出墙来。
(5)海内存知己,( )。
(6)( ),江春入旧年。
(7)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
(8)林则徐告诫后人要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的句子是:( ),( );苏轼告诉人们要热爱生命、豁达乐观的两句诗是:( ),( )。
【标准答案】 念天地之悠悠;月中霜里斗婵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色满园关不住;天涯若比邻;海日生残夜;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解析】
此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和默写能力。要熟记相关的名句,恰当运用,注意平时要准确背诵重点诗篇、课文中的名句并能够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
【end】
4、(1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 )
A、“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B、《本命年的回想》选自《夜光杯散文精选》(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有改动。
C、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D、“你是我的榜样。”有个人说:“我要练成你这样就好了!”
【标准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学生要熟记顿号、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破折号、引号、书名号等常见标点符号的特点、用法。答题时还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D项中“有个人说”后的冒号应改成逗号。
【end】
5、(2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2分)
示例: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
大自然的( )语言:( )。
【参考答案】 (示例)气味 碧绿的西瓜地里,一缕清新的瓜香从土地向前来采瓜的农人袭来,让人感受到夏天的丰盈与收获。
【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能力。仿写主要关注例句的修辞手法、句子结构等,同时还要注意与原句之间内容上的关联与连贯。
【end】
6、(4分)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语言得体,内容恰当。(4分)
【相关链接】电池主要成分为锰、汞、锌等重金属。被遗弃的废电池腐烂后,其重金属成分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 )
【参考答案】 (示例)叔叔,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有责任一起爱护它。你别小看一节废电池,它腐烂后,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可大了,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还要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说明废旧电池危害之大。
【end】
7、(6分)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6分)
活动一:定方向 选书目
“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 ) 作品:( )
活动二:有步骤 深探究
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你的研究步骤是:( )
活动三:精阅读 美汇报
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你的展示如下:( )
【参考答案】 活动一:(示例)冰心 《繁星》《春水》
活动二:(示例)步骤一:网上搜索与《繁星》《春水》有关的作品,精选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步骤二:多角度分析,与同学讨论后写出自己的收获。
活动三:(示例)大家好!我选的书目是《繁星》《春水》。通过研读,我认为,《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谢谢大家!
【解析】
三个活动是环环相扣的,活动一中作家作品一定要选择你最为熟悉的,这样更有利于解答活动三的问题。活动一的作家作品不要张冠李戴;活动二的研究步骤要注意切实可行;活动三的研究成果展示不但语言要精练,还要有礼貌用语。
【end】
二、阅读理解(39分)
(2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4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 这首诗是作者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橘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舟”,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
C、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
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标准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舟”,这些意象是冷色调的,烘托出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
【end】
9、(2分)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
【参考答案】 传达出诗人给友人送别时孤寂与悲苦的心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本题,我们可以首先把握题目,从题目看体裁。然后弄清诗句含意,特别是“诗眼”的含义。接着分析诗歌主要运用的写作手法。通过欣赏诗歌,我们明确了这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最后概括作答即可。
【end】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
(2)徐喷以烟( )
(3)鞭数十( )
【参考答案】 (1)观察 (2)慢慢地 (3)打(鞭打)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现象。
【end】
11、(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物外之趣(代词,代指“物”)
B、于土墙凹凸处(在)
C、以丛草为林(把)
D、昂首观之(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标准答案】 A
【解析】
A项中的“之”在这里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end】
12、(2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译文:( )
【参考答案】 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我)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力求做到“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end】
13、(2分)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象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
答:( )
【参考答案】 富有情趣(可爱),充满想象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把握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
【end】
(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燕子来时
王 琪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②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③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④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先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⑤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我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
⑥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们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
⑦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
(选自《天津日报》,原文有改动)
14、请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2分)
答:( )
【参考答案】 (1)美丽、优雅;(2)傍人而居,小鸟依人;(3)给人希望。
【解析】
第②自然段首句提出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第四句中的“因此”一词,提示了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在二、三两句。直接摘抄原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即可。
【end】
15、(3分)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3分)
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答:( )
【参考答案】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燕子眼睛明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解析】
首先要判断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把眼睛比作宝石,运用了比喻,“清澈晶莹”点出了燕子眼睛明亮的特点。由这个比喻及“不忍惊扰”这一提示内容,可知作者对燕子的情感态度。
【end】
16、(4分)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第①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
B、文章第③自然段写阳光、绿叶、花朵,为的是与盛大的燕子舞会形成对比,突出燕子给作者带来的特殊感受。
C、文章第⑤自然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家屋檐下燕子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
D、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出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E、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
【标准答案】 B;D
【解析】
B、写阳光、绿叶、花朵是为了给盛大的燕子舞会创设美丽背景,而不是与之形成对比。D、“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错,作者表达的是对“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的惋惜和忧虑。
【end】
17、(4分)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点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分析结尾第⑦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现象:( )
作用:( )
【参考答案】 现象:燕子越来越少,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消失,燕子所带来的美丽、优雅的景象也许将不复存在。
作用:结尾段对燕子越来越少的原因作了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燕子的生存空间被挤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也许将成为过去。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的惋惜与忧虑。深化了主题。
【解析】
从最后一段“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和“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对比中,可看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必将使燕子越来越少,由燕子带来的美景和美好感受也将不复存在。作者在结尾点明“优雅的景象”“渐渐淡出”“视线”是为了警醒人们,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入思考。
【end】
(3分)(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橡树之谜
①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因受惊扰而暴怒的黑熊,我们在惊恐中拼命地奔跑。等我喘着粗气停下来的时候,发觉自己掉了队,已是孤身一人。我在莽苍阴森、遮天蔽日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在森林中兜转。
②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出了林海,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林。我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
③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候,我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我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可树上的橡子都被鸟儿和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的壳。我趴在地上,扒开积雪,挖地三尺,还是一无所获。
④我绝望地靠在一棵枯死的橡树上。凛冽的寒风一阵紧一阵,吹得饥肠辘辘、灰心丧气的我一阵紧一阵地颤抖。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⑤对生命的渴望使我作出最后的努力。我使尽最后的力气,用匕首刮剥枯死的橡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篝火驱散寒冷。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被刮去树皮的树干上有许多小洞,每个小洞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饱满成熟的橡子,珍珠般闪亮的橡子!
⑥这真是大自然的恩赐啊,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我噙着泪,疯狂地用匕首挖着小洞里的橡子。那树干,缀着一个个小洞,每个小洞,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橡子,——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⑦篝火在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洁白的雪地,橡树林显得分外绚丽。我用烤熟的橡子驱散了绝望,恢复了体力,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后回到了驻地。
⑧同伴们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我的内心深处也沉淀着一个难解的谜。
⑨前不久,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他说:“拯救了你生命的不是什么神灵,而是森林中常见的啄木鸟。啄木鸟同许多在寒带森林定居的动物一样,每年秋季都要为自己贮存食物过冬。为了不使贮存的食物被其他动物盗走,它想方设法巧妙地在树上啄洞,把食物贮存在其中。”我惊呆了,好半天默然无语——当年拯救我生命的,竟然是啄木鸟!
⑩专家还告诉我:“啄木鸟贮存食物只选枯死了的树,它们甚至比人类更懂得保护养育了它们的大森林。”
啊,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
(选文有改动)
18、为什么说“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3分)
答:( )
【参考答案】 见到了完整的太阳,意味着我走出了林海,视野更加开阔,我更容易辨明方向,找到归途;见到了橡树,我知道橡子可以食用充饥,我就能恢复体力,保住性命,所以我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燃起了生命的希望”,联系上下文看包括两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