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构建.docx

132阅读 | 5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构建.docx第1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构建.docx第2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构建.docx第3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构建.docx第4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构建.docx第5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构建.docx第6页
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构建.docx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脾气 上传于:2024-05-21
“互联网+ ”时代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构建 当陶东风先生的文章《拒绝有技术的野蛮人》被高频讨论时,其所谈的大学精神与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等之间的张力也促进了我们的自省。大学精神是承载大学理想的一种深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与核心。校园文化是存在于其中的所有主客体长期凝结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程序,亦是一种心理场。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中原有的心理程序逐渐松散,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危机。因此,我们只有深刻剖析校园文化的潜在价值,反思现有网络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才能推进现代网络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 一、校园文化与主体认同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根,也是大学除知识化人外的第二个育人本体。如果按照洋葱模型分析,校园文化由外到内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3 个层次。物质文化是浅层的介质,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和入口; 制度行为文化是主体( 教师和学生) 在教与学活动中建构的意义形态,也是人之存在的一种价值验证体系; 精神文化是最深层次的态度、价值等的认同,也是主体的一种意向性反应。因此,校园文化是大学的内核,也是主体间的一种精神纽带。但校园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不断调整自我,并寻求合理化秩序。不管在回溯性教育认同( 基于过去) 、展望性教育认同( 基于未来) 还是工具性/治疗性教育认同( 基于现在) 中,任何一种教育改革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产生某种特定认同并使之制度化的竞争结果。当外部文化变迁时,校园文化存在着自我确认的博弈,其在界限掌控中,需要与诸多外部新要素从之间关系( relations to) 转为之内关系( relations within) [2]4,这样才能够内化成特殊的校园文化,才能让主体体认并产生自我认同。如果校园文化产生了所谓的文明冲突,或者新的工具主义没有很好地融入校园文化,主体就会丧失文化认同,产生心理防御,归属感降低,进而造成病理性焦虑蔓延,校园文化的共同体生命将难以延续,校园文化的化人价值将难以彰显。 二、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的危机 目的与手段往往是对立统一且依附生存的。互联网+是一种基础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对传统教育的潜力再次挖掘和提升,因此它是一种手段。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其运作的基本机制是服务师生。如果教育手段远离了教育目的,就会变成一种负担或控制,因而也会影响校园文化中各主体间的心理程序。因为目的和手段在伦理上必须有一贯性,这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原理。技术理性如果将人沦为一切功利活动的工具,便脱离了目的价值,要么陷入盲目自流,要么对人类产生异化。 ( 一) 教育管理文化与教师发展文化的冲突 当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悄然落幕,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平台网络知识竞赛远程网络培训教学全过程评价系统等各种工具管理,毋庸置疑,这些手段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管理和教育规划水平。然而,当教育管理者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管理工程时,被管理者教师却在大多数情况下陷入了被控制的境地。1. 过多重复的网络数据填写占据了教师正常工作时间,教育管理者的减负变成了教师的加负。例如,每年填写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已经涵盖了教师个人的所有基本信息,但是还需填写人事管理系统和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不同管理系统重复采集相同的信息,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凡此种种,举不胜举。各级各类管理部门间条块分割、各平台间互不共享,最后使得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转型转到痛处是教师,人与技术走向了相互异化。 2.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全过程的控制加剧了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不和谐。陈寅恪先生道:大学应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然而,目前部分院校为了加强管理,对课堂教学实施了全程监控,管理者对技术主义的好奇心却破坏了教师与学校之间潜在的心理契约,破坏了教师的心理归属感和组织安全感,反而影响了教师的责任担当。另外,部分院校实施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每节课后填写相关信息,及时、全过程地评价教学质量。站在教育管理者的立场上看,此举是检测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但教师却认为里面充斥着科层主义文化气息,导致教师身份认同产生了边缘性感受,并与管理者之间产生了心理距离,最终在校园文化中陷入了身份弥散状态。 ( 二) 功利主义与服务精神的潜在冲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毋庸置疑,网络教学资源库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一切网络资源最终均必须为教学服务,这样手段和目的才能够统一。然而,随着各级各类评奖工程的设立,大部分网络资源的建设成为学校、教师追求业绩的主要工具,服务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有的资源一经评审后便成了信息孤岛,再也无人点击,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当然,这与部分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智慧校园的建设等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大学精神拒绝狭隘的功利主义,一切不以服务教育教学为目的的资源迟早会变成无本之木,物质主义的增长和对功利主义的追逐也会影响原有求真、求实的校园文化品性。 ( 三) 信息技术应用错位与学生存在价值的冲突 数字化媒体时代,手机依赖症与课堂秩序的冲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不同院校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利用班级手机袋管理、脱机课室设置等来减少低头族对教育效果的消解。然而,与教育初衷背离甚远的是应运而生的代课产业链,各种代课的微信公众号、QQ 群、手机APP( 如滴滴代课微代课代课宝代课狗等) 、论坛、贴吧等代课寻租形式层出不穷,求助内容包括代签、代课、代早操、代晚自习、代写论文等,这种扭曲的供求关系和经济行为愈演愈烈,尤其以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成了重灾区。代课行为是现代信息技术被错位应用的直接后果,其不良结果有: 第一,部分大学生用金钱来寻租别人的时间,再次加固了其金钱万能的价值观。第二,远离课堂也让他们越来越远离群体生活。《学记》云: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不仅影响他们的知识积累、人际交往,而且由于学生时代对规章制度的漠视与挑战,会逐渐形成一种反社会人格,严重影响其完美人格的养成。第三,学生容易患上空心病。由于缺乏群体认可与归属,金钱万能的价值观使他们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强烈的孤独感和虚幻感导致其内心空荡、无所适从。这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是一种自我放弃,对于教育整体来说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互联网+时代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建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对学生知识的培养和灵魂的照料,因此是一种人文活动。互联网+中的+代表着连接与融合, 互联网+ 教育就是传统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其目的是提升教育质量与水平。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管理、教学、资源三者还没有很好地融合,互联网+教育还需要确认以服务师生为本的人文理念,只有技术手段与人文目的互为表里,才能建构幸福的智慧校园文化。 ( 一) 建立学校首席信息官( CIO) 制度 2016 年6 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