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表)、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
知识点一:财务报告目标
观点
内容
决策有用观
(强调相关性)
提供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更多的强调相关性,如果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会较多地采用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
受托责任观
(强调可靠性)
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信息更多强调可靠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
【提示】: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
知识点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会计主体 吧 个会计个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提示】:法律主体为: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股份有限公司
非法律主体: 合伙企业、分公司、企业特定部门
知识点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
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档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
以实际收付作为认定标准
【提示】:企业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以收付实现制位基础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项目
具体要求
可靠性(受托责任观)
以实际发生的交易确认,保证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理解为:不做假账。
相关性(决策有用观)
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相似交易事项的对比,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似的交易的对比
实质重于形式
应当以经济实质确认,不应以法律依据确认。例如:售后回购协议,法律上是销售商品,实质是租赁或融资交易,不应确认收入。
重要性
判断的标准是项目性质和金额大小。金额大小取决于总的资产金额。
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也不低估负债。例如:资产减值准备,保修义务,应该确认负债,
及时性
对已经发生的交易事项,应及时确认入账,不能提前或者延后。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知识点一: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一、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确认条件(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提示】如何区别资产的账面余额、账面净值和账面价值?
项目
区别
账面余额
账面余额=资产的账面原价(实际支付价格)
账面净值
账面净值=原价-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知识点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知识点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投入资本
实收资本/股本、资本溢价/公积-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
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二、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景。
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
知识点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确认条件
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劳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1.合同各方己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2.该合同明确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3.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支付条款
4.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