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候鸟 上传于:2024-05-19
选择填空 文学理论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学科。 “诗言志”强调文学四要素中的作品。 在其《金枝》中提出“相似律”与“接触律”两条巫术原理。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的 。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存在方式,艺术概括是实现这一方式的根本途径。 文学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审美的,这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艺术构思中简化的实质目的其实还是突出。 歌德最早提出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这对范畴。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提出的。 文学创造实质上就是审美活动。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 主张“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的是毛泽东。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又称之为“艺术生产”。 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可划分为发生、构思、物化三个阶段。 在文学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的“合力”,起着终极作用的是经济。 为什么说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但又是有功利的? 答:a从目的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又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b文学往往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c文学虽然主要是具有无功利性,但由于在其话语结构中显示了现实社会系统的丰富与深刻变化,因而间接地也体现出掌握现实社会生活这一功利意图。d文学的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填空 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3、文学的四要素是:世界、作品、读者、作家。 4、维柯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5、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说,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社会学。 二、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 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三、简答 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一、填空 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三种不同的类型。 3、文学的党性原则是由列宁提出的。 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提出的。 5、提出艺术“只是真正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的是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 二、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艺术交往论。 2.中国特色:其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文学实际相结合。其二,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相结合。这样,既使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表述具有中国特色,又可以丰富其内涵,增强其活力。 3.当代性:指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应有时代特点。为此,一要研究与概括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和新问题。二要应对20世纪西方文学潮流的挑战。吸收其理性精华,揭露其非理性与形式主义实质。三要吸收新学科,包括心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把文学理论提高到当代科学的新水平。 三、简答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做简要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包括五个方面: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文学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文学创造和文学欣赏展现出来。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切文学作品的客观材料和主观情思,都只能来源于社会生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文学领域的运用。 文学生产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现代社会,艺术成为商品,因而艺术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并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制约。 2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即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中以审美为目的和归宿的特殊部门,所以是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它以作品为中心符号,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现实生活)、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理想世界)的交往对话关系。这样,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或曰对话结构。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就从人类学、哲学、经济学、美学和社会学、媒介学和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描绘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2.简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理解的总特点。 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包括五个方面,即文学是一种活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是生产、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艺术交往。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从人类学、哲学、经济学、美学与社会学、媒介学与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视点全面理解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3.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那几个方面的问题: 应注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中国特色,有当代性三个问题。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一、填空 1、提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2、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是生产劳动。 3、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姚斯。 二、名词解释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就是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能力、智慧、理想、思想等本质力量展现出来,或曰转化成一个可感的对象。文学就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文学活动四要素: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即生活)、作者、作品、读者。这四要素相互依存。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解,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言)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系统,更是一种交往对话结构。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建立起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分别构成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作者与作者、作者与此岸世界(现实世界)、作者与彼岸世界(理想世界)、作者与读者,彼此展开对话。 5.文学本体论:一种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家。 6.劳动说:(应称为艺术起源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论据有四:(1)劳动创造了文艺活动的前提条件,即人、人的大脑、手、语言及思维能力。(2)劳动产生了人对文学的需要,即人在劳动中需要用说唱等文艺形式协调动作,交流信息与情感,减轻疲劳。(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原始艺术主要反映的是劳动生活。(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艺的形式,使由劳动号子、声音、动作转化而成的诗、乐、舞不分。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不平衡”有两种表现:一指神话等文学类型只能兴盛在人类生产水平的低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就过去了。二指艺术生产的水平与物质生产的水平并不总是成正比例。二者有时平衡,共荣共衰;有时不平衡,或者你衰我荣,或者你荣我衰,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文艺反而领先。 三、简答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的关系怎样?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基础,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②生活活动导致了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于远离物质与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位臵。因为生活活动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两部分,文学属于精神活动;在精神活动内部,与政治、哲学等相比,文学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性,处于远离经济基础的位臵,被恩格斯称作‚更高的即更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3.简述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劳动说”观点。 “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论据主要有四:①劳动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人、人的大脑、手等。②劳动中人们交流信息与情感成为产生艺术的需要。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④劳动制约了早期艺术诗乐舞一体的形式。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一、填空 1、话语的五个要素是说话人、受话人、文本、语境、沟通。 3、文学的双重性质是指它既是审美的,又是意识形态的。 二、名词解释 1、话语:话语是人与人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行为与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它包含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2、话语蕴藉:这是对文学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不仅单个的文本,而且整个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集中表现在文本‚含蓄‛与‚含混‛两种修辞形态。 3、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三、简答 1、简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 2、什么是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文学话语蕴藉属性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具有话语蕴藉属性。指文学话语的‚五要素‛蕴藉于整个文学活动之中。二是文本具有话语蕴藉属性,即文本是有限的,而意义是无限的。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1、社会主义时期文学发展的“二为”方向是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二、名词解释1.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文学艺术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比,精神生产的特殊性有三:①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②以语言文字符号为手段。③是富有个性的自由的创造活动。 2.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的一种,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的从创作到印刷、销售等活动的全过程。它比“艺术创作”概念的内涵大,而且强调其商品性,即可以创造经济价值。 3.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其“特殊性”表现为:①它是整体性社会生活,不像经济学、社会学等科学只以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为对象。②它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即能表现出真善美或假恶丑的生活。③它是作家体验过的生活,即被知觉化、情绪化、心灵化而打上主观色彩的生活。 4.文学创造的主体:即作家。作为文学创造的主体,他首先是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其次,他又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再次,他更是具体的社会人,他身上既有时代精神和社会公共意识,又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 5.文学创造客体的‚主体化‛:指主体能动地审美地选择和加工客体,把自我意识和情感化入对象,即将客体‚主体化‛。从而创造出源于客体而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体系。 6.文学创造主体的‚客体化‛:指创作主体始终受创作客体的制约。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中,因而他选择何种生活作为创作客体,必然受到社会背景的制约。进而创作过程中的一切活动,包括虚构、加工、情感化等,都要受到具体客体的制约。 7.文学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三、论述与分析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怎样? 艺术生产的概念是马克思总结了资本主义时期文学艺术成为商品的历史事实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相互影响的关系。首先,精神生产及其发展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其次,精神生产有独立性与反作用,独立性表现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繁荣存在不平衡现象。反作用即影响物质生产。 2.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科学活动运用理性思维,用概念的方式,进行推理,揭示事物的客观真理。满足人们的理性需要。其成果为抽象的概念体系。文学活动运用形象思维,运用形象的方式,表达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其成果为生动的形象
tj